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贵高原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驱动基因的表达情况和突变特征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qlfal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云贵高原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驱动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突变分布特征,为高发区肺癌的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云南省肿瘤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行肺癌8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RAS)、RET原癌基因(RET)、鼠肉瘤病毒v-Raft同源致癌基因(BRAF)、肉瘤致癌因子(ROS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间质上皮转化因子(MET)]联合检测的2 249例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云贵高原地区NSCLC驱动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突变分布特征。

结果

云贵高原地区NSCLC驱动基因表达的阳性率为67.05%(1 508/2 249),其中西双版纳、玉溪、宣威、红河和曲靖地区的阳性率较高,分别为76.92%、72.38%、71.88%、71.79%和71.24%;回族、哈尼族、壮族、布依族、满族、土家族和阿昌族患者的阳性率较高,分别为84.38%、85.00%、75.00%、100%、100%、100%和100%。NSCLC患者驱动基因的阳性率与性别(P<0.001)、吸烟史(P<0.001)、年龄(P<0.001)、病理类型(P<0.001)及是否宣威地区(P=0.027)有关,与民族(P=0.748)和肺癌家族史(P=0.676)无关。EGFR、RAS、BRAF、HER-2和MET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4.46%、10.98%、1.24%、0.89%和0.76%,ALK、RET、ROS1基因重排率分别为4.67%、1.29%和0.89%。女性患者EGFR突变率为56.67%,高于男性患者(33.19%,P<0.001);男性患者RAS突变率为12.66%,高于女性患者(9.17%,P=0.010)。汉族患者RAS突变率为11.49%,高于少数民族患者(7.17%,P=0.032)。宣威地区患者RAS突变率为24.74%,高于非宣威地区患者(8.15%,P<0.001);而EGFR突变率为40.63%,低于非宣威地区患者(45.25%,P=0.045);ALK重排率为1.56%,低于非宣威地区患者(5.31%,P<0.001);宣威地区未检出HER-2突变患者。无吸烟史患者EGFR突变率为51.10%,高于有吸烟史患者(29.70%,P<0.001);无吸烟史患者ALK重排率为5.35%,也高于有吸烟史患者(3.16%,P<0.001);无吸烟史患者RAS突变率为9.34%,低于有吸烟史患者(14.63%,P=0.008)。

结论

云贵高原地区NSCLC驱动基因表达的阳性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EGFR、RAS突变率与国内平均水平相近,ROS1、ALK和RET基因重排率以及BRAF、HER-2和MET基因突变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EGFR、RAS、ALK基因在云贵高原地区NSCLC患者中阳性率较高,且具有不同的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在选择靶向治疗人群中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循环血内皮细胞微粒(EMPs)与晚期肺癌疾病进展(PD)的关系及其对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肿瘤科常规治疗的88例晚期肺癌患者资料,检测治疗前血常规、乳酸脱氢酶(LDH)、肿瘤标志物以及CD105+EMPs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05+EMPs数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晚期肺癌进展的预测指标。结果88例晚期肺
目的探讨云南省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特征,为云南省肺癌的临床个体化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肿瘤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2 967例行EGFR基因检测肺癌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EGFR突变情况。结果2 967例肺癌患者的EGFR突变率为46.2%(1 370/2 967)。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突变率高于男性(P<0.001);随年龄增长,突变率呈下降趋势
目的分析SCLC免疫治疗的疗效,并探索其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的47例晚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疗效相关的临床预测因素。结果47例患者中,部分缓解18例(38.3%),疾病稳定11例(23.4%),疾病进展18例(38.3%),客观缓解率(ORR)为38.3%,疾病控制率(DCR)为61.7%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主要的类型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恶性肿瘤治疗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发现,给很多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文章总结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NSCLC临床诊疗中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药物作用的原理、不同临床分期NSCLC的诊疗差别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为临床医师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6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行内镜下治疗的550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内镜下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远期无复发生存率,并探讨黏膜下层浸润深度、低分化腺癌、脉管侵犯、垂直切缘阳性等危险因素对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550例内镜下治疗患者的随访时间为(60.7±36.8)个月,黏膜高级别瘤变433例,黏膜下
目的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行ESD的255例EG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的局部复发、同时性癌、异时性癌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结果255例EGC患者中,分化型EGC(D-EGC)组175例,未分化型EGC(UD-
目的探索安罗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安罗替尼对比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Ⅱ期临床研究和安罗替尼治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晚期肾细胞癌的Ⅱ期临床研究的单中心数据,评价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生存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结果共纳入36例晚期肾细胞癌患者,其中19例患者未接受过
目的探讨成人软组织肉瘤的基因变异情况,为软组织肉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45例成人软组织肉瘤标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HTS)检测肿瘤组织的体细胞突变和胚系突变的基因变异情况,绘制基因变异图谱,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45例软组织肉瘤共检测出88个基因中存在的110个变异信息,包括单核苷酸变异78个,插入或缺失13个,拷贝数变异19个。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为TP53、CDKN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