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绿色出行的N种打开方式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ksta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交优先”正是成都的城市交通发展思路
  在成都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工作的郑莹莹,家和公司的距离并不算远,但早晚高峰的路况常令开车上下班的她苦不堪言。而自从几个月前共享单车进入成都后,她就改为骑自行车上班,不再受堵车影响,全程只需十几分钟。
  “单位楼下的汽车停车位,现在已经没有几辆车了,有些反而成了共享单车停放点。”郑莹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现在的成都街头,越来越多的人骑着共享单车出行,成了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2017年4月17日,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阿里云等机构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机动车保有量高居全国第二的成都市在一季度交通拥堵环比下降4%,拥堵度名列全国第31位。
  这个数据背后,是成都人出行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打造绿色交通体系,倡导共享绿色出行”,这也是中共成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为科学治堵开出的一剂良方。
  共享成为时尚
  上述报告的单车篇中显示,成都以7.01小时的共享单车骑行时长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
  “成都的地形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自行车的骑行,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群众的高接受度,共享单车的发展自然非常迅速。”小蓝单车运营经理胥凡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成都是小蓝单车在全国投放的第三个城市,短短几个月,用户数已达146万。
  根据成都市交委向本刊记者提供的资料,目前,成都市共有5家共享单车企业,截至2017年4月底,全市共享单车投放总量已达65万辆,注册用户总数超过1000万,近期单车日均使用频率约为6次,日均有超过350万人次使用这一出行方式(已超过地铁216万乘次/日)。
  在城市交通中,共享单车能有效解决出行最后1公里的问题,减少大家对机动车出行的过度依赖,更能有效减少碳排放。
  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CEO王晓峰给出的一组数据颇能说明问题:“截至2017年5月1日,摩拜单车在成都正式上线167天,期间成都人累积骑行次数达5000万次,骑行总距离约4亿公里,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来回560次。由此带来的环保意义是,骑行累积减少碳排放量,大约相当于2万辆私家车一年的碳排放量,减少了PM2.5约5亿微克。”
  今年,成都正式启动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一大亮点就是推动共享单车的普及。成都市交委等部门联合发布《成都市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引导共享单车规范有序发展,推动绿色低碳出行。这是全国首个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
  “共享单车与其他新兴业态一样,在发展初期不可避免会出现问题。”成都市交委综合运输处副处长李乔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为做好行业规范管理,成都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共享单车管理的工作方案》,其中一项具体工作就是每半个月召开一次由市区两级部门、营运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参与的“3 7 N”专题协商会议,以便及时处理解决共享单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加强规范管理。
  “过去我们企业有需求或问题,往往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反映,有了这样的制度,我们就可以更加及时高效地与政府对接沟通。”胥凡说。
  不久前,《成都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编制完成。成都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向本刊记者介绍,该《规划》的一大亮点就是构建了总长798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系统,这也为倡导居民绿色生活和展示城市低碳发展形象提供了支撑。
  李乔告诉本刊记者,如今,除共享单车外,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共享停车等多种共享出行方式也已慢慢进入成都人的生活,一些相关的管理政策也正在制定中。
  公交优先
  2017年4月24日,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中心),共同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公共交通大数据分析报告》。在中国主要城市公共交通排行榜中,成都在北上广深之后,名列第五。成都的公交站点覆盖率在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且线路重复系数较低,网络敷设更加均衡。
  “公交优先”正是成都的城市交通发展思路。
