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声乐训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xijiunian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4-082-1
  当我们给初一、初二学生上音乐课时,发现有不少学生,尤其是个别的男生,不是在唱歌,而是在“喊歌”,喊着喊着就喊走了调,喊哑了嗓子,甚至喊坏了声带。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这一弊病呢?怎样才能提高同学们的歌唱水平呢?
  一、情感与想象
  歌唱时首先要克服同学们的喊叫状态,告诉他们喊叫不是正确的歌唱状态。以及它所带来的危害。正确的歌唱状态笼统地说是始终保持吸气状态,要做到保持,歌唱中就需要不断地吸着唱吸着说,就不可能往外喊。与此同时要从正面积极地帮助学生,不断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要让同学们多体会音乐的美,以及音乐艺术的内涵和它的感染力。作曲家是用旋律来表达语言、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因此旋律的含义与歌词的意义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例《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1=F 51 3 24 3│22 212 5-│67 1 12 3│54 31 2-│33 3 6 6│56 545 3-……。这旋律是优美动听的,它和歌词的意境是完全融合协调一致的。“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烁”所表现的是“静”(轻)“美”。“老师的窗前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这儿表现的仍然是“静”“美”“情”。老师在教唱此歌时要启发同学们看到老师窗前的灯光,想到老师工作的身影,体会老师对自己的辛勤浇灌与培养,启发他们发自内心的演唱,把对老师的爱和无限崇敬的心情倾注在每一个音符里。把《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幅美丽动人的图画展现在自己眼前,并通过你的声音去打动每一位听众的心。因此这歌声应当是非常柔、美、深情地,它给人以享受的回味,使人产生想象与联想,而决不是随随便便的喊叫所能代替的。
  演唱抒情歌曲需要情感与想象,那么演唱力度较强的进行曲或劳动号子等歌曲呢?也同样要有想象力和情感,不能喊。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歌曲一开始就是强有力的船工号子。
  这歌里贯穿着一种非常神圣的力量,它既有战斗力,也有凝聚力,还渗透着纤夫们的血泪心酸。劳动号子可以边干边唱,歌声可能由远而近,也可能由近而远,所以它的强弱要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而变化。演唱时要求同学们进入角色,仿佛自己就是一个纤夫,眼前是一群衣衫褴褛的纤夫,用整个身心负着沉重的货船前行,伏尔加河空旷辽阔的沙滩上留下一串脚印。
  这歌声浸透着血泪,蕴含着怨恨,充满着反抗精神,反映了人们对自由的渴望。这歌声应该是强而不喊,喊而不散,轻而不懒的,它是感情与力度的产物,是发自肺腑扣人心弦的声音。人们听到的不是单纯的音符或歌词,应该听到纤夫内心的呐喊和控诉。演唱时要尽力使每个音符里都充满情感和丰富的内涵。这要靠每个同学深入地领会、发挥和表现,因此,无论唱什么歌曲都要注重“情感与想象”。
  二、节奏、咬字与发声
  为了更快提高初中生的歌唱水平,我们还可以用正确积极有节奏的咬字去帮助我们解决歌唱中存在的问题。尤其在解决高音和五度以上音程的声区统一及音准欠佳等方面,用有节奏的咬字去帮助学生,比单一的要求他们不要喊,注重气息等要好得多,因为单强调不要喊,毕竟没有提出具体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没有发声法,声区不统一,高音是解决不好的。例《苏武牧羊》这首歌问题就突出表现在1-1的八度音程大跳。如果在这个音程上没有要求,那么一部分女同学会躲着唱高音,听到的可能是前句白后句虚,把三个高音全吃掉。另一部分男同学会拼命的喊,结果声音喊破,嗓子喊痛,从整个歌曲演唱来看前后两句完全脱节,破坏了歌曲的音乐形象,也失去了歌唱的意义。此时我们可以用歌曲的音乐节奏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歌词:苏武│留胡 节不│辱- │雪地 又冰 天-│。然后要求同学们歌唱时也要把注意力放在有节奏的咬字上,呼吸过后的“雪”字正好在强拍上,气息自然打下去,高音也就站住了。当然在指导上老师的示范与讲解也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有节奏的朗读歌词是为了帮助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歌唱,让气息自然平稳地流动起来。这样要求初中生比较实际具体,只要认真做,容易接受也容易产生效果。
  再说正确的咬字可以帮助同学们掌握音准。了解乐曲旋律线的高低走向与汉语拼音的四声(阴、阳、上、去)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一首好的歌曲,它之所以能很快流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顺和容易上口。著名作曲家黎信昌,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他的成名作品《叫我如何不想他》就是一首非常典型的语言伴随音乐,音乐又深入语言之中的优秀作品。所以认真准确积极咬字也是保证正确发声的前提。它还可以帮助同学们解决歌唱中的音准问题。例如《保卫黄河》:
  这两句只是结束音3和 1·一音之差,可是有部分同学把两句都唱成1。变成5.6│1-“真不少”在这种情况下反复练习咬字归音“真不少”2/4真.不│少-│5.6│3-的发音走向和“真不少”的发音走向完全一致,歌唱时要想说话的归音感觉。有了正确的概念和感觉,错误的东西自然也就没有市场了。当然在强调有節奏的说话之后,也要注意节奏与句子的关系,要做到有节奏有句子,有点的感觉还有线的存在,要有说话的感觉也要有歌唱的意识、美的意识。强调节奏和强调说话都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帮助同学们克服歌唱中的不足,从而使歌唱水平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青春期孩子家庭教育很重要,但也容易进入误区,有些家长只看表面,不抓实质,只见果,不知因,有的甚至本末倒置。本文试图通过对几组词关系的分析,能对走进家庭教育误区的家长有所帮助。本文主要观点是:注重整个家庭比单单关注孩子更有效;品行和分数是因果关系,孩子有好的品行,才会有好的分数;没有规矩的爱不是真正的爱;和孩子一起学习才能让孩子更快成长。  关键词:孩子
