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这一过程交融着师生的互动、合作、创新与进步。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教师在发挥教学活动中自身主导作用的同时,要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就必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新型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享受体育的快乐,体验到学习中的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时得到教师与同伴的激励、感化、鼓舞、指导。在体育教学中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应该体现在学生与教师在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和感受到自主的尊严,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比如我在教学中开设了“游戏量贩”,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可供选择的练习条件,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选择游戏内容。这样做改变了以往低年级教学中一切由教师带着学生活动的做法,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并且有多一点自主的选择,多一点独立的思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发挥。同时我还以指导者、服务者的身份巡回在学生中间,一旦发现学生需要,就及时提供帮助。虽然学生是未成年人,但他们同样是独立的、有潜力的、有人格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教师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可见,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在教学中形成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运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在发挥指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站立式起跑是一种非常单调、枯燥的项目。在最初跑步的教学中,我也总是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先示范讲解,然后全体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整堂课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为了改变这种枯燥方法,我采用以模仿小动物跑步为主题、小动物跑步比赛为游戏的教学法。本次课结束后,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很深的体会。分组教学的方法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式教学方法,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也避免了少数学生厌学当观众的现象。利用团队的力量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加深了学生间的友谊,提高了学习效果。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教学的最佳状态。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把他们的学习成果及时地反馈给他们,同时要及时点拨和鼓励,甚至善意批评,这些都将激励他们,强化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享受到和谐氛围下体育学习的乐趣。教学方法的改变是教育观念改变的具体体现,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关键。
三、要关爱每一位学生,以情动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体育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
在教学中要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必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流,比如在一节前投沙包教学中我这样讲道:“孩子们,今天我们要上‘战场’了,战场上有很多武器。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武器’?”学生一听,个个都很兴奋,都想看看老师手里的武器。这时我又说:“只不过今天我们投‘弹’方式有点特别。”这下强烈的好奇心可把学生吸引住了。“怎样投呢?”我说,“我们‘装弹药’‘举炮弹’‘发射’,看谁能投得高,投得远,谁就是这节课的英雄。”听了我的讲述,学生个个欲试,谁也不甘落后。
只要在教学中多些微笑,多些表扬,表现出教师爱的真情,就会克服过去学生怕体育老师是因为体育老师“凶”的现象,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和教育学生。只要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相互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一定会在师生的心灵深处碰撞出和谐而愉快的火花,建立起一种长久而和谐的体育情感,只有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之下,学生才能够自觉而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才能够激起学生自觉学习、乐于学习的愿望,从而达到使他们热爱体育、追求体育目标、全面健身发展的目的。
四、建立合理、公平的评价机制
体育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但评价机制的滞后和操作性问题使体育的评价对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大部分学生因为对评价机制不满而对教师产生误解,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从而失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考核评价应坚持多元标准,通过评价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评价中教师不能把评价看成是简单的分等排序,而应该在评价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标,把评价的重点放在纵向评价上,强调个体学生的进步与现在作比较,我认为有时为了呵护童心,建立自信,降低标准,冲破限制有何不可?同时还可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纳入到评价中,虽然学生的相互评价不够准确,但也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也表现了他们的评价水平和他们之间的情感等诸多因素,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一种必要手段。多元、合理、公平、公开的评价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变对学生的“优劣”的评价标准,对培养学生健康而向上的人格,体验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信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人有“亲其师,信其道”的名言,它深刻而精辟地点明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一、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应该体现在学生与教师在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和感受到自主的尊严,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比如我在教学中开设了“游戏量贩”,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可供选择的练习条件,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选择游戏内容。这样做改变了以往低年级教学中一切由教师带着学生活动的做法,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并且有多一点自主的选择,多一点独立的思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发挥。同时我还以指导者、服务者的身份巡回在学生中间,一旦发现学生需要,就及时提供帮助。虽然学生是未成年人,但他们同样是独立的、有潜力的、有人格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教师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可见,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在教学中形成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运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在发挥指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站立式起跑是一种非常单调、枯燥的项目。在最初跑步的教学中,我也总是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先示范讲解,然后全体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整堂课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为了改变这种枯燥方法,我采用以模仿小动物跑步为主题、小动物跑步比赛为游戏的教学法。本次课结束后,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很深的体会。分组教学的方法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式教学方法,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也避免了少数学生厌学当观众的现象。利用团队的力量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加深了学生间的友谊,提高了学习效果。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教学的最佳状态。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把他们的学习成果及时地反馈给他们,同时要及时点拨和鼓励,甚至善意批评,这些都将激励他们,强化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享受到和谐氛围下体育学习的乐趣。教学方法的改变是教育观念改变的具体体现,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关键。
三、要关爱每一位学生,以情动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体育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
在教学中要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必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流,比如在一节前投沙包教学中我这样讲道:“孩子们,今天我们要上‘战场’了,战场上有很多武器。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武器’?”学生一听,个个都很兴奋,都想看看老师手里的武器。这时我又说:“只不过今天我们投‘弹’方式有点特别。”这下强烈的好奇心可把学生吸引住了。“怎样投呢?”我说,“我们‘装弹药’‘举炮弹’‘发射’,看谁能投得高,投得远,谁就是这节课的英雄。”听了我的讲述,学生个个欲试,谁也不甘落后。
只要在教学中多些微笑,多些表扬,表现出教师爱的真情,就会克服过去学生怕体育老师是因为体育老师“凶”的现象,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和教育学生。只要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相互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一定会在师生的心灵深处碰撞出和谐而愉快的火花,建立起一种长久而和谐的体育情感,只有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之下,学生才能够自觉而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才能够激起学生自觉学习、乐于学习的愿望,从而达到使他们热爱体育、追求体育目标、全面健身发展的目的。
四、建立合理、公平的评价机制
体育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但评价机制的滞后和操作性问题使体育的评价对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大部分学生因为对评价机制不满而对教师产生误解,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从而失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考核评价应坚持多元标准,通过评价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评价中教师不能把评价看成是简单的分等排序,而应该在评价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标,把评价的重点放在纵向评价上,强调个体学生的进步与现在作比较,我认为有时为了呵护童心,建立自信,降低标准,冲破限制有何不可?同时还可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纳入到评价中,虽然学生的相互评价不够准确,但也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也表现了他们的评价水平和他们之间的情感等诸多因素,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一种必要手段。多元、合理、公平、公开的评价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变对学生的“优劣”的评价标准,对培养学生健康而向上的人格,体验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信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人有“亲其师,信其道”的名言,它深刻而精辟地点明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