  据成都市交委公交处副处长周亚军介绍,目前成都已建成公交专用道85条,专用道车道长度748公里,城区双向六车道及以上道路基本已实现全面覆盖,公交专用道网络规模国内领先。
  在成都,功能明确、节点衔接转换顺畅的“快、干、支、微”四层次公交线网体系正逐步形成。
  国内第一条与城市高架路同步规划、建设、运营的路中式快速公交诞生于成都,其载客效率、运行速度、服务品质和运营稳定性均展示出媲美地铁的较高水平。
  全国首创的免费社区巴士则覆盖了成都市的大量公交盲区,进一步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此外,轨道交通在成都公共交通中的主导地位也日益凸显。
  成都市交委轨道交通处主任科员汤珏告诉了本刊记者一组数字:截至目前,成都市地铁运营线路共4条,运营里程为108公里,开通车站81座(其中换乘站6座),线网日均客运量达216万乘次,地铁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超过28%,线网单日最高客流量达到265万乘次,日均客流强度为2.05万乘次/公里(位居全国第三位),高峰小时最小发车间隔为2分20秒,乘客满意度达93%,服务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2017年,成都全市在建的轨道交通项目达15个、总规模459公里,在建规模居全国第一。
  到2021年,全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分担率达到65%以上,其中轨道交通分担率不低于公共交通的65%——这是成都为成为“公交都市”而设定的近期目标。
  已编制完成的《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網规划》则为成都描绘了一张更为宏大的未来地图——46条线路、总规模达2450公里的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据我们了解,这是目前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规模最大的‘一张网’。”成都市规划局总规划师万小鹏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不久的将来,一款由中唐空铁有限公司研发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空铁”,作为一种轻型、中速、中低运量的新型制式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可能出现在成都市,成为成都公共交通的有益补充。
  中唐空铁传媒中心副主任雷奕向本刊记者介绍,这种新能源空铁既吸收了既有轨道交通方式安全可靠、正点准时、全天候、无污染等优点,又具有占用土地少、投资成本低、工程周期短、适用范围广、节能环保等优势,也完全符合成都绿色出行的发展要求,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为治理交通拥堵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当交通遇上互联网
  2017年4月13日上午,成都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与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在蓉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整合双方优势,共同加快城市智慧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助推城市绿色交通发展,并在信用体系建设、促进旅游业发展、建立双创空间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2017年5月11日,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与摩拜单车公司签署了协议,将就“智慧治理与绿色交通”展开合作。此次合作,双方将利用各自优势实现大数据共享,推进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与共享单车智能系统融合,推动智能推荐停车点位落地成都,引导用户规范停车。
  成都市交管局民警告诉本刊记者,“五一”假期,成都交警便根据摩拜单车提供的部分数据,发布了假期单车交通形势分析预判,及“五一”期间成都地区共享单车骑行趋势,为市民出行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交通部门与共享单车企业开展交通智慧治理战略合作,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而成都交通拥抱“互联网 ”的案例还不止这一个。
  几个月前,滴滴出行公司在成都市拿到首张《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的同时,也与成都市交委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成都市交委将充分利用行业内交通专业力量,支持滴滴出行在成都扩展业务,提供交通领域的智能服务。而滴滴出行也将充分利用自己在技术、人才和资金实力方面的优势,把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引入到成都市的智能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之中。
  在成都市交管局的智能交通指挥大厅,一块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显示着成都的各条路况信息、交通拥堵情况、警情分布情况等,这里就是成都市交通的智慧大脑——智能交通综合管理与应用平台。
  如今,因为与百度地图的强强联手,这个“智慧大脑”进一步升级。除实时摄像监控外,百度地图实况交通图也新增了上去。“百度地图的数据库是基于用户的,覆盖面很广,和我们交警的数据库进行一体融合后,取长补短,数据准确度和监测范围都将大大增加。”成都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民警祁炳森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不久前,成都的智慧交通又有了新举措——成都市中心的一条主干道红星路变身为“智能交通街”。