摘要:随着当前信息时代的来临,智能信息化的教学技术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渠道。微课是一种新型智能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还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简要分析当前微课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并探究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融入微课。  关键词:微课教学;高中语文;价值及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
摘 要: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在现在的小学英语课堂中,很多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经常会组织各种活动,但课堂效果却并不理想,本文分析了课堂活动的误区以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游戏;误区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76-1  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在现在的小学英语课堂中,很多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经常会组织各种活动
摘 要: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常常会忽略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即使完成了学习评价,也只是单一地根据学生们的考试结果来评定学生的好与差,但是这样的方法往往不利于高中生们在学业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们需要将评价环节重视起来,改变评价方法。本文就高中历史课堂的学生学业评价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生;学业评价;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
摘要:针对初中物理作业的现状,本文阐述了作业设计、布置和批改的精致化的具体做法:一是在作业设计与布置方面,内容要有层次性、形式要多样性、作业量要适量;二是在作业批改方面:教师要采取精批和学生自批相结合,当堂面批和课后批改相结合,充分发挥作业评语的激励导向功能,让初中物理作业真正精致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作业;精致化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摘要:目前,大部分高中的学生对地理的学习,还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对结论性知识的简单运用上,很少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去发现、去论证原理性的知识和规律。这种学习方法既不符合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又会极大的限制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如何改变这种传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是每个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思考和探索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学科素养;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
摘要:小學生属于形象思维群体,而小学数学具有抽象性,这就造成了数学教学主体和内容的矛盾和冲突,导致学生学习吃力。为了解决教学主体和教学内容的矛盾,教师需要引入中间手段,搭建学生通往数学的桥梁。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将多媒体带入数学课堂,作为联系学生与知识的纽带,降低数学学习的坡度,使数学课堂绽放精彩。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
摘要:在我国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是学校,社会与家庭的大环境因素,都会对体育训练产生影响。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的强度及训练量达到一种协调,可以尝试完善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体系,协调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协调、提升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科学性,达成日常田径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田径运动;田径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教育方面的发展取得了令世界都有所瞩目的成就。初中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在教育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大业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太完善的地方。我们应当对传统语文教学采取“扬弃”态度,抛弃传统教学中只关注学生考试成绩这一错误观念,制定有效的方法,着重对学生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两方面教育,以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青少年。  
摘 要:初中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要求推理嚴谨,结论明确,且展现数学问题解决过程的探索性特点。对于初中生而言,其思维发展特点决定了其不可能一次性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这就需要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反复的思考与探究,并准确完成数学学习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数学反思能力。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重点研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反思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