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常用负荷模型参数的修正在潮流计算中的影响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配电系统模型与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是保证计算分析精确度的关键因素,文章对常用负荷模型参数进行了修正,将修正结果应用于潮流计算中,作为分析改造配电网运行工况分析的基础,提升了分析计算的精确度,增加了分析扩建线路延伸长度、无功电源配置容量以及线路负荷情况等的关系与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研究结果对配电系统的改造、扩建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潮流计算;配电;负荷模型
  引言
  潮流计算是电网分析的基础应用,其计算结果的精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对电网的分析、计算、优化等方面的效果。广泛应用于高压输电系统中的牛顿法和快速解耦法,前者收敛性质好,后者计算效率高【1】。但配电网中由于线路的R/X比值较大,P、Q解耦条件无法满足,因此快速解耦法通常难以在配电系统中应用。文献【1】还从恒功率负荷和考虑了负荷的电压特性两种情形,对配电网的前推回代算法的收敛性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阐明了该算法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是牛顿法的一种变型,具有与牛顿法近似相同的收敛速度,并用具体算例检验了结论的正确性。配电网潮流前推回代算法具有编程简单、收敛速度快、计算效率高,在配电系统的在线分析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1配电系统模型结构
  在很多电力系统分析的文献中,均有对输电线【2】路、变压器等原件的等值电路详尽的阐述。
  1.1负荷模型结构的选择
  负荷由于自身的随机、分散、多样性,非连续性等因素形成的困难,研究结果不尽人意。现在电力系统计算中所用的负荷模型比较粗糙,往往采用理想化的模型,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负荷模型的过分粗糙已成为制约计算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3】。因此,研究适合具体配电系统实际情况和满足实际工程实践要求的负荷模型,尤其对改善边远山区配电系统
  的供电工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价值。
  1.2常用负荷模型分析
  包括指数型负荷模型和多项式型负荷模型等在内的静态负荷模型,主要用于潮流计算和以潮流计算为基础的稳态分析中。在电力系统稳态计算中,静态负荷模型一般适用于电压扰动不太复杂且扰动幅度不太大,计算结果对负荷模型不太敏感的负荷点。目前国内电力系统在规划过程等阶段进行潮流计算时,采用恒功率模型,可以满足要求。由于静态负荷模型是无记忆的【4】,激励和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是建立在时刻相同的基础之上,而与历史响应和激励不产生关联,也就是某时的计算结果只能体现该时刻的负荷特性,静态模型只能描述出整体负荷变化规律的一个断面,很难对之前或者以后时段负荷的变化情况给出一定有价值的参考,这一特点使得静态负荷模型的适用范围比较狭窄。比如,在特殊用户点,当需要精确描述负荷特性,并且快速跟踪其变化规律,为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改善电网运行工况,提供实际数据上的参考和模拟时,静态模型就很难达到要求。作为通过感应电动机物理特性来表征负荷特性的感应电动机负荷模型(原因是感应电动机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在应用于电力系统分析和计算,三阶感应电动机模型已足够【5】,但参数辨识工作量是比较大的,而且参数收敛性也经常不能令人满意。这就需要对模型进行改进,对辨识参数进行修正。
  1.3前推回代算法的迭代格式
  相关文献对前推回代算法的算法原理、计算公式等已经做过详尽阐述,本文只给出该算法的迭代格式。①初始化,给定配电馈线根节点电压VG,并为其他节点电压赋初值V(0),迭代序数k=0;②从各负荷节点从出发,先子节点后父节点进行功率前推,由节点电压V(K)求得支路功率分布;③从根节点出发先父节点后子节点,通过电压回代,由支路功率分布求节点电压V(K+1);④判断相邻两次迭代电压差的模分量的最大值max|△Vi|,是否小于预先设定的迭代误差δ,若成立则停止计算;否则,k=k+1,继续进行迭代。
  2配电系统无功补偿
  对配电系统实施无功补偿,可以有效改善电网的功率因数、减少电压损失、减少网损,从而达到改善用户电能质量和节能降耗的目标。需要指出,网络出口功率因数和降低线损虽然是相关的,但并不具有确定的函数关系,并非功率因数值越高,降损效果就越好。有时,当功率因数值超过一定数值,电网损耗反而会增大。
  
  
  图1给出了无功补偿功率因数对有功损耗减少的影响。图中cosΦ为配电系统出口功率因数;△P表示有功损耗的减小量(kW);Q表示无功补偿容量(kV•A)。由图中可见,当cosΦ=1时,线路是完全补偿。由零补偿到完全补偿的过程中,有功损耗减少越来越大,但曲线斜率却越来越小,说明网损的降低程度正在减小。随着Qc的增加,系统逐渐进入过补偿状态,线路有功损耗的减少会随着Qc的增加降低。所以在实际工程实践中,认为待补偿系统功率因数一般控制在0.9~0.95之间比较合理。
  3 算例
  某地区10kV配电网中,采用LJ-120型导线,其单位长度阻抗为r1=0.27Ω/km,x1=0.313Ω/km。导线几何均距为0.8,最大电流为375A。线路分布如图2所示。由计算结果可以知道线路末端电压高于9.3kV,电网能够正常运行。通过研究如下几种对应关系,对供电半径进行分析。
  
