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司法鉴定的相关研究

来源 :中国瓜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jing0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目前仍然是以农业为基础产业的发展中国家,重视农业发展是我国坚定不移的一项发展方针。要想农业更好更快发展,农业司法鉴定必须得到完善。所谓农业司法鉴定,指的是已经取得农业司法鉴定资格的人或者机构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受相应单位或者委托人委托,对农业技术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检验和鉴别等工作。农业技术司法鉴定不仅能够及时帮助农业生产者发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够及时诊断出农业行为与农民培养方式存在的技术问题。因此对农业技术司法鉴定过程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且重要的。
  《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司法鉴定专论》一书针对农业技术司法鉴定的相关研究,表述非常详尽。整本书分为3篇。第一篇为基础篇,共分为3章,第一章为司法鉴定,讲清了司法鉴定的概念和类别,并对目前我国司法鉴定的机构以及鉴定人做了详细的划分。第二章讲述了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产品质量判定标准。第三章说明了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司法鉴定的概念。第二篇为流程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鉴定咨询环节;第二章为鉴材审查与鉴定受理环节;第三章为鉴定材料审查环节;第四章为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的委托与受理环节;第五章为鉴材补充收集与现场调查环节;第六章为鉴材补充收集环节;第七章为样品采集与检测环节;第八章为鉴定意见拟定环节;第九章为出庭作证环节。第三篇是实践篇,分为2章,分别是司法鉴定细节判定和司法鉴定实践总结。整本书关于农业技术司法鉴定的研究非常全面,值得参考。
  农业技术司法鉴定,属于一种科学实证活动,它的鉴定过程以及结论可以作为具有法定效率的证据,对于某些需要进行鉴定的农业司法案件,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司法鉴定专论》一书中对农业技术司法鉴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非常具有指向性,从各个角度阐述了农业司法鉴定的存在价值以及意义。
  首先,农业技术司法鉴定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司法实践的需要。中国目前的发展已经高居世界前列,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仍然是以农业为主的,我国大多数劳动人民仍然依靠农业进行生产劳动,获得生活资本。如今现代农业的发展在摆脱低效率劳作、走向高效率生产的基础上越走越稳,但不可避免的是随着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随之而来的是许多农业技术纠纷,需要得到裁定以及鉴定。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民生产技术的提高、农业生产成果的日益增多都使农民目前的维权意识更加强烈。要使农业技术发展得到完善、农民技术纠纷得到妥善处理,农业技术司法鉴定必不可少。同时,农业司法鉴定作为司法实践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农业司法实践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被时常用来作为农业司法鉴定和审判的重要依据,因此农业司法的发展也需要其不断推动。
  其次,农业技术司法鉴定是科研单位开展科技服务的一项新内容。对于科研单位来说,研发出更适合不同地区的农业种植材料、种植方案一直以来都是他们最主要的工作任务,但对于不断发展的农业生产活动来说,仅仅是提供基础的技术支持并不能够满足生产者在生产活动中面临的需求。面对逐渐多样化、先进化的生产活动,为其提供技术司法鉴定是非常有必要的。从2010年开始,我国便制定了农业科研单位为农民提供技术司法鉴定服务的指示,指明科研部门不仅要负责研发而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手段,更要对农民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纠纷提供一定的法律支持,在日常生产活动中也要对农业劳动者进行法律常识宣传,以保证其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
  除此之外,书中对农业技术司法鉴定活动所必须坚持的原则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并解释了其中的缘由。农业技术司法鉴定必须坚持6种制度、8项原则。6种制度分别指的是司法鉴定管理的统一制度、司法鉴定人员资格证书规定制度、司法鉴定机构及人员执业证书查询制度、司法鉴定过程中的回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以及标准化、规范化制度。所谓8项原则分别是公开性原则、公正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监督性原则、中立性原则以及技术性原则。这些制度与原则对农业技术司法鉴定活动进行约束,使我国的农业技术司法鉴定更加客观、更加权威以及公正。
