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生活教育 优化教学效果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200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主张“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前提,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指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叫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的今天,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仍然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么将课堂引入生活,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要有效地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创造开放的教学环境。
  1.利用课本插图引导学生学习
  结合插图理解课文是课文插图最明显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地理解字、词、句的意思。我们可以结合插图来感知课文内容。如在汉语拼音“b p m f”的教学中,由于刚入学的小学生往往对文字材料不感兴趣,而对形象直观的彩图却十分感兴趣。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看插图,并配以情境歌“我和爷爷去爬山坡( p ),爬上山坡看大佛( f ),小女孩在听广播( b ),爱护大佛不要摸( m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拼音教学变得具体形象,而且使所学的四个声母回归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教师教起来生动有趣,学生学得也轻松愉快。
  我们也可以结合插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现行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大都贴近生活,富有情趣,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因此,教师应重视发挥这些插图的作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利用课后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过程包含了教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的过程。只有启发学生思考、质疑,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学习。精读课文的课后往往会有思考题,这些思考题能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去关注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用好有价值的思考题。如教学《他是我的朋友》一文时,我以课后思考题“我们来找一找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并说一说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为突破口,确定了教学环节的主线是让学生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并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课堂教学环节确定后,我让学生去找一找描写阮恒动作、表情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下批注“当时阮恒是怎么想的”。学生在找句子的过程中,找出了阮恒身上的一对“矛盾体”——献与不献?给小女孩献血,由于缺乏相关常识,他以为给小女孩献完血,自己就会死去;不给小女孩献血,小女孩就会死去。最终,梳理出教学的主线“害怕但更坚强的阮恒”,同时,学生还学会了抓住重点词来读懂句子的方法。在读、找、写、说中,学生渐渐体会了阮恒矛盾的内心世界,真正领悟了“他是我的朋友”这一课题的深沉内涵。
  二、设计生活化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教育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行动中的美学”,主张学生应该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结合生活实际来辅助课堂学习,实现学习过程的生活化
  如教学《妈妈的账单》一文,我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帮父母做过什么事,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你这样评价当时的做法,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白,我们不仅要懂得回报父母的爱,还要明白,回报父母的爱,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情理之中的。再引导学生阅读美国作家腾登的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从而突破“妈妈为什么在账单上写‘0芬尼’?”这个教学难点:妈妈的爱不但是无价的,也是无私的,妈妈只是全身心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一味地付出,从不计报酬,让学生受到心灵的洗礼。
  2.利用课本的知识延伸,实现学习过程的生活化
  如讲完《狐狸和乌鸦》一文时,我让学生想想:生活中有没有碰见过像狐狸活或像乌鸦这样的人,你是怎么应对的?把课本知识向生活延伸,学生又学到课本的知识,有懂得怎样做人。
  三、利用生活化的学习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育科技发达、教育资源丰富的今天,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许多教学手段,实现教育的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重视课后的“选做题”,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有些课文课后有“选做题”,且类型众多:有收集资料的,有看文中插图写感受的,有续写的……这些他们与课内外知识相结合,体现了教材的弹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如《秋天的图画》一文,我和学生一起读课后的选做题:“我想画秋天的果园。我想检几片落叶做书签。我们办个展览吧!”读完题目,我对课堂进行拓展延伸。围绕“画果园、做书签、办画展”的主题,带学生去学校后面的郊野公园秋游,学生在出去走走、画画、做做、展示交流等活动中,触摸到了现实中秋天,从而有效地促进了语言的积累,培养了语文的实践能力。
