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种植业发展中的价值分析

来源 :农业灾害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f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国的农业生产逐渐由生态农业转为用科学技术支撑的农业种植现代化产业,农业技术不仅提高了我国社会经济效益,还促进了我国农业种植产业不断朝着经济、生态、建设方向发展。分析目前农业技术推广现状,探究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种植产业发展中的价值,提出有效的推广对策,为农业种植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种植;价值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6–0172–02
  为推动我国农业种植业现代化发展,相关部门应以农村生态建设为主,积极推广农业技术应用,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与农村经济效益的发展。虽然目前有一些主要技术在支撑着农村生态发展,例如土壤改良技术、新农药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等,但我国农业技术发展还是比较缓慢。因此,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建立健全推广工作细则;在推广农业技术时,根据当地的技术、科研人员、资金、资源等进行综合性的推广工作,推动农业种植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1 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种植业发展中的价值体现
  1.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推广农业技术的本质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体现于农民利用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实现自动化生产和耕种,以此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民利用农业技术劳作不仅扩大了农田、农村的规模,也推动了高质量农产品的产出;同时,在农业技术的带动下,农村可通过制定农业技术自动化方案,提升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的质量,实现农产品加工规范化、连续化、规模化、不落地生产,提升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产业现代化水平[1]。
  1.2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链
  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中,推广与使用农业技术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农业产业结构链的转型,还可以整合农业资源;同时,在学习先进农业种植技术内容后,农民可采用现代化农用设备开展生产与种植工作,以此实现相互结合的作用;而且在动物养殖与农业种植的双向产业中,这不仅可以推进共同发展理念,带动农业经济发展,不断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还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實现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精细、集约型转变,有力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2]。
  1.3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与经济效益,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为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与经济效益。农业技术可以减少劳动力,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在农业技术的推广后,农民可有效提高种植效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无人化工作,以此提升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效果。
  2 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种植业中的现状
  2.1 无法形成专业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我国农业面积较大,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如盆地地区、山川地区等,并且各个地区的气候环境与生产的农产品也有所不同,从而导致农业技术的推广效率不高,无法形成专业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同时,大多数农民不够了解科学技术,也不愿意尝试应用农业技术。这不但影响了农业技术的发展,也降低了农业技术的应用效率与应用水平[3]。
  2.2 缺少资金保证,缺乏扶持政策
  在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时,资金和政府的扶持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若资金不够会导致无法顺利进行推广工作。因此,当地政府应采取一定的资金扶持和政策倾斜,不断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从而促使新技术推广形成新模式生产,新成果促进农村经济效益等,推动农业特色产业链快速发展[4]。
  2.3 农村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
  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由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影响农村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在以往农村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中,一般由当地基层部门进行主导推广,以目前资源、物资、技术、科研人员进行统一化的管理,并以当地重点技术为主进行推广。这样的推广方式导致当地农户不够了解农业技术,也无法使农业技术发挥真正的效用[5]。
  2.4 缺乏农业技术推广人才
  农业技术属于一种全新的农村生态技术,为发挥农业技术的效用,推广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但现阶段,90%的农村推广人员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10%毕业于大专院校,本科以上学历基本没有。这样的人员层次对农业技术接受程度普遍不高,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强,导致推广工作难以进行。因此,推广人员应对新农村发展有一定的意识,了解农业技术,从而在农村生态建设中才能有效地推广农业技术,最终实现农村的生态发展与经济效益。
  3 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种植业发展中的对策分析
  3.1 促进当地农民使用农业技术
  为帮助农民转变传统的生产意识,促进农民使用农业技术种植与生产,相关部门应加大帮扶力度,加强宣传让农民认识到农业技术的优势。首先,基层部门应给予财政方面的支持,不断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投入力度。在资金方面,政府可引入投资机制,以国家的资金支撑帮助农业技术推广;在政策方面,建立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政策,结合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社会力量,不断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大力扶持三农产业,积极引进、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其次,相关部门应建立多渠道的农业技术投资机制,不断引入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与种植技术等,加快机械化农机技术的推广,以确保农民积极购买与使用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用,为农产品提质增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6]。
  3.2 坚持因地制宜的种植原则,将生态效益实现最大化
  为促进农业种植技术与农业机械化生产可持续性发展,应解决地域环境影响因素。首先,应坚持因地制宜的种植原则,结合当地的土壤条件、水利资源等因素,选择适宜生长的农作物,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经济引导、兼顾生态”的发展原则,大力推广农业生态经济内容。其次,可以利用农业技术种植手段,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提高农民经济效益,避免农业种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3.3 建立完善的农村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制度
  在农村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中,应建立健全推广制度和完善推广体系,确保农村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达到效用。第一,积极引导扶持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运用“绿肥”种植还田技术,如在农作物收割完后,待来年开春,通过翻压还田当作农作物的有机肥料,全面改善土壤肥力,使农产品达到绿色、有机标准。第二,改变种植制度,大力推广露天双茬种植,通过膜下滴灌技术解决早春干旱、气温低的问题,如将白萝卜种植由一年一茬变为一年两茬,并结合市场需求,推行“订单种植”模式,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第三,基层部门应结合推广人员创新农业科技制度,突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解决好当前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资源配置碎片化、科研和推广无法结合等问题,重点推广防范农业技术,防范土壤条件污染、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农作物病虫害等问题。
  3.4 加强培养农村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才
  农业产业现代化技术的推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第一,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扶持措施,落实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推广人员的现代化水平;可以给推广人员发放以病虫害治理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主导主推技术、农药减量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技术相关资料,并邀请农业技术科研人员现场解答推广人员提出的问题。例如,如何利用农业技术实现高产量农业种植,如何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如何防治病虫害,如何选择优良品种,等等。第二,农村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与时俱进,不断加深对农业技术的了解,普及农业技术的知识,以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战略目标;做到爱农业、敬农业,参与新型农业技术和推广人才技能标准的培训,并到优势农业地区参观学习、交流,利用网络参与各种平台学习,从而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制度的有效发挥作用,落实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促使农民经济效益得到不斷提高[7]。
  4 结语
  为促进我国农业种植发展,应从推广农业技术开始,不断加强当地农民对农业技术的认识,以此有效提高农民劳作效率,保障农民稳产增收,实现我国农业种植业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元学会.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运用探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3): 53-54.
