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爸爸朋友改我的考卷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venqj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谭保罗常务副主编

  每到高考时节,很多朋友会兴奋。我知道,有些朋友是在治愈过去,有些朋友则是在缅怀过去。
  高考,经常被比作科举制度的现代版本,多数人认为它因为标准单一,所以公平。如果像美国私立大学一样采取申请入学,标准化考试只占一部分录取因素的话,那么可能就会出大问题,被好学校录取的学生,一定非富即贵。这个看法,还是有道理的。
  但高考也并非绝对的公平,至少从两个方面来看是这样的。一是学习资源的可得性依然很重要,城市和农村相比,城市的财富水平中上游家庭和下游家庭相比,即使在准备高考这样的标准化考试上,他们依然有着很大的资源获取差距。而且,高考之外,各种特长生的录取名单也很长。
  另一方面,每个省级区域的录取率差距很大。我以前给某地的一群企业家做讲座,我统计了一个数据,告诉他们:你们所在的A省,每万人的知名学府录取率还不到另外一个B省的50%。两个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当,而A的经济质量还要更高,学生平均素质也并不存在差距。于是,在场的企业家非常激动,议论纷纷,他们说我讲得太好了。
  对这种地域“差异”,我不想评论,对造成“差异”的原因,我也不想评论。反正,如果不把每年的高考时节当成一种对过去的治愈,或者缅怀,那么它根本不值得成年人去关注太多。
  如果真要关注这个考试,或者说这项人才选拔的制度安排,我们也不应该关注那些细碎的温暖细节,或者“土猪拱白菜”这种混杂着自我贬低,男女关系暗示和对固有秩序破坏倾向的特色表达—我理解这位年轻人的企图心,但想和他的语文老师谈谈。我们应该把高考这项制度放在更宏大,更久远的视野下来审视。
在中国有文字以来的历史记载中,标准化考试选拔官吏也并非主流,主导的时间也没有超过一半。

  算了,高考就说到这里。说说以前的选拔制度。在中国有文字以来的历史记载中,标准化考试选拔官吏也并非主流,不要说贵族制度主导的先秦,即使在秦朝建立中央集权的制度之后,标准化考试主导的时间也没有超过一半。
  隋文帝杨坚开创了真正意义的科举制度。隋朝是北方统一南方,那个时候,北方的政治精英脱胎于少数民族的部落贵族制和汉人坞堡贵族制,而在南方,人们两百多年来已经习惯了从东晋开始的,由上流士族占据高位的南朝政治传统。因此,作为开国皇帝,杨坚有着充分的动力去用标准化考试选拔寒门,制衡贵族。他很清楚,只有没有背景的寒门官员才会真心忠于自己。
  即使创立几百年之后,科举这项制度依然不是选拔核心官员的主流。隋朝短命而亡,后来的唐朝,历任的宰相依然主要出生于大家族,甚至还多次出现父子宰相,三代宰相的情况。我们要承认个人智慧和治国才华是可以遗传的,但这个遗传的概率,也太高了一点。对不对?
