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环境中人工光源的紫外辐射测定及意义初探

来源 :临床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xiaope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生活环境中多种人工光源的紫外辐射,并探讨其危害性和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大型台式标准光谱辐照计分别测定日光灯、公共娱乐场所蓝色灯、灭蚊灯和紫外线杀菌灯的紫外辐射照度。结果:日光灯、公共娱乐场所蓝色灯、灭蚊灯在UVA段365nm处出现波峰,距灯管50cm处测得最大辐射照度分别为3.25、12.57和40.03μW/cm2;此外上述光源在UVB段315nm处也显示一小的波峰,距灯管50cm处测得最大辐射照度分别为0.53、0.26和0.21μW/cm2。紫外线杀菌灯的峰值在UVC段,但在UVB和UVA段也有波峰;距灯管50cm处测得最大辐射照度分别为11.24和8.65μW/cm2。上述各种光源的紫外辐射照度随着测定距离的延长均逐渐减弱。结论:日光灯、舞厅蓝色灯、灭蚊灯和紫外线杀菌灯均辐射不同强度的UVB和UVA紫外成分。
其他文献
文章从社区建设入手,主要围绕矿区的社区建设,对矿区社区建设的含义、矿区社区建设的作用进行阐述.并对社区建设在矿区的发展提出发挥社区民主自治职能建立完整的组织体系、结
文章在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内涵与技术创新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产业集群推动高科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的惰性锁定机理,讨论打破产业集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易复发的慢性皮肤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国外学者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证实.白介素(IL)-20可能是介导银屑病发病的重要细胞因子。IL-20转基因小鼠表皮
患者女,80岁,全身皮肤出现白斑30年,面部、颈部、手部丘疹伴瘙痒半年,于2006年11月来本科就诊。患者1975年行胆囊切除术后约1个月,腹部切口瘢痕周围出现条索状不规则色素减退斑,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