儿童词汇学习:读书百遍还是博览群书?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i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在10岁以下适合用单一重复的情景学习词汇。随着年龄的增长,应采用多情景重复的方式。而且,词汇积累量多的儿童在多情景重复下学习效果更好,而词汇积累量较少的儿童通过单一重复的学习可以弥补自身弱势,更快地获取知识。
  关键词:情景学习方式;单一重复;多情景重复;年龄;词汇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1-0325-02
  新字词的高效学习是儿童阅读发展的关键。小学高年级之前,儿童如果还未发展出全面的词汇技能,将会遇到阅读与学习上的困难[1]。在儿童词汇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常常将生词与故事情景相结合,让儿童在情景想象中获得新词语义,进而掌握该词语。在学习过程中,重复学习是知识增长的一个重要方式。而阅读内容如何呈现,是单一重复还是多情景重复,一直以来,都是教育者与家长关心的科学问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典型的单一重复学习;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则强调多情景学习。对于不熟悉的字词,是在同一情景中多次重复学习更容易掌握,还是在多种变化的情景中学习理解得更深入?近年的科学研究表明,重复学习的有效性与儿童年龄及其掌握的词汇量二者有关。
  一、年龄对情景学习方式的影响
  对于三岁儿童而言,单一重复学习同一本故事书可以让儿童对故事中的新词语更好地理解和记忆[2]。心理学家Horst等人采取让儿童听故事的方式进行实验研究。实验中,一组儿童会听到三个不同的故事,但每个故事中的新词相同;另一组则重复听同一个故事三次。通过测量儿童们听完故事后对新词的即时回忆率和两天后的新词记忆率,研究者发现,反复听到同样故事的儿童在即时回忆与隔天记忆两方面的准确率都非常高。相比之下,听到不同故事的儿童,只有即时回忆较为准确,两天后再回忆时,基本已经遗忘。这个实验表明,低年龄段儿童在重复听到同一故事时,他们回忆和记住故事里新词的能力较强。因此,在生活中,给低年龄段的孩童讲故事,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反复讲述同一个故事,以促进其高效地掌握新词汇。
  对于六至七岁的儿童而言,单一重复学习生词所取得的学习效果依旧要比多情景下的效果好[3]。心理学家Wilkinson 和 Houston-Price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进一步研究了在听故事学习词汇的过程中,情景学习方式和个体差异对儿童学习的影响。实验模拟学校中的教学情境,采用故事阅读的方式,每次听三遍故事,每周一次,共三周。每个故事中只包含一个生词,在故事中共出现八次。参与实验的儿童被分为两组,一组会听到三遍一模一样的故事,而另一组则会听到情景不同的故事,但每个故事所包含的生词相同。通过评估儿童们在每次学习前、学习结束和结束后两周对生词的理解程度发现,尽管儿童们在两种学习方式下都对生词有了理解,但在单一重复学习下儿童们对生词的理解程度远胜于多种情景下的学习。因此,在生活中,对六至七岁的儿童依然应采取反复阅读的学习方式,以促使其更为快速地掌握新词汇。
  对于八至九岁的儿童而言,采用单一重复学习和多情景式学习所取得的学习效果则是一样的[3]。Wilkinson 和 Houston-Price采用相同的实验方法测量了八至九岁的儿童在两种方式下的学习效果。结果发现,儿童们不管是采用单一重复学习,还是多情景学习,他们对生词的理解程度都在同一量级,并且在两周时间内,所获得的知识也都得到保留。可以看出,单一重复的学习方式已经不具有优势,两种阅读学习方式所获得的效果不分伯仲。Henderson和James等人对两种学习方式在十到十一岁儿童中的效果进行探究,也发现两种情景学习方式的作用是一样的,但其自身词汇量的大小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很大影响。
  在对成年人的生词学习研究中,Ferreira和 Ellis运用了相似的实验方法,即单一重复学习和多情景学习相对比,结果发现多情景下的生词学习效果显著地优于重复情景[4]。随着年龄的持续增长,适用的学习方式确实也在发生改变。这种年龄发展趋势给我们的启示:低年龄段儿童更适合于重复学习的方法,随着年龄逐渐提高,结合多种情景的阅读学习方法则更为合适。
  二、词汇量对情景学习方式的影响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拥有丰富词汇知识的儿童会比词汇能力较差的儿童学习效果更好。
  在2018年的最新研究中,心理学家Henderson和James考察了十至十一岁年龄段拥有不同词汇量的儿童在两种情景下的学习效果。研究者选择42名十至十一岁儿童进行实验,儿童被分为四组学习生词,词汇量较小和词汇量较大的两组重复听同一故事,而另外两组中,词汇量较小和词汇量较大的儿童都听情景不同但生词相同的故事。研究者在学习刚结束,以及学习结束的24小时后两个时间段内对儿童进行词汇补充测验和词义理解测验。在考查记忆力的词汇补充测验中,词汇量较大的儿童在多情景下学习成绩会更好,且明显优于词汇量较小的儿童;而词汇量较小的儿童在单一重复情景中成绩会更好,成绩与词汇量较高的儿童不相上下。因此,生活中,阅读不同书籍可以让知识较丰富的儿童记忆更深刻,而重复阅读的方法可以使知识储备较低的儿童更快地记忆知识[5]。