  2.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教学《翠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每组中的两个句子,哪个写得更好,好在哪儿?(1)“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2)“翠鸟离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这一道题主要是让学生体会“贴着”、蹬开”“像箭一样”用词的生动贴切。由于文章用词生动贴切的地方很多。于是,我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出示这两组句子,让学生对比读,找出不同之处。接着,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翠鸟捕鱼的画面,让学生明确哪个句子的表达方式更形象地形容翠鸟捕鱼动作的敏捷、灵活、神速。之后引导学生再去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自己边读边想象翠鳥捕鱼的画面,也进行句子的比较,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总之,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新时代的教师应重视挖掘生活教育资源,从而优化语文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班主任只有把孩子们的心思都装到了自己的脑海里,才能对他们了如指掌,才能使他们归顺于你的掌控之中,自己的管理才得心应手、顺理成章。  一、以平等的眼光和孩子们相处  我们曾谈到“蹲下来看孩子”的话题。确实如此,和孩子交流,我们必须用平等的眼光来拉近与孩子的距离。由于年龄与阅历的不同,我们与学生之间客观上确实存在着距离。如果我们一味强调师道尊严,以长者的说教、训斥作为教育学生的手段,其结果只能导致师生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也是许多语文教师想解决的问题。  作文难。不仅学生感到难,当老师的也觉得难,辅导学生难,作文批改难……  我想解决这个问题有诸多办法,今天我结合自身多年来的一些教学实践简单说说,与大家共享。  一、直接观察要有的放矢  春天百花争艳,草长莺飞,春意盎然。秋天稻谷满地,果实累累,秋高气爽,这些季节来了,都是丰富学生生活,获取写作源泉的好机
期刊
活动名称:中班综合美术活动《圆形大变身》  活动目标:  1.了解圆形物体的共同特征,知道圆形可以变成有趣的事物  2.迁移幼儿已有经验借助圆形大胆想象,尝试用制作的方法表现其主要特征,感受圆形变化的美  3.乐意参与手工制作活动,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重点:能借助圆形大胆想象,尝试用制作的方法表现其主要特征。  活动难点:能发挥想象用多个圆形组合制作有趣的事物。  经验准备:  1.认识圆形
期刊
家庭教育的开展质量,对于我国小学低年级儿童最终实现的成长发展目标状态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力量共同教育的结果,缺一不可。  一、家庭教育的作用  第一,家庭教育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打好基础,为孩子良好的品質的培养创造条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孩子直接的学习对象,父母所肩负的责任非常重大。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作为孩子老师的使命更加艰巨。父母不仅仅是孩子的第一
期刊
本人在《北京教育丛书》学习活动中,很荣幸地拜读了北京二中高中物理教师聂影梅老先生的专著《师生同行 学教共进——这是聂老师毕生教学心血的结晶。读完为之动容,心之向往——聂老师的教学魅力和人格魅力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优雅的绽放,影响和引领着青少年健康的成长和成才。通过学习了解到“高屋建瓴”是聂老师物理教学的重要特点;一切为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与“与学生同行”是聂老师教学成功的真谛所在;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期刊
谁都希望孩子们手中有一支神奇的笔,可以描绘出大千世界中的千变万化,心灵空间中的奇思妙想。作为教师要启发引导他们准确地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认识。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阅读是小学语文中的教学重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小学语文综合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阅读也是一个学生学习和实践有效的渠道。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和阅读练习,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
期刊
计算是数学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而简便计算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让一些计算更加快捷、简单。因为它方法的特殊,所以考察的不仅是学生的细心,更多的是他们思维的灵活性。长期的中高年级教学,发现这部分知识学生容易反复,从整数的简便计算开始,然后到小数的简便计算,再到分数的简便计算,学生总是能出现相似的错误。由此可见,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下面我谈谈自己对简便计算教学的
期刊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索过程。每个人的思维空间是有限的,只有在相互交流、启发中,学生们的思维才能互相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课堂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使学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高涨。同时又有利于教师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控教学。由于它有种种的好处,故而被广泛地采用,尤其在一些公开课上,执教者都有意识地采用这一环节,但由于课堂容量、学生的素质
期刊
众所周知,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而问题恰恰是学生在充实的生活中却无从下笔!作为语文老师,我着力从“提取生活信息落于笔下”这个关键点切入。随着学生的脚步,不断地变换角度,变换旋律,从生活中得到丰富的习作材料,让作文教学变得富有生活味儿。  一、导,扶学生行路  《新课程标准》中对中年级习作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先说后写,怎么说就怎么写。 世间万物都有着自己的孕育过程,这也是生命传承的意义,我要扶着他们走一程
期刊
低年段的学生识字不多、词汇有限,运用语言的能力不强,作为低年段语文教师应从何处着手,提升学生语文能力?我认为可以从字词的积累、说话的训练和朗读的指导着手,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重视识字訓练,加强语言文字积累  积累词语是学生连词成句、连句成段的基础。无疑,识字成了低年段最主要的任务。识字的渠道有很多,主要是课内随文识字和生活中识字。  1.随文识字,由内引外  低年段的识字量占小学阶段识字总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