  农业技术司法鉴定针对的对象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好好梳理。农业技术司法鉴定所裁定的是与农业技术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纠纷事件,所面对的对象则是存在农业技术司法鉴定问题的机构或者个人,它所解决的不光是农业技术中存在的科学实证问题,还牵扯到司法问题,因此具有一定的双面性。也正因为这一点,农业技术司法鉴定一般对技术的要求比起普通的农业技术鉴定更严格一些,与法律的接触也更密切一些。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司法鉴定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农作物的种子质量鉴定。种子的真伪、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后续的生产活动,因此对种子质量进行鉴定是农业鉴定一项基础性内容。二是农作物的施肥材料以及施肥手段鉴定。化肥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农作物的最终产量与质量,而目前市面上针对农作物化肥的不法制造行为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众多难以辨别的假化肥,这需要更精确的农业司法鉴定手段予以鉴别。三是农药质量的司法鉴定。农药的真伪以及有效程度都应当得到判定以及划分,方便农民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选取。四是动物饲料以及农艺栽培技术的鉴定。用来确定饲料的价值和农业栽培手段是否合理。五是农业灾害以及其他意外情况的影响鉴定。以期能够最大程度地确定意外给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损失,方便制定补救方案。
  农业技术司法鉴定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综合性。农业司法鉴定的综合性是由农业生产的综合性所决定的,农业生产不仅由当地的生产气候、土壤以及环境决定,还受到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生产活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其中某一种因素的变化必然导致其他因素也产生相应的变化。在种植型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农作物的产量以及质量不仅受种子质量决定,还与栽培管理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影响种植业作物生产质量的两大重要因素;在养殖型的生态系統中,养殖动物的质量与先天的品种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在牲畜生养阶段,机构的饲养技术以及防疫措施也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水产型的农业生产系统中,水产动物的养殖受影响的最大因素便是生活环境也就是水质的好坏,水质的及时鉴定决定着水产动物的存活率。因此,不同的生态养殖系统有不同的鉴定重点,这便决定了农业技术司法鉴定的综合性。第二,农业技术司法鉴定一般具有群体性。一般来说,涉及农业技术司法鉴定的案件常常涉及较多人数,例如肥料造假、农药造假、种子造假等恶性事件,往往不是能够由一个人完成的犯罪事件,而是某个机构或者团伙合力的结果,因此这也就决定了农业技术司法鉴定案件的群体性特征。群体性特征使农业技术司法鉴定具有一定的难度,面临多人犯罪事件,鉴定人员在进行证据搜集以及确定时要充分保证自身的安全,更要细心、耐心,否则容易演发恶性的群体事件。第三,农业技术司法鉴定具有时效性。农业技术司法鉴定的取证与调查时间受到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一般来说有很强的时间限制。农作物生长的周期有长有短,因此这也就要求农业技术司法鉴定人员抓住时机进行调查,这才能够取得良好且真实的调查效果,不至于耽搁事宜。即使在关键时期没有做好证据收集以及调查,也应当对现有的证据进行妥善保全,为之后的司法裁定做好准备。   书中对农业技术司法鉴定常用的方法也作了详尽的说明,方便读者了解。农业司法鉴定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农业纠纷事件做出权威认证,并加以裁判。目前我国常见的农业技术司法鉴定方法包括以下几种:一是认定同一性的方法。同一认定适用于解决研究课题客体是否同一的问题。所谓同一鉴定指的是司法调查人员根据按照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来对某一客体进行检验,发现其是否能够保持一种不变的特性,如果可以,便认为这个客体与自身有一定的同一性。二是认定种类(属)的方法。指的是专业人员根据自身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对客体的表现进行划分以及定性,从而将其归属为某一种类的一种方法。划定客体的种类能够为之后的农作物特性研究奠定好基础。三是因果认定方法。因果认定的过程大多运用的是实验手法,鉴定人员在科学情况下设定一些检验手段,探究引起某种现象的环境原因以及其他因素。从而总结出某一类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果鉴定是农业司法鉴定中最主要的一项内容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手法。归类和分析农业现象产生的原因对农业生产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四是事实程度的认定。所谓事实程度认定是指根据统计学中的专业知识例如回归分析法等对因果关系进一步研究,从而总结出隐藏在现象之下的事实,使之成为定律,从而对之后的农业生产活动进行指导。一般来说,事实程度认定多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总的来说,农业司法鉴定活动所采用的方法是多样的、多重的,甚至同一个司法鉴定活动中需要进行多种层面、多种方面的鉴定,不仅包含质量鉴定,还包含一定的生态意识鉴定以及生产技术鉴定。农业生产活动的综合性、复杂性决定了农业技术司法鉴定的多样性。
  《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司法鉴定专论》一书对农业技术司法鉴定活动的产生原因、背景、对象以及特点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书中有详尽的说明讲解。作者逻辑清晰,语言简练,整本书框架结构合理,既不失可读性,又具有相当强的专业性。作者带领读者们了解了农业技术司法鉴定这项特殊活动的重要意义,也为推动我国目前农业技术司法鉴定活动的过程完善、体系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一本非常有意義的专业性书籍。
