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上好汽车修理实训课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即爱岗敬业的双师型教师,完善的设备设施,是上好汽修实训课的先决条件;行之有效的教学环节,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训是上好汽修实训课的保障。
关键词:双师型 教法 技能
中等职业学校的汽修学生技能训练,一直是教学难点。设备短缺、落后,场地不足、不规范,资金不足;实训教师不足、技能低等诸多因素,在实践教学时,可操作性很难。中职汽修专业,要上好实训课,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理实一体的汽修实训教师
教师是课堂主导者,汽修实训教师应满足以下要求。
1.专业素质和个人素质
汽修实训教师要既能理论讲解,又能实践操作,即为双师型教师和一体化教师。汽修专业知识广泛,紧跟汽修发展趋势,掌握汽修专业的教学规律;了解本地区,国内外的汽修现状;熟练地使用汽修设备进行故障排除和检测。爱岗敬业,吃苦耐劳。
2.汽修实训教师数量——师生比
汽修学生实训分组最佳为每4人一组,设备相同时,每个实训教师可指导4组学生实训。如果每个小组学生多,每个学生参与实际动手的机会少;实训教师指导的组多,会力不从心,安全隐患大。
二、完善的汽修实训场地,齐全的实训设备、工具,是上好汽修实训课的基础
学校要有设施完善的汽修实训场地,与教材基本吻合的设备,这样才能满足基本的实训教学要求。
1.场地
学校的实训场地要与汽车修配厂(4S店)的生产车间基本相同。设备的安装和配备,要满足教学和生产的要求,相关配套设施完备;规范配置电源、消防器材和设施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消防制度等齐全,与4S店一致。这样,学生在学校就能够基本熟悉了4S店的实际生产环境,厂规厂纪,走出校门能很快能融入社会的就业环境,即与社会“0”接轨。
2.设备
设备包括汽车各总成部件、检测维修设备和专用工具等。汽车整车等零部件供学生拆装检测的设备数量充足,种类齐全,有一定的时代和技术代表性;汽保设备满足生产实际要求,安全规范。设备充足是保证小规模分组的一个先决条件。设备的技术含量要与社会基本一致或高于社会,这样学生参加工作时,才能得心应手,所学的理论知识才能指导实践。
三、学生积极参与实训
实训指导教师、设施、设备是实训课的先决条件,学生才是实训课的主体。学生参与实训的态度直接影响最终的实习效果。优美的校园环境,教师积极态度,合理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管理方式,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各种文体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组织实施实训课
汽车维修的“操作”是一种手艺,应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授操作技艺;在汽车故障诊断分析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汽修专业理论知识判断故障的逻辑思维过程;指导学生正确操作汽修检测设备,利用检测数据判断汽车故障的方法。
汽修实训教师根据汽修相关专业教学大纲和实施性教学计划,结合实训场地和设备具体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实训计划。
1.准备阶段
分理论、设备工具、场地准备,学生和实训教师分组等。理论准备即实训时涉及的汽修专业理论知识。实训的目的是传授给学生汽车维修的操作技能,巩固学生所学的抽象专业理论。设备工具即实训所需设备和工具。按照实训题目的要求,结合现有设备数量,参考实训学生数(分组数),进行设备和工具的准备。应根据设备数量、实训学生人数、分组数规模等,确定场地大小和附属配套设施。
根据设备、工具、场地情况,把学生和实训教师分组。学生分组要优势互补,兼顾设备和工具的补偿。
以上准备阶段,应在实训课实施前完成,实训课不能滞后理论教学,如果滞后,会造成学生的理论学习比较茫然。
2.实施阶段
学生和教师提前进入场地,按预定分组进入各自工位,主讲教师集中讲解实训内容、目的、目标、注意事项等,然后分组实训。在全面实习前,各指导教师先演示一遍,演示过程中,注意讲解动作要领,注意事项等,然后开始实训。指导教师要巡视学生的实训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和纠正。
实训要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完成后,要总结并实施阶段目标考核;然后进行下一步,待全部项目实训结束,实训指导教师要实施全面考核,检验是否达到最初制定的目标,最后由主讲教师做全面总结。指导教师要做实训总结教研,学生要写实训报告。
在制订整体教学计划时,尽量加大实训课比例,项目的制定要尽量贴近实际修车,经学生修理过的部件基本能够在实际中使用,让学生有成就感,提高其的实训热情。
五、小结
