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孙诵诗朗朗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pei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一首《春日偶成》刚刚吟罢,一首《绝句》又以稚嫩的童音在客厅里回荡起来……这是我家诵诗擂台赛比赛的一个场景。
  退休在家,我订了很多报刊,其中有一份是辅导小孙子用的《语文报》,那上面每期都登有很多古诗。联想到以前报上说现在的孩子都不爱读古诗,导致国学知识的贫乏,我便想出了一个招法:每周和小孙子举办一次家庭诵诗擂台赛,使孩子在比赛中多读古诗、多背古诗,接受国学的熏陶。我的想法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家人的一致赞成,尤其是小孙子,参赛热情更高,当晚便抱出了一堆报纸,开始摘抄、背诵古诗,并且跟我约定:比赛获胜者,将得到一个鸡腿汉堡或一次全身按摩。
  我和小孙子各自铆足了劲儿备赛。第一周比赛时,我背诵的是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四首古诗:杨巨源的《城东春早》、杨万里的《初夏睡起》、杜牧的《秋夕》和张耒的《寒夜》。小孙子背诵的是高翥的《清明》、张耒的《夏日》、杜甫的《秋兴》和刘克庄的《冬景》。我俩算是棋逢对手,不分伯仲。家人最后评定:本次擂台赛,我和小孙子并列第一!
  第二周开擂时,我提出只背诵南宋诗人陆游的诗。这下可把小孙子难住了,他搜肠刮肚才想起一首《示儿》来,而我却诵出了“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5首诗。小孙子明显不敌,乖乖认输了。于是,我躺在沙发上,舒舒服服地享受了一次全身按摩!小孙子边按摩边“叫号”:“爷爷,下周咱俩赛李白的诗,看谁背得多!”
  李白的诗作车载斗量,难道我还怕个小学生?待开擂时我才知道上当了,小家伙跟我玩起了“诡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开赛前,他居然当众宣布:“考虑到李白的诗作很多,所以,今天这场比赛,我和爷爷就不背李白的诗了,改背钱起的诗!”说着,他抢先背诵了钱起的诗:“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而且一张嘴就连背了6首!我冥思苦想,只记起了一首《逢侠者》。结果,这场比赛我输了,给小孙子买了一个香喷喷、热乎乎的鸡腿汉堡。
  就这样,我家的诵诗擂台赛每周都开赛一次,我和小孙子谁也不肯服输,忽而他赢,忽而我赢。赛来赛去我发现:小孙子倒背如流的古诗竟达到了二百多首,是同龄孩子古诗掌握量的近十倍!作文也越写越漂亮,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语文成绩也跃居全班的排头。我不但实现了“老有所学”,还收到了健身的意外效果——通过背诵和朗读,促进了肺部的呼吸,使过去的胸闷现象不见了,思维也越来越清晰!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家庭诵诗擂台赛,既博学、增识,又添趣、健身,如此一举数得的好事,我怎能让它夭折呢?我决定:誓将家庭诵诗擂台赛进行到底!
  (责编:辛娅)
其他文献
这个五代同堂的大家庭,十多口人同住一个屋檐下,吃着“大锅饭”,所有生活开支“公款报销”,他们有活一起干,有饭一起吃,有钱平均分,过着“共产主义”式的生活。  大家族和睦的集体生活  从浙江临海一户钱姓人家飘出苍老的歌声,歌声停止后,响起了一阵掌声,众人起哄:好!好!老太爷再来一首!  “老太爷”叫钱绍文,今年正月十四是他和老伴王菊妹的金婚纪念日。他呵呵地笑,两只眼睛成了“缝眼”,幸福抚摸着他脸上每
日前,“老年法”草案“出炉”,强调给予老人更多精神关怀,以后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老年人可以诉诸法律。此举引发各方人士的热议:    支持派:责无旁贷  香港资深媒体人何亮亮:如果说老年人在经济方面生活有困难,相应地会有地方上的照顾,有小区的照顾,但是对于老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精神上的慰藉,就是子女能够经常陪着自己,来看看自己。这样一种要求绝对不过分,但是现在确实有一些子女就是不能经常回家,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