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对股骨近端高脱位采取转子下截骨短缩和非短缩截骨两种处理方式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方法 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回顾分析我院收治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DH)伴骨关节炎患者30例(33髋),女27例,男3例。年龄17—56岁,平均39.2岁。其中,非短缩截骨组(A组)15例15髋,转子下截骨组(B组)15例18髋。术前Harris评分:A组(46.2±12.8)分、B组(45.8±13.4)分;股骨头脱位高度:A组3.2-5.0 cm,平均4.3 cm、B组3.0-6.5 cm,平均5.2 cm。双下肢长度平均差异:A组3.9 cm,B组5.3 cm。均行THA手术治疗,对股骨高脱位A组采取非股骨短缩截骨,B组采取转子下截骨术。术后早期采取屈髋屈膝位,行下肢肌肉静力性收缩训练,逐渐增强伸髋、伸膝训练直至正常。术后1个月门诊随访,以后视预后情况每6个月-1年门诊随访。结果随访时间:1.5年—6年,中位随访时间4年,术后Harris评分:A组(90.4±4.8)分、B组(89.4±8.1)分,各组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统计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双下肢的平均长度差异分别是A组7.9mm,B组10.4 mm。术后坐骨神经牵拉症状A组0例、B组2例,3-6个月后均完全恢复。X线片显示各组假体位置均满意,髋臼重建患者髋臼假体完全骨性覆盖。B组中2例出现股骨骨折延迟愈合。无感染、假体周围骨折、假体松脱病例。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 IV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效果满意。在A组中对脱位高度<5cm采取非短缩截骨安全有效,不会造成神经、血管损伤,且操作相对简单,创伤更小。后期疗效两组间无明显差别,均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