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yder希望理论结合情绪释放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来源 :临床医学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g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Snyder希望理论结合情绪释放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8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1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Snyder希望理论结合情绪释放法干预,比较两组的自我效能感、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希望水平HHI评分、自我效能感GSE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nyder希望理论结合情绪释放法有利于提升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感,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肝素钠封管液在乳腺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封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分别使用高、中、低浓度的肝素钠封管液(125 U/mL、100 U/mL及50 U/mL)封管,比较三组的导管留置时间、堵管发生率、凝血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A组与B组的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C组,堵管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与B组的导管留置时间及堵管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A组的PT、TT、APTT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与C组之间无显著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联合全程健康教育对慢性心衰(CHF)患者自我效能、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1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心理行为干预+全程健康教育)与对照组(传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遵医行为、自我效能和生命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遵医率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MLHFQ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联合全程健康教育可提高CHF患者的遵医行为及自我效能,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