  另外两个例子也说明了隋唐的科举有“水分”。一是科举到了武则天时期,才有了法定的糊名法,就说要把考生名字藏起来,以防止考生“爸爸的朋友”在改卷的時候,搞徇私舞弊。难道,以前不知道要这么做吗?显然,情况很复杂。
  另外一个例子是,大诗人李白20多岁离开四川,他的美好年华,很大一部分都在长安跑关系(书面说法叫“干谒”),用银子开路,拿着自己的诗文,去拜访中央大员和皇帝身边的人。有人说,李白是中国商人和异域女子的儿子,没有科举资格。这种说法不可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当时的确有太多门路可以替代科举。
  科举真正的规范化,成为读书人唯一上升渠道,那是宋朝、明朝和清朝的事情了。而这三个朝代的存在总时长,不到帝制社会的一半。
其他文献
《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  [美] 塔米姆·安萨利 著  钟鹰翔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8年11月  这本书是目前中文世界中,能找到的关于阿富汗的著作中非常不错的一本。作者塔米姆·安薩利是阿美混血,自小在阿富汗出生、成长,后来定居美国,对阿富汗有着切身体会和深入理解,最近阿富汗局势骤变,他也应中文媒体之邀,表达了自己的思考。  在当下这种局面下,塔米姆·安萨利认为:在阿富汗寻找
2020年的疫情,把中国的半个娱乐圈都赶进了带货直播间。  在那些跨界直播的艺人中,华少的直播有点特别。他不是走直播穴的嘉宾,他有自己的快手直播间,有自己的直播团队,甚至亲力亲为地去组货谈价格。  11月11日下午4点多,连着4天,每天直播5小时以上,他感到有些吃不消了。“我是真的佩服那些直播前辈们,每天都播。”  直播届新人华少为了确保完成任务,11天播7场,他确实是在把直播电商当作自己的一项创
石勇资深主笔  有一个在南京大学当艺术老师的英国人比利·爱奇逊,4年前到中国的时候,“误入”了玄武湖公园的相亲角。他发现挺有意思:“这里就像一个动物交易市场,他们拿着鱼饵在试探我要不要上钩。”  这话好像玩了比喻、夸张的文学修辞手法,其功能是让人形象地理解,而不是在说一个事实。不过,比利确实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这种婚配特别讲究“门当户对”。  婚恋的本质,不过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经过一定的程序
国家投资将起到带动作用。只要国家正确引导,让利于民,温州暂时蛰伏的民间资本马上就会行动起来。    11月6日,2008中国本土创投暨私募股权投资论坛在温州召开。此次创投论坛传递出这样几个信息:  首先,温州的民间资本开始继所谓“炒煤”、“炒棉”、“炒油”、“炒股”之后大规模地进入创投领域,目前约进入1500亿元左右,创办了300家创投公司;其次,温州资本开始转型,从纯粹实业投资转向“产品经营”与
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后,养老产业成为蓝海市场。数据显示,2020年普查60岁及以上人口为 2.6亿人,与2010年相比增加1014万人。  中国的老龄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人口规模庞大,老龄化进程速度加快,老年人口学历不断提高等。其中,长三角地区、川渝地区及东北三省的老龄化程度较深,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老龄化促进了“银发经济”发展,扩大了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还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  中产阶层养
评《南风窗》2020年第17期封面报道《冷战往事》  在中美关系日趋紧张的当下,“新冷战”的说法终于出现了。这个最早从美国一些鹰派政客嘴里讲出来的词,如今成为不少民众所猜测与担忧的事情。暂不提这个说法是否合理,它的出现,本身就意味着国际政治局势的巨大变化。前不久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的演讲,承认这几十年“美国对中国接触政策失败”,代表了美国一些利益群体的看法。而中国近年的和平崛起之路,也引起了一些欧美国
金融稳,经济稳;金融活,经济活。  12字描绘的美好愿景,让人向往,如何实现,关键是人。  金融副省长被寄予厚望,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有16位金融副省长。据吉林日报消息,10月17日,前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蔡东,被任命为吉林省副省长,再度引发市场关注。  因为他是今年任命的第6位金融副省长,其中,仅9月最后一个星期,就任命了4位,而2012年至2017年,5年的时间才任命3位,如此密集的任命,让
6月27日,人们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上观光  《华尔街日报》6月26日报道,美国收到私下警告,“干涉”香港和台湾等事务,可能危及中国根据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对美国商品的采购。  6月30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香港国安法”当天,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正式将华为、中兴列为国家安全威胁。7月2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分别通过所谓“香港自治法案”,以授权美国政府实施对华金融制裁。  中美持续短兵相接,两国第一阶
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特别是对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特殊需要的问题历来十分重视。为此,本刊记者就宁夏地区民族贸易的问题采访了宁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马国权。  马国权提出,落实民贸民品“三项照顾”政策,对于扶持民贸民品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国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国家民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下达了每年由人民银行安排5亿元贴息贷款用于民
G20是个好东西,能把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和中等强国都聚在一块,创造机会让即便平时不相往来的首脑们也能叙叙旧,进而增信释疑。  借G20汉堡峰会的场地,中美元首举行了“长桌会谈”。习近平主席强调要“牢牢把握中美关系大方向”,提到中国海军将参加由美国主导的2018年“环太平洋”军演,还建议中美防长早日互访。  习主席也在汉堡主持金砖国家非正式峰会,强调金砖国家要“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谋求联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