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融合提高农户收入的机理与路径研究——基于农村异质性的新视角

来源 :农业技术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农村产业融合提高农户收入的机理进行分析,根据2019年入户调研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了产业融合与农户收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产业融合可以使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提高收入,而且有利于低收入农户增加收入水平,减小与高收入水平农户之间的差距;产业融合引致的人力资本提升在农村产业融合推进过程中能显著提高农户收入,但处于低收入水平的农户,并不会因为受教育程度或整体健康状况的改变而有效缩小与处于高收入水平农户收入差距,但技能培训能有效缩小处在中等及以上收入水平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相比于传统农业,从事现代农业会显著促进处在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收入提高.本文建议根据异质性农村所具备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特点,因地制宜合理有效的进行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户增收、农民生活幸福.
其他文献
技术采纳是促进粮食增产、农户增收的重要手段,但对不同初始禀赋粮农的影响有所差异.为研究技术采纳在农户增收中的重要作用,基于2172份粮农生产经营数据,综合考虑样本选择偏误和异质性,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不同初始禀赋粮农技术采纳的收入效应差异.结果表明:(1)与未采纳科学施肥技术的粮农相比,采纳的粮农收入增长效应明显;(2)技术采纳对不同初始禀赋粮农的收入效应具有不一致性,低初始禀赋粮农采纳科学施肥技术的收入效应显著低于高初始禀赋粮农;(3)技术认知对粮农采纳科学施肥技术有显著正向影响.故政
促进农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帮助贫困群众就地就业是实现稳步脱贫最为直接的手段.本文基于辽宁省阜新市建档立卡的既往贫困户调查数据,利用VEP方法对研究对象脱贫后的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评估产业扶贫政策对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并对产业扶贫效果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脆弱发生率与贫困发生率差距较大,部分农户有返贫的风险;整体产业扶贫可以显著降低贫困脆弱性,然而不同的产业扶贫项目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种植业和养殖业扶贫效果较好,而加工业扶贫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本文建议后续动态调整扶贫政策,根据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