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灭螺药物吡螺脲对四川山丘型钉螺室内浸杀试验效果观察

来源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ltuk70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解新型灭螺药吡螺脲对四川山丘型钉螺灭螺效果,进行了室内浸杀试验效果观察。方法配制浓度为4、2、1、0.5、0.25 mg/L吡螺脲药液10 L(以有效浓度计),每组浸入钉螺90只,于24 h、48 h、72 h时观察记录钉螺死亡情况,同时设2 mg/L氯硝柳胺对照组和去氯水空白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吡螺脲组钉螺死亡率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组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χ~2=50.61,P<0.05),其中吡螺脲(4 mg/L)组与氯硝柳胺(2 mg/L)组死亡率相同达100%;吡螺脲组24 h、48 h、72 h平均死亡率分别为62.00%、88.67%和91.33%。结论吡螺脲4 mg/L时,杀螺效果达到国家《农药登记用杀钉螺剂药效试验方法和评价》中所规定室内药效评价指标,其它吡螺脲组也有杀螺效果,且随剂量增加作用时间越长杀螺效果越好。
其他文献
企业在其运营过程中,既有机遇,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法律风险贯穿始终。因此,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利益最大化,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认识并重视法律风险防范,而
与传统制备纳米颗粒的方法(如沉淀法,水热法,溶剂热法和溶胶-凝胶法)相比,细乳液聚合具备操作简单,绿色环保,粒径可控,操作性强等优点被广泛研究。其独特的液滴成核机理能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