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派的思想近代化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20425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办洋务的官员主张引进西学、办工厂、设学堂、派人留学、培养技术和军事人才,思想觀念从封闭转向开放,从轻视“512艺”转向讲求“工艺”,从耻言利转向谋求利等,这种思想观念的近代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应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
  
  一、“夷夏之防”和传统技艺观的突破
  
  传统技艺观把儒学视为“本”,把艺事看做“末”,鄙视技艺,指为“奇技淫巧”,这是通向近代化大门的两道严重思想障碍。其突破的重要特征是从不可以师夷,到必须师夷。这种转变,由时局的变化使然。 该观念的突破,是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引进的前提,有开通风气、启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二、对西学的推崇和引进
  
  洋务派把用西学、造机器看成是自强的重要办法,对西学不仅推崇,还极力引进。对西学的引进,洋务官员通过三种渠道:1,聘洋教习教西学。2,选派留学生赴英、美、法、德等国学西学。3,翻译传播西学。
  
  三、引进机器制造技术思想
  
  机器制造是近代西方生产力的重要标志。近代中国机器制造技术的引进是由洋务官员开端的。洋务官员对机器制造技术有如下几点主要认识:1,认识到“机器制作”是西洋“长技”,要学过来。2,认识到西洋机器妙在借水火之力以省人物之劳费,工作效率比手工高。3,认为“制造本原”是“抉其秘”、“学其学”。4,认为对制造技术要精益求精。
  以上认识,体现洋务官员对机器制造技术的重视和引进这种技术的热切心情。虽不免肤浅,但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仍具有启蒙意义和开导作用。
  
  四、其他几种观念的近代化
  
  除上述外,洋务官员在人才观念、经济观念和军事观念等方面均有近代化的表现。在军事观念上,首先是武器装备观念更新;其次,采用西法操练军队;又次,通过新式学堂培养新一代将才;再次,海防观念的近代化:建设近代海军、修筑新式炮台。
  
  五、作用、地位和局限
  
  洋务官员思想近代化的重要特征是突破传统的“夷夏之防”和技艺观,接纳西学,引进机器制造技术,改变原有陈旧观念。这种“创始之举”、“古来未有之事”,在“故习之难除”的当时,对开启风气、启蒙思想、传播近代科学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此其一;近代机器制造技术的引进是由洋务官员开端的,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了某些基础,使资本主义应运而生,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此其二;专门人才被重视,使他们的专长得以发挥,对社会做出了贡献,此其三;由于西学的引进及其与人才培养的结合,改变了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造就了一批专门人才,为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发展,为国防、经济的近代化做出了一定贡献,此其四。
  总之,洋务官员的思想近代化是适应时局变化需要、基本符合时代要求的。当然,洋务官员的思想近代化也有局限。如,思想中缺乏政治近代化;技艺观及人才观、经济观都有局限;没有实行兵制改革。尽管如此,洋务官员的思想近代化仍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可忽视的思想变化。由于他们的官员地位,他们的思想不仅仅停留在舆论上,更重要的是奏请朝廷准许、付之实行。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和推进,有洋务官员的一份功劳。
其他文献
农村学生相对城市学生接触英语时间较晚,进入初一才开始接触英语,那时学生对英语有好奇感,学习兴趣较浓厚,所以当时学生学习英语还处于主动地位。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教师就会发现许多学生一直处于一味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的被动学习之中,而把自主学习的潜能淹没了。如果教师不给这些学生及时、科学地引导,他们的英语学习将处于被动状态,甚至影响到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外语主动学习的理论告诉我们:外语教学过程要在
目前,我们学校有的领导及老师对考试存在着一些不太正确的看法和做法:1,把当年考入高中(特别是重点高中)的人数视为学校办得好坏的唯一标准。2,把学生每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的好坏作为录用教师的唯一依据。3,把学生班级期末考试成绩的名次作为教师受奖的唯一条件。   正由于以上那些不正确的看法和做法,使得我们有些老师及学生在考试中出了一些不该出现的事情。在考试中作弊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得考试完全失去了原本的
[摘要]2006年3月底,胡锦涛主席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中强调,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少学生的诚信道德不容乐观。本文以新课标为指导,结合经济常识教学,分析诚信无痕化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它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从而实现知、情、形三位一体的目标。  [关键词]诚信教育经济常识无痕化渗透    一、诚信无痕化教育的必要性    诚信,即“诚实守信”,它是中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形成经常比问题的解决更重要;问题的解决可能只是涉及数学或实验技能,但提出新问题、新可能性,或从新角度来关注旧问题,则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常常标示着真正的科学进步。”这说明了创造性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什么才算是“创造性”?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可这样理解:创造性的观念或产品必须对于生产者个体而言是独创的或新颖的。  学生在学语文时,多数只考虑掌握知识和解题技巧,极少去考虑发现新问题。其
思想政治课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过程中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把握好新课程改革的机遇,在“立足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下,与时俱进,转化政治教学,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教学目标放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提高上。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教
班主任工作是职业学校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中学时代是一个人一生中精力最旺盛、思想最活跃的阶段,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危险年龄”。当今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越来越难以控制,这就进一步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的难度,但同时也更凸显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以下就我个人人的体会和思考,提出有利于更好地完成班主任工作的几种方法。    一、自觉为人师表,以个人魅力为学生树立榜样形象    
衡量一位语文教师是不是好教师,主要是看他的学生是否热爱母语。作为一个汉语教师是否称职,要看其学生是不是热爱汉语。不仅是语文教师,各科的教师都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热爱母语的教育。因为一个学生的语言学得好,即使他现在某些功课有问题,但将来也肯定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一、语文教育的灵魂——文化浸染——精神教育      语文,天生就有着文化的使命、文化的灵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要特别强调
[设计思想]    采用案例一设疑一探究一建构的学习模式,采用引人入胜的案例和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为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掌握案例剖析的地理学习方法,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学目标]    1、理解地形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走向的影响。  2、通过地理调查和案例的剖析,提高
情感教育是教育者一定的教育要求,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和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强烈自我追求的心理倾向,产生新的情感,并把这种追求转化为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自发地参与教学。   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情动人,以趣激情,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尤为重要。那么,课堂上怎样激起学生内心的浪花,拨动学生的“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古诗文的教学需要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转变思维,更新观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让古诗文的教學更为科学、生动,更具诗意与活力。下面谈谈我进行古诗文教学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诗境,激发兴趣      诗歌教学的前提是学生兴趣浓厚,师生迅速进入诗歌境界,这样才能领略诗歌的美,才能与作者共鸣。因此,诗歌教学的第一步,应努力创设诗境,激发学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