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人格的示范作用

来源 :希望月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qing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工作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教师的威力一是靠真理的力量,二是靠人格的力量。所谓真理的力量,是指教师通过先进的教学方法把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理论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所谓的人格力量,即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真理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必须通过教师的人格示范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由此可见,教育事业是教师用自己的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从而对社会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一、教师要具有优秀的政治品格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对人类正义事业的追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热爱学生的品德,大公无私、克己奉公、勇于进取、积极向上的品德,对于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是任何东西不能取代的巨大教育力量。因此,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师要做到“知行统一”。当学生看到优秀品行在老师身上体现出来的时候,他才信服,才会仿效,才会激发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否则学生就会怀疑教育和教学的真理性,怀疑教师的人格修养。因此,一位合格的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不糊涂、不迷航,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必须善于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自己的理解、认知、体验融合在一起传授给学生;必须为人正直、正派,树立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自己浩然正气影响学生,面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诱惑,守住一片净土,不被世俗尘埃所染,不为金钱物欲所动,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二、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理论知识
  
  我国近代思想家黄宗羲曾经说过:“闻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所以,教师不仅是学生道德养成的指路人,而且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新知识、新技术频繁出现,新信息、新观念迅速传播,教师必须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相关知识,还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业务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尊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
  
  三、教师要具有博大的爱生之心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感情是人格力量的基础,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很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对教师的最根本的要求。孔子提出,教师对学生要“诲人不倦”。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是极大的教育力量,如果教师不热爱学生,“那就最好让他离开教育岗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爱是人们一种普遍的心理需要,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犯罪心理学研究证明,来自破裂家庭,如父母经常争吵或父母离异的青少年,犯罪率特别高。这说明,少年儿童是很需要爱的,也能很好地感受到爱。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是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这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严慈相济的无私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四、教师要确立敬业爱岗的职业信念
  
  在当前各种人生观、价值观相互激荡、碰撞的社会重要转型期,教师以居敬而专致的态度来对待教育,以教育为事业而不仅为职业来追求,它是种事业心而不只是职业行为,事业心是一种坚定的职业信念,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执著追求。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会主动、自主、自觉地意识到自己“职业”的道德责任,都会凭借隐藏在内心的意识活动尽职尽责。坚定的职业信念是教育工作者宝贵的品质,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内在动力,它能给教师无穷的力量,催人奋进,使人坚强,才会处理好苦与乐,贡献与报酬的关系,从而像蜡烛那样,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化作火焰,燃烧自己,去照亮年轻一代美好的心灵;甘当人梯,让学生踩着自己的肩膀去攀登科学的高峰,受到学生的尊重,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著名作家冰心讲过一句话:“教师的现在,就是学生的将来。”大而言之,教师的政治方向、思想观念是职业道德问题,小而言之,教师的仪表、举手投足都涉及到职业道德问题,人才的培养在教育,人才的培养在教师,特别是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由此可见,民族的兴旺,国家的昌盛、前途、命运与教师的人格修养、道德素质是密切相连的。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无论在课堂内外教师都要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确立教育威信,只有这样,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开孔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引起的灌区内土壤盐渍化、河流断流、湖泊干涸、土地沙化、植被退化以及水质恶化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从水资源开发利用角度提出了
化学教学的基础是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给学生以充分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既激发了兴趣,启迪了思维,发挥了创造力,又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必须加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的核心就是实施素质教育,而学生没有良好的实验素质,实验教学也就没有了意义。所以实验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培养良好的实验素质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实验基本操作教学    基本操作掌握不好会影响到实验的正常
文献中的重要关键词能够反映其核心主题,因此对文献主题的发现和抽取问题就转化为对文献中的重要关键词集合的抽取.文章在调研了国外在主题抽取和聚类方面采用的技术方法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