  
  (1)无功补偿情况下,延伸距离与负荷功率的关系。
  (2)给定补偿容量,计算负荷功率与距离的关系。
  (3)给定每个环节的负荷有功、无功。计算补偿
  容量与延伸距离的关系。
  方案1末端(节点5)不加补偿,设每一环节线路长度为0.1km,cosΦ为0.85,延伸段线路型号为LGJ-120。研究延伸线路所带负荷与延伸长度的关系。得到该线路延伸的长度与每一环节负荷功率的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延伸每一环节所带的负荷越大,延伸距离越小,反之亦然。
  方案Ⅱ末端(节点5)加补偿,设每一环节线路长度为0.1km,cosΦ为0.75,延伸段线路型号为LGJ-12O。该线路延伸段每段带负荷10kV•A或每段带负荷5OkV•A,研究延伸线路长度和补偿容量的关系。其补偿容量Qc与延伸长度L关系如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增设的负荷越大,同样的Qc则延伸的长度越短。同样的负荷,补偿容量Qc越大,延伸距离越远。
  方案Ⅲ若现有网络线路末端电压>电压最低要求值,这时不增加无功补偿或增加200kV•A的无功补偿,每0.1km为一个延伸环节,延伸线路型号为
  LGJ-120,则此线路可延伸的长度与新带负荷的关系如图5所示。
  
  
  从图5可看出,当线路末端电压>最低电压要求时,若增加末端无功补偿,显然可以使供電半径在同一负荷下延伸的更远。所以,当线路末端电压低于最低要求时,对线路做无功补偿,一方面可以提高电压质量,另一方面可进一步延伸供电半径。定性地讲,增加补偿容量,就会延伸线路长度,增大线路负荷。
  5结论
  研究扩建线路延伸长度与传输功率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而配电系统的数学模型结构是保证研究结果精确度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对常用的算法以及模型结构进行筛选和比较。通过对现有的负荷模型及算法进行比较和修正,并结合现场情况进行仿真,选择了合适的模型结构和算法,提高了计算精确度,增加了改造线路延伸长度、传输功率、无功容量配置等几方面之间的关系与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研究结果对现在配电系统的改造、扩建等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价值。
  注:文章内的图表及公式请以PDF格式查看
其他文献
摘要: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增长,交通建设也进入到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要致富,先铺路”的观点已然深入到每个公民的意识当中。也正是在经济发展需求的刺激之下,我国道路建设技术日新月异。近年来,一种新的道路路面施工技术渐露锋芒——沥青混凝土路面。它以其平整度好,行车平稳舒适和安全、行车噪音低以及维护成本低的众多优势而在多种多样的城市道路施工技术建设中脱颖而出。然而,在我国的城市道路沥青路面中,由于
摘要: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研究非常值得探讨,而本文主要是基于热效应的反时限过载保护算法,研究其在继电保护系统中的影响,来为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继电保护;反时限;可靠性    0引言  继电保护系统就是一种由一个或几个具有自动机构的特殊继电器组成的自动装置,它的任务在于当发生短路故障时,能有选择性的、快速的、自动断开被保护元件,以防止事故范围的扩大,当
摘要:沥青路面是道路桥梁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沥青路面设计的使用寿命一般是15~20年,但由于设计、施工以及早期破坏,严重影响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造成了行车危害和经济效益过低。本文列举了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分析了其成因,总结了实践的经验:只要严格控制混合料的材料、配合比、拌和、摊铺和碾压等关键工序的质量,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  关键词:沥青路面原材料配合比 质量控制 
摘要:本文结合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热再生工程实例,介绍了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方式,详述了再生方案瀝青设计、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为同类热再生工程提供技术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施工工艺  1.前言  现场热再生就是对沥青路面表面层出现裂缝、泛油、车辙、坑槽等病害或路用性能下降时,使用专用的现场热再生设备,加热软化原有沥青路面,并进行翻松,翻松过程中加入适当比例的再生剂或
摘要:本文结合怀新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工程实际,总结了工程施工中有效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方法和途径,指出在工程全过程施工中应遵循的管理措施,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关键词:公路;成本管理;措施    前言  当前,在日趋激烈的建设市场竞争中,公路工程项目的标价越来越低,如何增收节支、挖潜增效,如何获取最佳利润,是当今公路工程承包单位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那么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做好项目成本控制与
摘要:园林绿化中的园路是绿地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本文分别就园路的功能、类型、形式、铺装及种植等方面进行阐述、同时还提出了园林绿化中的园路设计应注意的几点事项、为园林绿化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 园 路 设计    园林绿化中的园路:泛指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硬地,属硬质景观范畴。它是形成绿地骨架、网络的主要元素,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园路的布局直接体现园林性质和风格。例如
摘要:工程造价通常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更是关系到建设项目投资方经济收益的决定因素之一,建筑结构设计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采用结构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合理控制构件截面尺寸和钢筋用量,选用合适的基础形式,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以实现技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合理结构设计,造价控制;  前言  工程造价是指工程项目在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等环节所花费的总费用。
城市建设档案工作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史无前例的新兴工作。过去,人们都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形成的大量的城市建设档案当做一种资料,分散地保存在形成单位或者个人手中,没有集中统一保管起来。这给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和战争及自然灾害后的恢复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损失。  根据1976年我国唐山地震的教训及北京市1959年国庆十周年前夕竣工的十大建筑物无工程竣工档案给工程维修所造成的困难等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