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和思考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cws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史料是历史学科研究与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让史料教学贯穿历史教学的全过程,既可以增加历史信息的真实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与学习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料教学;运用
  一、高中历史教学运用史料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史料是历史学科研究与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基本的历史材料,教学只能是空谈。那么,史料教学运用于中学历史课堂究竟能产生怎样的效果呢?其作用又如何呢?
  (一)通过史料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史料创设的特定情境,可以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场景,将学生带入到当时的历史氛围之中,大大缩短学生和真实的历史之间的距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真实历史的认知积极性。
  (二)深化教材,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史料引入高中历史教学,就是希望学生明确历史的结论并不是武断的,也不是强加的,而是以充分的史料为依据的。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形成历史意识。如课本在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影响时只有简短的一句话——“农民收入明显增加”,这不利于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基于此,教师可以补充如下材料:
  湖北省天门县农民彭立诚在1974年、1980年各写了一幅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是: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粮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是:欢度春节。
  通过前后两联的表述,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到“包产到户”使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及广大农民对“包产到户”政策的衷心拥护。
  (三)论从史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历史教学中,教师可提供丰富史料并鼓励学生分析史料。鼓励学生克服传统思维定势的缺陷,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设想新方法,提出新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高中历史教学运用史料的原则
  (一)以课本所选史料为本,做到充分合理利用
  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中,所撷取的史料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设计的,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提供了充分保障。如《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课中,配有一幅毛泽东主席微笑着同尼克松总统交谈的照片,再现了当时中美关系改善时的情景。这微笑,既是新中国外交的胜利,也是老一辈领导人的智慧、更是新中国实力的展示。
  (二)围绕教学目的,精心准备
  教材中现成的史料是史料教学的主体,另外还有大量的课本外史料。教学时,面对大量的史料,教师应该围绕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注意合理取舍。选用那些最具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的材料作为问题素材,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和主动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
  (三)史料要有思考性,突破重、难点
  历史的过去性增加了中学生理解历史的难度,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现有结论,严重制约了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既深化和活化了教材,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以实现重点解决、难点突破。如:
  史料一:……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中美联合公报》(1972.2)
  史料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建交公报》(1978.12)
  中美两个公报在处理两国关系上,抓住了两国关系问题的核心——台湾问题。中国一直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显示了中国外交的智慧,美国也显得很灵活,使中美关系得到了迅速改善。这一时期外交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外交家的智慧。
  (四)堅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史料得出历史结论
  通过以上史料的探究,引导学生得出历史结论:70年代外交成就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的外交智慧,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善于从变化的形势中抓住问题的关键、重心;善于在严峻的挑战中找到问题的症结、根本和突破口;善于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完美结合;外交需要智慧,外交家的智慧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的注意事项
  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并没有在行动上重视史料的作用,或史料运用不得要领,这种教学现状不可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基本素质的提高。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一)广泛搜集史料
  教师是史料教学的引导者,广泛搜集史料是对教师知识储备上的基本要求。史料包罗万象,浩如烟海,历史教师必须注意多渠道搜集、积累和保存史料,建立自己的史料库。
  (二)慎重选用史料
  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增强辨析和选用史料的能力。因为史料只是一种间接性的媒介,运用史料以重建过去所涉及的问题也较为复杂,没有一定的专业水平是不能胜任的。史料有真伪、偏全、粗精之分,教师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只有在史料的真实性得到充分鉴定后,才能选用分析。
  (三)史料补充要适当
  教师还应当顾及学生认知的程度,因材施教,不能无限制地滥用史料,增加学生负担。事实上,史料与历史知识是相互依存的,必须拥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分析处理史料活动才能展开。
  (四)史料运用要分层
  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心理特征、思维发展水平、知识储备程度的不同,所以史料教学应注意层次性和渐进性。低年级的可以重点培养阅读和概括能力,简单的分析综合能力;而高年级学生则要求发展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要以史导论,提升能力
  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促使他们的思维向新情境纵深推进,培养他们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形成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
  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曾经说过:历史学就是史料学。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的特点和优点,它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无限生机,也必将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方向。广大一线历史教师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史料教学意义的认识,学习和掌握史料及史料教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改进史料教学方式,不断拓展史料教学的空间,彰显史料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齐健,赵亚夫.《历史教育价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2]杨志才.《给历史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以及授课模式均有了明显的更新,同时深入贯彻和落实了核心素养这项新课改要求,全面以培育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授课质量。鉴于此,本文主要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措施做出了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进措施  引言  小学时期是学生身体、智力得以良好发育的重要时期,恰当的
期刊
党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设定了脱贫攻坚战役的最终目标,截止到2020年底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贫困地区的人民在真正意义上摆脱贫困,但是如何守住脱贫成果,防止贫困人口再次返贫是扶贫工作后期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金融业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攻坚力量,保险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扶贫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A保险河北分公司的“防贫保”就是其中的典型。A保险河北分公司的扶贫保险是保险精准扶贫的一次模式创新
摘要:体育运动不但有益于增强孩子们的体质,锻炼孩子们的意志毅力,而且也可以起到调节身心,提高学习效率的积极作用。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丰富了我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关键词:体育教学;运动安全  体育作为一项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之一,在每个不同阶段的学校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体育运动的游戏性质让孩子们精神更松弛;性格更开放;接触同龄朋友时,更容易拉近距离。集体项目可以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个人项目可以锻炼孩子的
期刊
幼儿姓名:杜雨萌 幼儿姓名:王柯成  作品名称:《亲亲一家》 作品名称:《美丽的仙鹤》  指导老师:陈萍萍 指导老师:陈萍萍  幼儿姓名:张明峻 幼儿姓名:张智晨  作品名稱:《凉房小卖部》 作品名称:《小猫一家》  指导老师:陈萍萍 指导老师:陈萍萍  幼儿姓名:陈天悦 幼儿姓名:张罗思涵  作品名称:《网红冰屋》 作品名称:《变色龙》  指导老师:陈萍萍 指导老师:陈萍萍  幼儿姓名:郑欣宸
期刊
金庸先生曾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位从真正意义上担当了“国之大任”的一代文豪在不久前离开了人世,为自己传奇般的人生划上了一个震惊天下的句号。然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还有更多的奇才巨星闪耀在华夏的天空之上,照亮了整个民族前行的路。正是在他们的推动与奠基之下,才得以成就今日之中国,才得以形成今日之异彩纷呈的中华文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心向中华,梦在脚下。  今朝,我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国
期刊
幼儿姓名:喻国灿 幼儿姓名:胡灵曦  作品名称:《鹅的一家》作品名稱:《各种各样的水果》  指导老师:杜青华 指导老师:杜青华  幼儿姓名:蒋昕冉 幼儿姓名:相浩煜  作品名称:《仰望》 作品名称:《山羊种萝卜》  指导老师:杜青华 指导老师:杜青华  幼儿姓名:张嘉怡 幼儿姓名:蔡雨萱  作品名称:《春江水暖鸭先知》作品名称:《吃西瓜》  指导老师:杜青华 指导老师:杜青华  幼儿姓名:孙诗睿幼
期刊
柯桥區齐贤中心幼儿园幼儿美术作品展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