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情境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ycong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情景教学与物理教学质量具有密切相关性,其本质在于情境与特定物理意义的结合,引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追求,有利于物理兴趣的激发和思维启动以及记忆强化。
  【关键词】情景教学;和谐;思维;创新
  《物理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直观形象的物理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掌握知识的学习过程,如何使学生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教学情境创设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设计好的情境,学生的求知欲望才强。我们应该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创设和谐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教育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因此,要提高物理教学效果,教师就要注意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和谐的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气氛中学习知识。例如,在讲《密度的应用》时,我发现一位女生在玩一枚戒指。我灵机一动,一边讲课一边来到该生身旁,拿过戒指风趣地说:“你翻来覆去的看这枚戒指,大概是怀疑它不是纯金的吧!今天我们就来鉴别一下。”作为教师,不妨用心去体会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从而真正提升育人的质量。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良好问题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创新动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例如在讲《力的分解》一课时,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取一个质量较大的砝码放在桌面上,要用细线把它提起来,问学生用一根线易断还是两根线易断?学生肯定回答是一根线易断,但实验结果却完全相反。用一根线可将砝码稳稳提起,而用两根同样的细线(故意使两线间有一个较大夹角)提砝码时,细线断开了。为什么两根线的效果反而不如一根线呢?这一问题情境创设在学生大脑里立即产生了撞击,学生的思维被迅速激活起来。只有在课堂上设置了创造质疑和答问的良好气氛,学生标新立异的“出格”的问题与答案才能出现,对于这些问题和答案不论正确与否,都要得到鼓励,只有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创设生活情境,加深学生理解
  物理课程相对枯燥、抽象、深奥难懂。如果能使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则学生接受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如教学《宇宙航行》时,我引导他们观看我国“神州”号飞船的发射、载人航天的壮举、“嫦娥奔月”梦想的实现录像,使他们从生活素材中更加深理解了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以及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既理解了知识,也知道物理知识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在我们的周围处处存在物理知识。
  四、创设实践情境,体验学习魅力
  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动力,实践操作活动符合学生的特点。心理学家认为“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实践操作活动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智能。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实践操作的情境,提供动手实践机会,让所有学生都能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去发现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的魅力。例如学过“超重和失重”后,可指导学生课后去观察失重现象。找一个用过的易拉罐,在靠近底部的侧面打一个洞,用手堵住洞。然后在易拉罐中装满水,移开手指,水就从洞中喷射出来。通过这样的情境,把学生课内学习的热情进一步延伸到课外,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回顾、总结和更深入的认识。
  五、创设交流情境,增强合作意识
  新课程提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努力创设交流合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交往中学会交流、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物理教学中实验较多,为我们提供了平台。在分组实验中,我们教师应合理安排小组成员,尽可能搭配完善,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每个组员都能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与组员交流自己的看法,并敢于大胆尝试新方法和发挥创造性,同时小组成绩共享,使小组成员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使学生享受到更多成功和快乐,并激励他们为取得更大的成功而努力施展自己的才能。
  六、创设评价情境,体验互评的缤纷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自评和互评,对促进学生学会自我反思、提高元认知能力水平十分有益。评价内容不仅仅是学习结果的正误,也包括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否选择得当。当然除了课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创设互评情境,也可在课尾营造反思自评的情境:谈谈自己这节课的收获,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学会,还有什么不了解和怀疑的地方……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反思互评,不仅能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立体型知识网络,且能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有效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总之,通过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和动手实验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学习知识、领会方法、提高能力。情境教学关键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应用,为学生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摆脱消极被动的困境,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让我们一起来探寻“情境创设”的规律,为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努力。
其他文献
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因此,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就更重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一、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曾有国内有关学者做过调查,问卷调查显示,在我国初中生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
实验探究题作为考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在中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实验探究题往往比较灵活,学生比较容易失分,因此实验探究题答得好差,直接关系到科学考试的成败。下面笔者以2008年浙江省各地市的中考实验探究题为例,分析一下中考实验探究题的命题特点:  一、注重对实验知识的考查  实验知识是科学探究的基础,以实验探究题为载体,在探究背景下考查实验知识是近几年中考题当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目前将α-共核蛋白(α-synuclein)异常积聚所参与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病统称为共核蛋白病(synucleinopathy),包括Alzheimer病(AD)、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帕金森病(PD)、多系
牛脑包虫病是对牛危害比较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常出现地区性的规模化流行,严重制约养牛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本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等进行了分析,总结了
鸭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多种临床表现的急性或慢性疾病,主要为关节炎、脐炎、腹膜炎以及皮肤疾患,有时会造成死亡,给养殖户造成损失。为了帮助广大养殖户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