  (袁春红,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法学)
  书名: 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司法鉴定专论
  作者: 王
其他文献
四月是华北地区最美的季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处处柳绿花红。似乎就是一夜之间,朋友圈里有多个朋友分享同一个视频,视频节选自央视4月6日播出的大型诗词音乐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舞台上,一个清俊文雅的男子仿佛自时光深处走来,他开口唱《关雎》,温润轻快。一群来自不同国家、身着各式民族服装的外国留学生随着乐曲的节拍上场,一同欢乐唱和,他们青春洋溢,轻松自然,瞬间点燃了现场的热情,给所有人都带来了一份不小
农村体育是我国社会体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高广大农民身体健康水平及精神文明素养,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一条重要途径。与此同时,農村体育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关乎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在建设新农村的新时期,农村体育发展问题,不仅是人们长期以来广泛关注的话题,还是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新农村进程中亟待深入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新农村建设下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除了要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还要注重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农村体育的发展也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民的体育意识,对于改善农村体育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另外,加强农村体育的发展,对于提高我国农民的精神面貌,加强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明显的作用。《新农村体育指导》一书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活动相结合,从普及体育知识的角度出发,对农村体育的相关政策和健身方法
巡山  雨后,天空被预言放纵  鸟鸣啄破高处的蓝  一万座大山便安卧于寂静之中  触摸高处  一群野鸽划过指尖  所有的雨水回到天空  等待下一次风的指令  某一个高处  我在风的指令中看过折叠起的大山  它们打算去哪里?  山风在此一脚踏空  深陷大山的秘密  一群惊飞的野鸽衔着风的指令  送回高处的安全地带  我假装路过  看得见它们的话语动机  预言的前面  本来就是一场雨水  我和所有的大
刘建东,生于1967年12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坛“河北四侠”之一。198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鲁迅文学院第十四期高研班学员。1995年起在《人民文学》《收获》等发表小说。著有长篇小说《全家福》《女人嗅》《一座塔》,小说集《情感的刀锋》《午夜狂奔》《我们的爱》《射击》《羞耻之乡》《黑眼睛》《丹麦奶糖》等。曾获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孙犁文学奖、
《园林美学》一书是可用于园林专业哲学与美学课程教学的指导教材,该书理论严谨,知识系统且全面,既能够有效促进农林院校园林专业学生在园林审美知识与能力上的学习,也能够为建筑、园林等部门的技术人员提供专业性的借鉴与参考。从内容上来说,该书知识点丰富,对园林美学理论中的概念、发展、类型、风格、流派、形式美、形态美等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为学生在园林美学方面的实践打下了较为扎实的艺术审美基础。与此同时,在园林
深秋的后洼多么安静  深秋的后洼多么安静  小巷里跑过几个放学的孩子  拐过街角,把笑声甩在身后  留给一群飞向田野的鸽子  多么好,后洼的新一代  像花朵开在清爽的风里  我不知道该不该告诉他们  昨天的枪声和亲人的呐喊  老枣树上悬挂的悲壮的往事  深秋的后洼多么安静  老槐树在阳光下静静地回忆  几只麻雀在树枝间交谈  几片落叶是它们藏不住的秘密  走近你,后洼的守护神  年轮里深藏五百多个
树与鸟,不过树与鸟,不该有分别,但却有分别。树的层次与鸟的层次,应该跟人的层次一样繁复。从外表来看,人并不复杂,不过外五体,内五脏,脸上复杂些,也不过五官七窍。但细看则复杂了,复杂到不可说。单就一张脸,谁能说得清有多少样式!为什么人脸各各不同?是因为人心不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应该反过来说:人面不同,各如其心。  心决定了面容,也决定了事情。世界是事情的展现,当然也就是心灵的展现。  
肖杰,河南洛阳人,1933年出生。1948年参加工作,1952年入伍,在部队搞文艺创作,1958年转业到河北省群艺馆,任《俱乐部》杂志编辑室主任,1970年参加海河创作组,1972年到河北文艺组,曾任《河北文艺》编辑、副主编、主编。创作大型歌剧《园林好》、小歌剧《婆媳俩》《搬石头》等,创作歌词《李双双小唱》《说嫂嫂》《大队人马哪里来》等。离休后参与编撰“河北民间文学三套集成”。  在《当代人》杂志
《长城文论丛刊》主编刘向东约我写《梅洁论》。于是,我从2018年1月开始阅读梅洁700万言的作品,到4月18日完成初稿(2.6万字),历时4个月。这是我写一篇文章用时最长、字数最多的一次。  梅洁的作品有诗歌集、散文集(多卷)和报告文学集(多卷)。由于多年来我更多关注的是小说,对于散文、报告文学、诗歌读得相对较少(包括梅洁的作品)。现在要写《梅洁论》,就必须阅读她的全部作品,而且要认真阅读,还要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