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进课堂的有益尝试与思考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mail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剧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泛流行的最大剧种。民国以来,它又逐步走向世界,外国人把京剧叫Peking Opera(北京歌剧),京剧这种表演形式受到中外艺术界的广泛认可。然而,随着流行音乐以及其他风格形式音乐的出现,人们对京剧的关注已越来越少,京剧目前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有益的尝试。
  一、京剧进课堂是新生事物,有其发展的必然性
  要认识京剧进课堂的现实意义,还需从京剧的发展说起。京剧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成熟时期
  1860年到1917年左右,是京剧的成熟的时期。在剧目方面,从徽、汉、梆、昆等继承下来的传统剧目,经过演出实践不断加工、锤炼,更趋精练;在舞台表演艺术方面,也更为细腻、精致,色彩浓郁。原来地方色彩已逐渐融会升华,成为京剧自身的艺术特色。
  2、高峰时期
  从1917年到1937年,是京剧艺术出现高峰的时期。剧目方面,传统戏不断加工、翻新,同时大量涌现新创剧目。题材范围扩大了,表现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思想的剧目增多了。这一时期,出现了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四小名旦。形成了许多有鲜明艺术特色的流派。京剧舞台更是达到了艺术高峰。
  3、提高阶段
  上个世纪 20年代以来,上海京剧舞台上出现了大量连台本戏,许多优秀女演员先后脱颖而出,艺术上相当成熟,且能独立挑班。这一时期,在人才培养方面受到较多重视,并采取了新的措施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改革,除基本功外,兼重文化课程,并授以音乐及其他艺术知识。这种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虽然还处于摸索阶段,但对提高新一代演员的艺术修养却收到了一定效果。
  二、京剧进课堂对孩子们的影响力
  首先,京剧中咬字的特点是字正腔圆。虽然有极少部分带有一定的地方色彩,比如,安徽等地口音特点,但大部分是以现在普通话发音为标准,易于推广和促进学生的普通话发音。
  其次,京剧高亢明亮的唱腔特点,有利于学生声音的发挥。同时,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积极的作用。音乐是感悟的艺术,他可以深刻强烈地作用于人的意识,有效地发挥德育作用。京剧凝聚了儒家精华思想,如忠孝仁义、爱国主义、家庭伦理等,对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大有裨益。
  三、京剧进课堂的现实意义
  教育部在2008年2月25日出台了关于“京剧进课堂”的文件,并决定从2008年3月到2009年7月,在北京、上海、甘肃等10个省市区各选20所中小学进行试点。我校是第一批试点学校之一。这一政策的出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京剧进课堂”的当务之急是要以积极投入的态度,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法国《欧洲时报》发表评论说,中小学生学唱一两段京剧貌似“儿戏”,却提出了一个中国崛起之路上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就是缺失传统文化的崛起,不是真正的崛起,而文化的复兴才是崛起之路上最本质的力量。近年来许多在国外深造的留学生,每到假期回国,都四处求教,急切地想要学习京剧或者中国乐器,其中不乏考入哈佛、剑桥等名校的学生。 可是,如果非要等去了国外,才意识到民族文化的珍贵,这终究是一种遗憾。要弥补这种遗憾,“京剧进课堂”仅仅是一个开始,是一系列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宏伟工程的开始。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大师梅兰芳之子梅葆玖支持京剧向全国中小学生普及。梅葆玖认为,中国大地上许多地方剧种也是瑰宝,川剧、秦腔、粤剧都很好,他建议以“京剧为主、地方戏为辅”的方式开设戏曲课,向全国中小学推广。虽然,对于京剧进课堂有着不同的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京剧艺术的种子如果在学校这块土壤了生根发芽的话,收获的不仅仅是簇簇鲜花,更多的是累累果实。因此,摒弃驻足不前的观点,不断探究发现京剧艺术在中学课堂中的教学方法与价值尤为重要。
  四、京剧进课堂是新生事物,有其发展的曲折性
  1、重视程度不够。
  在我国,素质教育推行了多年,但很多学校还是只盯着高考“指挥棒”,围绕升学开设课程。相比之下,单纯从学生兴趣出发,为其提供受教育机会的学校则属于少数。
  2、普及程度不够。
  目前的音乐课本中也有关于京剧的欣赏课,但是在真正的教学中往往被忽视,在我看来,这些被忽视的东西往往在教学中更具突破性。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更有必要对这些音乐教育中增加的新内容来进行研究和探讨。
  3、师资力量不够。
  从目前的师资力量看,大多数中小学音乐教师都毕业于音乐院校,学习京剧艺术的机会和时间都很有限。
  一位哲人说得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京剧是国粹,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发扬和传承这一中华民族艺术瑰宝。虽然,在推广“京剧进课堂”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主、客观方面的困难,但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勇敢地承担起这份责任,完成好这个光荣和神圣的历史使命。
其他文献
为应对高考,老师们都常思考:高中政治学科采用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能把高考考试大纲、社会热点、解题技巧“颗粒归仓”,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做法。本文向政治教师介绍一种独特的复习方法,即“专题教学法”。所谓“专题式教学法”就是指围绕某个理论知识、社会热点、考试题型、考试心理等进行专题教学。这种复习方法由于跨章节、跨教材,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比较宽广,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一、理论知识专题教学  
期刊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
期刊
开展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实现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学的需要,是建立现代素质教学模式的需要。    一、转变观念是前提    “填压式”教学教师包揽一切,只教给应试知识与应试技巧,忽略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学法指导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种效应。  1、相容效应。“教育对象只有先接受你这个人,才能接受你的观点。”心理相容是
期刊
当今世界,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是一个人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采取课堂合作学习法能使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的方法,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提高学习效率。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得出一些好的做法,现总结如下以供同仁们参考。    一、如何有效开展合作教学    1、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在合作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教师应发扬民主,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中积极鼓励学生
期刊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下面仅就课堂教学谈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实例、现象设计物理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中有许多既来源于生活又可以用探究出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的实例。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外的物理实例,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物
期刊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学习上的多次成功,对于未成年的孩子,其积极意义和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反复成功可以促使学生产生一种内驱力——渴求学习。可以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情感支配下,主动内化成新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学生获得知识的探索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自主探索的乐趣。学生品尝到自主探索带来的成功甜美时,他会再次产生追求这种情感体验
期刊
数学作为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并处处都体现着数学的价值。同时又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使人的思维更趋合理、科学,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人的终极关怀,这就是数学赋予人的感情与价值。因此,从儿童身心特点出发,唤醒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是数学教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一、联系生活,将学生的生活经历转化为学习情景    从心理学认为,认识事物是一种心理行为。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的认知心
期刊
案例一:田忌赛马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他们商量好,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田忌觉得很扫兴,比赛还没有结束,就垂头丧气地离开赛马场。这时,田忌抬头一看,人群中有个人,原来是自己的好朋友孙膑。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我刚
期刊
数学教学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不仅是对数学工作更高层次要求,也是当前数学素质教育的需要。但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以解题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厌学。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随之而来。新课程改革是优化教学过程,它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
期刊
回顾一下我们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下那些教书育人的日子,真是感慨万千。老师上课填鸭式地教,学生上课被动地听。好在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还是走得那样坚定,开始之时我们都认为教学改革就是去如何改进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旗帜下,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我们的目标。这样我们就在探索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如何更新教学手段,注意的重心都放在那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其实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