  由152套综合检测设备组成的智能交通系统,全面覆盖红星路各路段及支线道路。
  这些外表和摄像头一样的检测设备,具备交通流量监测、拥堵事件监测、号牌识别监测、违法事件监测等主要功能。它们能实时收集车头间距、车道占有率、车速等數据,还能在道路出现拥堵时自动向交管部门报警。车牌识别功能则可以自动筛选出嫌疑车辆,让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无所遁形。
其他文献
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适可而止  近两年,在朋友圈晒步数、拼排名已成为很多人每日必做的“功课”,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暴走族”行列。与此同时,一些因不适当暴走而导致的疾病和问题也困扰着人们。  暴走是否符合健身的要求?怎样走才能更健康?  最好的运动是步行,但步行不等于暴走  早在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21世纪的健康箴言:“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与跑步等激烈运动相比,行走是一种安全有
以低成本获得更好的健康结果是最终奋斗目标。  健康是1,其他是0,没有健康,一切无从谈起。全面小康,首先要健康。  以往和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华大基因联合创始人汪建老师,同济大学原副校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葛均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原副院长仝小林等业内专家聊起来,大家无不忧心忡忡——现在的中國,正面临一场严重的健康危机,各种慢性病人累加在一起,是一个天文数字。  
希冀商家自律或是空想  作为一款全球用户数最多的MOBA手游,《王者荣耀》近日备受争议:该手游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万,相当于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玩过,随之滚滚而来的是每月高达30亿元的流水,然而,无比灿烂的“钱景”背后,却是无数未成年儿童家长的愤怒。  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3岁男孩痴迷游戏被父亲训斥后从4楼跳下,苏醒后第一件事是要求打“王者”;14岁的小芸不愿上
互联网法院的设立,是维护中国网络主权与保障国家利益的新努力。网络主权是我国对互联网治理的法律基础。仅仅在文件中提出网络主权还不够,还应当在现实中不断强化对网络的实控,不断丰富网络规则。网络在技术形态上无国界,在行为制裁上有规则。互联网法院融程序上的司法管辖权与实体上的司法裁判权于一体,任你网络互联互通,任你网络无边无际,都必须接受司法的现实约束。法院对网络纠纷的约束力度越强,则国家主权实现的程度就
“这轮调控不得了,这两个月只卖出一套房,现在大部分时间在店里坐着”  自“317”新政出台到近日严禁擅自将产业项目改为居住,北京两个月内密集出台10余项房地产调控政策。本刊记者日前走访发现,随着调控不断加码,政策积累效应正在显现:一些区域二手房价格开始松动,全市整体交易量明显下跌,购房者预期逐渐调整,一些中介机构受到政策影响甚至关停了部分门店。  二手房成交量16个月来首次明显下降  “门可罗雀”
国内有几家特别有钱的公司,曾经号称“永不上市”。2017年2月,一向对上市持反对态度的王卫在深交所敲钟,顺丰上市。9个月后,宗庆后也有了松口的迹象。  娃哈哈作为国内饮料行业的龙头品牌,品牌价值达533.86亿元,然而辉煌数字的背后已不复往日輝煌。娃哈哈鼎盛时期销售额曾接近800亿元,至2015年全年营收为494亿元,相比顶峰近乎腰斩。尽管如此,企业发展并未放缓,用宗庆后的话说,娃哈哈经营很稳定,
松阳县“拯救老屋行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采取房主自愿申报、基金会和申报人各出一半资金的方式,来增加产权人保护老屋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意识  浙江松阳县位于浙江西南、瓯江上游。这个被群山环绕的千年古县不仅有着云蒸霞蔚、茶园吐翠的田园风光,也保存着上百栋黄墙黛瓦、古朴迷人的传统村落,被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  随着2016年松阳县“拯救老屋行动”项目的开展,一座座曾断壁残垣、斑驳不堪的老屋被修缮一新
“理论上,只要拍到一张手机主人的清晰照片就可以解锁了”。  人脸解锁、刷脸取款、刷脸埋单、刷脸寄快递、刷脸住店、刷脸坐高铁……在正在到来的这个“看脸”时代,你的“脸”安全吗?  2分半钟破解人脸识别门禁,彩色打印人脸照片10秒钟解锁手机……“黑客”们的一场场现场秀提醒消费者: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可能潜藏安全风险和隐私问题,刷脸要谨慎,毕竟,“丢了密码可以重新设置,脸丢了就找不回来了”。打印照片1
此前很多现金贷的门槛比较低,他们能够生存并产生惊人的利润,靠的就是用高利率把风险覆盖掉。现在新政监管严了,很多现金贷平台根本就支撑不起高比例坏账,最终只能倒闭。如,国商控股集团旗下的凌波微贷已经有供应商准备上门讨债。  行业洗牌之后,已经布局牌照、已经上市或者有大型风投和集团公司背景的现金贷公司获得了抢跑机会,未来现金贷行业“正规军”或许只剩目前10%的公司。  一听说现金贷倒闭,很多借款人可能内
有必要让文博教育“出馆”,主动进入更多场景,创新国宝的“打开方式”  很少有一档以文博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一经开播便“刷屏”。  2017年12月3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首播,当晚在网络社区豆瓣获得9.3分;首播集上传仅三天,节目在视频网站哔哩哔哩的播放量就达到37.5万。  从《朗读者》到《国家宝藏》,文化类节目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号召力和创新力。  不過,《国家宝藏》给人的启示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