总之,有了完善的场地,先进、充足的设备,爱岗敬业的教师,周密的实训计划,认真执行的每个实训环节,就一定能够上好汽修实训课,使学生达到理想的技能状态。
(作者单位:葫芦岛市连山区职业教育中心)
关键词:双师型 教法 技能
中等职业学校的汽修学生技能训练,一直是教学难点。设备短缺、落后,场地不足、不规范,资金不足;实训教师不足、技能低等诸多因素,在实践教学时,可操作性很难。中职汽修专业,要上好实训课,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理实一体的汽修实训教师
教师是课堂主导者,汽修实训教师应满足以下要求。
1.专业素质和个人素质
汽修实训教师要既能理论讲解,又能实践操作,即为双师型教师和一体化教师。汽修专业知识广泛,紧跟汽修发展趋势,掌握汽修专业的教学规律;了解本地区,国内外的汽修现状;熟练地使用汽修设备进行故障排除和检测。爱岗敬业,吃苦耐劳。
2.汽修实训教师数量——师生比
汽修学生实训分组最佳为每4人一组,设备相同时,每个实训教师可指导4组学生实训。如果每个小组学生多,每个学生参与实际动手的机会少;实训教师指导的组多,会力不从心,安全隐患大。
二、完善的汽修实训场地,齐全的实训设备、工具,是上好汽修实训课的基础
学校要有设施完善的汽修实训场地,与教材基本吻合的设备,这样才能满足基本的实训教学要求。
1.场地
学校的实训场地要与汽车修配厂(4S店)的生产车间基本相同。设备的安装和配备,要满足教学和生产的要求,相关配套设施完备;规范配置电源、消防器材和设施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消防制度等齐全,与4S店一致。这样,学生在学校就能够基本熟悉了4S店的实际生产环境,厂规厂纪,走出校门能很快能融入社会的就业环境,即与社会“0”接轨。
2.设备
设备包括汽车各总成部件、检测维修设备和专用工具等。汽车整车等零部件供学生拆装检测的设备数量充足,种类齐全,有一定的时代和技术代表性;汽保设备满足生产实际要求,安全规范。设备充足是保证小规模分组的一个先决条件。设备的技术含量要与社会基本一致或高于社会,这样学生参加工作时,才能得心应手,所学的理论知识才能指导实践。
三、学生积极参与实训
实训指导教师、设施、设备是实训课的先决条件,学生才是实训课的主体。学生参与实训的态度直接影响最终的实习效果。优美的校园环境,教师积极态度,合理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管理方式,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各种文体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组织实施实训课
汽车维修的“操作”是一种手艺,应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授操作技艺;在汽车故障诊断分析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汽修专业理论知识判断故障的逻辑思维过程;指导学生正确操作汽修检测设备,利用检测数据判断汽车故障的方法。
汽修实训教师根据汽修相关专业教学大纲和实施性教学计划,结合实训场地和设备具体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实训计划。
1.准备阶段
分理论、设备工具、场地准备,学生和实训教师分组等。理论准备即实训时涉及的汽修专业理论知识。实训的目的是传授给学生汽车维修的操作技能,巩固学生所学的抽象专业理论。设备工具即实训所需设备和工具。按照实训题目的要求,结合现有设备数量,参考实训学生数(分组数),进行设备和工具的准备。应根据设备数量、实训学生人数、分组数规模等,确定场地大小和附属配套设施。
根据设备、工具、场地情况,把学生和实训教师分组。学生分组要优势互补,兼顾设备和工具的补偿。
以上准备阶段,应在实训课实施前完成,实训课不能滞后理论教学,如果滞后,会造成学生的理论学习比较茫然。
2.实施阶段
学生和教师提前进入场地,按预定分组进入各自工位,主讲教师集中讲解实训内容、目的、目标、注意事项等,然后分组实训。在全面实习前,各指导教师先演示一遍,演示过程中,注意讲解动作要领,注意事项等,然后开始实训。指导教师要巡视学生的实训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和纠正。
实训要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完成后,要总结并实施阶段目标考核;然后进行下一步,待全部项目实训结束,实训指导教师要实施全面考核,检验是否达到最初制定的目标,最后由主讲教师做全面总结。指导教师要做实训总结教研,学生要写实训报告。
在制订整体教学计划时,尽量加大实训课比例,项目的制定要尽量贴近实际修车,经学生修理过的部件基本能够在实际中使用,让学生有成就感,提高其的实训热情。
五、小结
总之,有了完善的场地,先进、充足的设备,爱岗敬业的教师,周密的实训计划,认真执行的每个实训环节,就一定能够上好汽修实训课,使学生达到理想的技能状态。
(作者单位:葫芦岛市连山区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