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症状特点及治疗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急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tter0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分析16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机,认为COVID-19为肺系疫病中湿毒疫范畴。从病机病机而言,发病的主要原因为疫戾毒邪,发病的外在条件为气候伏邪“湿邪”,发病的内在因素为正气不足。初期:湿毒困表,营卫失调;中后期:邪毒壅肺,湿毒困脾,肾不纳气,若遇素有伏邪,正气本虚,则易邪毒内陷,变生厥脱。从疾病临床症状而言,COVID-19发病变得更加隐蔽。发热、咳嗽等症状仍是疾病主要症状。消化道及其他系统症状常常兼有,疾病临床证候变得多样化。合并多系统疾病的患者,特别是合并
其他文献
前庭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平衡系统。前庭功能损伤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眩晕、眼球震颤、平衡障碍等,然而大部分前庭病变患者在一定时间内眩晕及眼震会逐渐消失,并重新建立肢体平衡,这一主动修复过程称为前庭代偿。外周前庭损伤后中枢的适应性和可塑性是前庭代偿的基础,单侧前庭损伤后双侧前庭神经核、小脑、脊髓、大脑皮层等通过交互纤维逐渐实现静态代偿与动态代偿,但临床中很多患者不能及时完全建立代偿,遗留不同程度的头晕及平衡障碍,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目前促进前庭代偿主要依靠前庭康复训练,且基本以患者居家自行锻炼的方式开展,患者依从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