  [2] 唐万敏,赵静.构筑科技创新大格局实现农业技术大推广[J].农家参谋, 2019(16): 33, 47.
  [3] 王建华.以农业科技创新促进新技术的推广[J]. 农家科技(上旬刊), 2019(11): 12.
  [4] 宋蒙蒙,郝琳.对农业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研究[J]. 中国机械, 2019(9): 20-21.
  [5] 蓝志元.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广西农业种植业的作用[J].农家科技(上旬刊), 2019(11): 247.
  [6] 董贵义.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制约因素及推广[J].农家致富顾问, 2019(22): 147.
  [7] 闫会安.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策略探微[J].农村科学实验, 2019(29): 89-90.
  责任编辑:黄艳飞
  Abstract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gradually changed from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o modern agricultural planting industry support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t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not only drives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but also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lanting industry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economy, ecology and construction.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value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lanting industry, puts forward effective promo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lanting industry.
  Key word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Agricultural planting; Value
其他文献
摘要 利用实况资料、卫星观测资料、雷达观测资料、数值预报资料及NCEP/NCAR资料,分析研究2013年7月13—15日“苏力”台风暴雨,结果表明:“苏力”登陆后强降水显著偏于中心南侧或前进方向左侧,低压中心移过地区降水很弱,这与垂直速度、散度、水汽通量及水汽通量散度有密切关系;后期强降水向东偏北移动,主要与高空低槽东移、副热带高压西伸及低空急流日变化有关;EC模式预报的副高强度偏弱,导致台风路径
摘要 在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受平整方式、道路设计、地类合并、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生态问题频出。基于此,分析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提出建立生态安全调控机制的策略,如规划技术调控、项目设计、整治法律、监管调控等,实现土地综合整治预期工作目标。  关键词 土地综合整治;生态问题;安全调控机制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6–0148–
摘要 近年来,南康甜柚座果率偏低,究其原因,除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栽培管理技术密切相关。通过多年生产实践发现,采取培育健壮树势,促进花芽分化,科学合理施肥,采用疏花疏果和病虫害防治等栽培管理技术,可有效提高南康甜柚座果率。  关键词 南康;甜柚;座果率;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6–0160–02  南康早在1 500多年前就有
摘要 丘陵地区地形条件特殊,决定了造林技术工程的全面开展与实施过程将会面临较大的造林技术难度。基于此,分析了丘陵地区造林技术要点,并提出了管理措施。林业管理部门应严格保证全面施行造林技术监管,运用造林管理的专门技术手段,保证丘陵地区的林木成活率,在根本上改善与优化丘陵生态环境。  关键词 丘陵地区;造林技术;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地下水资源的重要作用。当前,地下水资源存在开采过度、严重流失的现象,缺乏完善的监测管理体系作为保护地下水资源的依据。基于此,对陕西省志丹县地下水资源保护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工作建议,以有效提升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水平。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中图分类号:P64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
摘要 2019年6月,浙江某养殖场发生大海马(Hippocampus kuda)批量死亡现象,为探明大海马的发病原因,对患病大海马进行了细菌分离,并获得了2株细菌,编号为HM190601和HM190606。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分子鉴定,确定菌株HM190601为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菌株HM190606为副溶血弧菌(V. parahaemolyticus)。毒
摘要 根据张家川国家气象观测站1991—2020年降水观测资料,统计降雨量(日数)、暴雨降雨量(日数)等数据,建立一元线性趋势方程,分析年降雨量(日数)及暴雨量(日数)的变化特征,得出:张家川县近30年暴雨量与年降雨量变化一致,均呈增加趋势,21世纪10年代增加明显;一年之中暴雨集中于6—8月,8月出现最多,暴雨日数与年降雨日数的变化也呈现出增加趋势。随着暴雨天气增多,气象部门应完善暴雨天气监测预
摘要 在水稻種植中,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总结了不同用量的27.8%噻呋.已唑醇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通过试验可知,27.8%噻呋·已唑醇30 mL/667 m2对水稻纹枯病具有防效高、持效时间长、防效稳定的作用。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水稻;噻呋·已唑醇;井冈·丙环唑  中图分类号:P45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6–0150–02  1 试
摘要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我国种植范围相对较为广泛。山东省单县莱河镇已经初步构建了玉米种植产业链,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玉米种植具有高产性,且玉米的营养价值也非常高,在我国粮食作物、优质饲料、工业原料等层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想要确保玉米的经济效益以及高产量,应该严格把控各项种植技术,做好玉米种植病虫害管理工作,以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高产玉米种植技术为主,分析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各个环
摘要 基于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从孕灾环境脆弱性、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度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入手,选取了主要气象因子、土壤水分、作物单产等作为指标因子,利用GIS空间插值、栅格计算器等功能,生产各类专题图层,利用层次分析法最终生成农业干旱综合风险区划专题图。结果表明:宁夏农业干旱风险具有南北低、中部高的特征,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引黄灌区大部和南部山区环六盘山海拔较高的区域;中度风险区在引黄灌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