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线建设的影响意义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fi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规模宏大的三线建设,是党和国家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贵州地处三线腹地,在战略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由此成为了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其规模仅次于四川、陕西而居全国第三位。贵州三线建设是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包括其他相关产业等基础设施在内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同时在建设三线的过程中贵州人民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不朽篇章。回顾历史展望未來,三线建设的历史意义将影响一代又一代华夏人民。
  关键词:贵州三线建设;阶段;影响意义
  一、三线建设的历史阶段
  三线建设主要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从1964年6月到1968年是三线建设的起步阶段;从1969年到1972年是三线建设的全面铺开阶段;从1973年到1978年是三线建设的收缩配套阶段。所谓“三线”,是按中国地理区域划分的,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划分为三条线,沿海和沿边疆的省、自治区为一线,作为全国战略大后方的内地为三线,即“大三线”。“大三线”大致是以甘肃省乌鞘岭以东、山西省雁门关以南、京广铁路以西和广东省韶关以北的区域,其范围包括川、贵、滇、陕、甘、青、宁等七省(区)的全部或大部分地区,以及豫、鄂、湘、晋四省的西部地区,共约31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乃,可分为两大片:一是包括川、贵、滇三省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湘西、鄂西地区的西南三线;二是包括陕、甘、宁、青四省(区)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豫西、晋西地区的西北三线。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部地区为二线,而一、二线的腹地则俗称“小三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提出,航空工业建设项目要“靠山、分散、隐蔽”来建设自己的战略后方。自1964年开始,全国各地大批技术骨干、科研专家,还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从繁华的大城市出发,带着满腔热血和无限忠诚,带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背负着光荣的使命挺进大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轰轰烈烈的航空三线建设由此展开。其中以四川中部平原和贵州地区数量最多,企业规模最大。
  二、贵州三线建设的成就及深远影响
  历时十余年的贵州三线建设,由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量投资,由于全国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援以及广大三线建设者们扎根深山,艰苦创业,也由于贵州各级领导及各族人民的巨大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初步建立起了工业基地。1964—1976年,全省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98.93亿元,新增固定资产54.24亿元,相当于1950—1963年累计新增固定资产的3.49倍。初步形成了以资源为依托,以煤炭、电力、冶金、机械、电子、化工、建材、食品、轻纺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国防科技工业已基本形成从科研、设计到试制,从元器件生产到整机装配等方面的综合生产能力。其他工业部门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都有较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贵州工业布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过去偏集于省会贵阳一地,变成了以贵阳为中心,沿铁路干线展开的基本格局,初步建成了以六盘水、遵义、安顺、都匀、凯里等市为中心的一批新兴工业基地。在三线建设中形成的贵州工业体系,尤其是技术力量雄厚、设备精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在当前西部大开发以及贵州高科技的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二,建立起了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系统,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善。三线建设期间,川黔、贵昆、湘黔三大铁路干线建设完备,基本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黔桂、川黔、贵昆、湘黔四条成“十”字型的铁路干线,贯穿全省联通全国,贵阳成为西南地区铁路的交通枢纽,大大贵州通往华北、华东、华南及西北的时间。这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贵州交通闭塞的落后状况,有利于开发自然资源,而且也提高了贵州在西南及全国的战略地位,对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繁荣,文化交流,加强贵州与全国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以及巩固国防,保卫西南边疆等等,极具战略意义。
  第三,科学技术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在三线建设过程中,一大批现代化企业、科研和教学单位内迁并派遣技术人员,给贵州带来了大批学者、专家、教授及工程技术人员和大量先进的科技设备。据统计,仅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就有技术人员3万余人,工程师以上科技人员6000多人。其中,有些高级专家、学者,从事计算机、微电子和航天、航空等高科技研究,先后攻克高能物理研究的粒子加速对撞机中的几个重要部件,开发医用直线加速器,卫星信号接收无线系统,程控电话交换设备,汽车高效启动电机、汽车插接等技术难关,制造了许多上天、入地、下海的高科技产品,曾荣获国家、部委及贵州省重大科技成果奖400多项,产品出口欧美、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之,五路科技大军成为了开创贵州经济建设新局面、促进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
  此外,广大三线建设者们发扬不畏艰险、艰苦创业精神,为贵州三线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时至今日,扎根贵州的三线人为国家建设事业“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的无私奉献精神,成为激励贵州广大干部群众为振兴贵州,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精神财富。大西南三线建设是中国西部开发史上一部气吞山河的史诗,是一曲改天换地慷慨激扬的宏伟交响乐,是祖国强盛履历中重要的一步,它对中国西部,对整个中国社会都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关于二十年来军队建设的历史经验[A].论国防和军队建设[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
  [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3]刘有源.贵州三线军工企业成长中的管理变革[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3.
  [4]郑谦.大备战[A].新中国要事述评[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
  [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6]涂娅莉.三线军转民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D].贵阳:贵州
  大学,2008.
  [7]陆大道.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8]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
  [9]劳晗.贵州三线建设始末[J].贵州档案史料,2001,(2):69-77.
  [10]陈东林.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毕业在即,离愁别绪尚未生成,却无由地生出许多事端。面对“非典”的到来,我们经历了从无措到直面、从惊惶到乐观的历程,与“非典”对抗的点点滴滴成为毕业前最值得珍藏的记
在素质教育不断得到重视的今天,教师的任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在这个背景下,教育领域也越来越重视各种非智力因素,例如学习动机对于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目的 评价PBL结合CBL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1名护理大专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PBL结合CBL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试验组学生在理论考试、操作成绩得分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PBL结合CBL教学有助于提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应
摘 要: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找出路。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经验对如何培养初中地理的学习兴趣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地理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强化教学效果的催化剂。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管是对于教学还是对于学生的学习,都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特别是对于地理教学,由其本身特点可以采用多种兴趣教学方法。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初中生学
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根据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和现代科学意识的教育,它包括环境与资源保护意识、市场经济意识、优化意识、创新意识
代数部分rn1.本届IMO第4题.rn2.设Z和Q分别为整数集和有理数集.rn(1)是否能将Z分拆成三个非空子集A、B、C,使得A+B、B+C、C+A两两不交?rn(2)是否能将Q分拆成三个非空子集A、B
取代苯乙酮与查尔酮在氢氧化钠存在下于70℃加热反应,取代苯乙酮与两分子查尔酮发生加成和环化反应,生成了多取代环己醇.本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容易操作、产率高和环境友好
21世纪的全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人口变化,这种变化既有人们所熟知的人口数量的急剧膨胀,也有其他的人口趋向,如:人口结构的区域性不平衡、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影响、人口老龄化
SARS这个恶魔,把原本黄金的“五一”北京搅扰得失去了往日的绚烂.众多北京人选择了呆在家中以远离病毒.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义不容辞的坚守在岗位上,保障了抗非典合格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