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寿亦长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多年前,先哲孔子说“仁者寿”。其实不仅是孔子,我国古代其他的哲人、医家也有这样的论述。比如董仲舒说:“仁人之所以得天下之道,外无贪而清静,心和平则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孙思邈也说:“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径也。”
  祖国医学一直强调情感致病,情志养生。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失调,是很多疾病的根源,如能调理适当,即“修身养性”,可以使身体健康,从而长寿。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很多疾病是由于神经—心理活动,也就是祖国医学所说的情感因素,影响了体内免疫反应,使得体内各种参与免疫反应的球蛋白降低,从而抑制机体对疾病的免疫功能所致。另外,情绪与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的新陈代谢和内分泌等功能也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消极的情绪如愤怒、怨恨、焦虑、忧郁、恐惧、痛苦等,持续时间长,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最终导致某些脏器发生病理改变。
  那么,为什么仁者可以长寿呢?我认为,首先,他们富于爱心。富于爱心的人较多关心别人的利益,他们心中的天平始终不会过于倾向自我,这样,心理的不平衡感会大大少于过于注重自我的人,因而难得生气和抱怨。其次,他们乐于助人。只要别人需要,无论哪方面的,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付出自己的所能,从不图回报。而在他们付出的时候,他们获得的快乐,常常使他们的心境处于一种愉悦之中。第三,行事光明磊落。俗话说:“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有这样生活状态的人,一定是常处在坦然的心境中,没有焦虑、惊恐或者仇恨相伴。第四,欲望淡泊,平静处世。正所谓“外无贪而清静,心和平则不失中正”,用平常心看待世界,自然远离纷争,减少了许多烦恼和忧虑。他们性情温和,容易适应变化。生活中的变化是永远的,温和的性情较固执暴躁、愤世嫉俗的性情更能够适应社会,所以他们很少有低落情绪,即使有,也是很快就调整成为知足的心态。
  不难看出,仁慈善良的人有着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能够使他们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特质。他们快乐积极,正直踏实,温柔恬淡,这些品行上、情志上的优点,正是“养性”希望达到的那种境界,这种境界有助于健康长寿。日本科学家曾分别用爱、感恩、祈祷和仇恨、诅咒、抱怨的情绪分别作用于分装在几个瓶子中的同样水源的水,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情绪作用下水分子冰晶的形态变化。结果发现,受爱、感恩和祈祷情绪作用的水的冰晶形态非常精巧美丽一致,而受仇恨、诅咒、抱怨情绪作用的水的冰晶形态则全是零乱和破碎的。可想而知,我们人体80%是由水组成的,如果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的支配下,健康的恶化不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吗?前不久,美国耶鲁大学对70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凡与人为善、有成人之美者,其死亡率明显降低。无论是显微镜下的研究还是这种大规模人群的调查,其结果都证明了“仁者寿”这个朴素的道理。
  由此看来,人的品行、道德和情志养生是息息相关的,让我们都来努力做一个“仁者”,这于社会和个人健康都是一项双赢的,并且是只赢不输的最好投资。
  (编辑 李 军)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对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应用刺血拔罐配合他克莫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于2018年12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斑块型银屑病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34
在门诊,病人坐下后,医生的第一句话往往会问:您哪儿不舒服?如果病人接着医生的问话简要的讲出自己最主要的症状,就可以使医生很快对病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明白病人得的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是呼吸道的疾病还是消化道的疾病。病人首先叙述的最主要的病情,这在医学上称为“主诉”。  可是,并不是每个病人的开场白都是正确的,有的病人的开场白还很难让人理解。  如“我看感冒”,这种叙述就不是很清楚。因为感冒有发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