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矿难:生命的理由高于一切

来源 :安全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niao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首2005年,“矿难频发”绝对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据国家安监总局统计,2005年1月1日至12月18日,全国煤矿发生事故67起、死亡2671人,同此增加19起、1141人。矿难触目惊心,却又逐渐麻木着神经。这并非人性的冷漠,实在是频繁的矿难报道已经令人有点“审丑疲劳”了,人们对矿难已经说得太多, 几乎无话可说,也不想再说了。
  但是,2671条逝去的生命要求我们说,不可预知、可能还会因矿难而丧生的工人兄弟要求我们说。在一个强调“以人为本”的社会里,生命的理由高于一切。
  2005年,围绕矿难,人们熟知了这样几个关键词:安监总局、李毅中、官煤勾结、限期撤资、关闭不合格煤矿、国有煤矿特大事故……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成立,形式上看是机构的升级,实质上表明了国家治理矿难的决心。李毅中走马上任接了一份“苦差事”。一年中,他马不停蹄地奔波在各地矿难现场,处理事故,调查原委,电视画面上总是看到他愁苦的面容,并且日渐疲惫;报纸上不断出现他批评、怒斥的文字,而往往这边话音未落,那边又闻爆炸声。李毅中纵有三头六臂,也未能遏制矿难频发的局面。
  “官煤勾结”问题的提出,点中了矿难一再发生的“命门”。勾结是因为利益,为了利益会不顾人命。攫取利益最大化势必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使安全生产仅仅成为口号,进而使生命的损失趋向扩大化。清查官煤勾结,限期撤资退股,就是切断利益链接,以此遏制矿难。问题是,这项措施远未实施到位。有人“宁丢乌纱也不撤资”是例证,有地方一再延期“大限”时日也是例证。前者是个人对抗组织,后者是地方对抗中央。如此,遏制矿难的希望岂不又减少了 几分?
  对于矿难频发,起初人们把矛头直指私采滥挖的小煤窑,并且官煤勾结也确实大多发生在那些非公企业。或许这也是国家下决心关闭4000家小煤矿的原因之一。然而,2005年的矿难新动向又暴露了问题的另一面;特别重大、死亡百人以上的矿难,大多发生在国有大型煤矿,甚至是曾获“安全奖”的大矿。这很耐人寻味,我们不得不开始审视新的问题。
  按说,国有大矿管理基础好,各项制度健全、措施到位,本不该发生大的事故。为什么发生了呢?说穿了,还是利益(或功利)驱动。
  小煤矿私采滥挖,背后又勾结官员支撑,以低成本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国有矿为了竞争和生存,也会千方百计降低成本,这就不可避免地殃及本来就欠账的安全投入。如果国有矿的领导者再有“业绩情结”,甚或也有官煤勾结,无视矿工生命安全,导致矿难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官煤勾结,权力介入资源市场配置,首先坏了规矩;小煤窑私采滥挖,以低成本牟取暴利,进一步破坏了规矩;国有矿追求效益、业绩,超能力开采,在更大程度上坏了规矩。这样一个因果链接,才演变成今日矿难频发的局面。而在整个演变过程,所有的相关人都无视工人的利益,特别是工人的生命权益。相反,演变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以牺牲工人权益为代价的,直至矿难发生,夺去了几千名工人鲜活的生命!
  为了遏制矿难,国家没少想办法,也没少采取措施,包括对工人权益的保护。 提高矿难赔偿标准、规定矿长带班下井、启动风险抵押……但这些都不足以与人的生命抵偿、弥补。生命的理由高于一切,金钱、权力、乌纱必须让路。
  根治矿难的关键首先在于遏制权力的滥用,而对权力的限制在于完善并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禁止公职人员经商是有明文规定的,触犯了就该惩处。此次清查官煤勾结,撤资有期限,主动者不追究,实际上是执行纪律的让步,因此才会出现对抗。采矿准入、审批权限、安全措施到位等等,都应该严格法律界定 ,越界者一律依法论罪,相信比痛斥、撤职更管用。
  遏制矿难,没有谁比井下的工人更紧迫、更忧虑、更有发言权了,但我们很少听到工人的声音。工人对安全生产的意见应该在实际工作中有更大的、甚至决定性作用。这种作用的实现应该借助于工会组织的力量。发现安全隐患,工会应该有权代表工人交涉,直至要求停产。工人、工会权益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惟愿这过程加快。因为人命关天!
其他文献
避雷器与变压器之间的电气距离越小越好,一路进线者其距离不得超过15m,两路时线者其距离不得超过23m。阀型避雷器应垂直安装,电气连接必须良好、可靠;瓷套应无损坏、保持清洁、密封良好。  避雷针的引线截面积要求是:铜线不得小于13mm2,铝线不得不于25mm2。避雷针的接地线的截面积铜线不得小于16mm2,铝线不得小于25mm2,每年的3~10月避雷针应投入运行。在投入运行之前应测量绝缘电阻、泄漏电
(本刊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保证.有效减少事故发生,
在一些三资企业里,事故发生频繁,严重影响了职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上海市卫生防疫站的老站长说,很多职业卫生问题,是针对三资企业的,欧美国家不能做的,往往就拿到我们国家来。  改革开放20年,我国经济确实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国外的许多商场里“中国制造”的标签随处可见,中国的玩具、厨具和纺织品出口居世界前列,许多人津津乐道于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是,中国从事的主要是低级产品和加工业,其优势仅仅在于廉价
据《工人日报》报道,贵州省副省长孙国强在日前举行的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要求,对没有排除安全隐患的单位必须停止生产,并且一律不准安全监督部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下发第二次整改通知书,安全整改没有“第二次”。  有的单位,收到安全整改通知书一大把,就是不落实整改,今后,谁下发第二次整改通知书,将追究谁的安全监察责任。  这一要求,一针见血,切中时弊,透视国内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特大事故,有不少是在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