  在接下来的词汇理解测验中,也得到相似的结果。对词汇量大的儿童而言,多种情景下的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同时也比词汇量小的儿童理解得更深入。比较特别的是,采用单一重复的情景学习,词汇量小的儿童学习成绩优于词汇量较大的儿童。因此,对知识积累相对丰富的儿童来说,多情景阅读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有很大的帮助,而对于知识储备相对不足的儿童,则应通过反复阅读的方式掌握和理解知识。同时,反复式学习可以帮助词汇量较少的儿童有效地弥补自身不足,而多样化学习则可以使词汇量积累较多的儿童获得更佳的學习效果[5]。
  Horst等人指出重复阅读故事可以减少用于理解故事的注意力资源,从而允许运用更多资源学习新词[2]。因此年龄较小或词汇量较小的儿童采用单一重复情景阅读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而年龄较大或词汇知识较丰富、词汇能力较强的儿童单一重复学习的效果则并不明显,甚至可能由于重复阅读而失去阅读兴趣。   三、兒童字词学习的对策
  父母或者老师在教导儿童学习词语时,特别是低年龄儿童,常常会使用种类繁多的文本,或认为只要让儿童大量阅读就可以提高其学习效果;而对年龄较大的儿童,由于学业逐渐加重,父母或者教师常常给予他们过多的机械重复性的习题作业,简单地认为通过大量重复练习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巩固效果。研究中的发现与这些教学方式存在分歧,对不同词汇量和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来说,应该采取符合其年龄发展规律的更为科学的方法。对于低年龄儿童来说,由于词汇量普遍偏低,学习时应给予尽量固定的信息和学习情景;而高年龄儿童,其词汇量达到一定高度,应当给予更加广泛的、多种类的信息和学习情景。
  父母和老师还应考虑到同年龄段儿童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不应固定地用一种教学方式施加给词汇知识量不同的儿童。对于比较优秀且拥有较多词汇知识的儿童来说,学习情景无须过于重复,应让他们多涉猎不同种类、情景的故事,广泛阅读更能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对于词汇知识量偏小的儿童而言,则更应该采用单一重复的学习方式,通过信息量较少且固定的情景,让儿童以更高的效率获取知识,从而为学习增添助力。
  参考文献:
  [1]Biemiller, A. vocabulary: needed if more children are to read well [J]. Reading Psychology, 2003, 24(3-4): 323-335
  [2]Horst, J. S., Parsons, K. L., Bryan,N. M. . Get the story straight: contextual repetition promotes word learning from storybooks [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1, 2.
  [3]Wilkinson, K. S.,
其他文献
总结551例重型肝炎患者并发症观察与护理,包括肝昏迷、脑水肿、严重的感染、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腹水、臌肠等;认为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相
介绍了用于红外侦察告警系统性能评估的半实物仿真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模块组成.在仿真理论和野外测试数据的基础上,探讨了实验室半实物仿真系统测试的基本方法和建立目标及
我国当前高校学生考核标准存在较多问题,如考核形式单一、机制过于严格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效果形成较大影响。因此,高校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正> 谭××,男,30岁,1984年10月5日就诊. 患荨麻疹十载,时愈时发。今由于遇冷而见全身瘙痒,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经用维C、扑尔敏及中药消风、活血、凉血等药物均未见效。瘙
<正> 解放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吴国地域内对遗址和墓葬经过科学的发掘和文物征集工作,发现有石、蚌、铜一类的农业生产工具,它使我们对吴国农业生产技术的考证初具条件,这些,
阳痿,即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指阴茎持续无法达到和维持足够的勃起以获得满意的性生活。目前,现代医学常规治疗阳痿见效迅速,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据此Chesterman提出了翻译模因进化和形成规律的翻译模因论。翻译模因理论认为,模因的传播过程对翻译构成影响。由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与模因
2005年全国报业市场增长率大幅下滑,新媒体的出现加剧了报业的萧条。有400年历史的报纸会消失吗?报纸的出路在哪里?本文从分析报业自身衰退期、新兴媒体冲击等困境着手,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