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特南早期实在论的实用主义倾向

来源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5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特南早期研究的重点在于用实在论观点解释科学革命的现实。研究者一般把他这一时期的观点归于塞拉斯、夏皮尔等人的科学实在论阵营,并且认为他日后的内在实在论和实用主义实在论是对这一立场的完全背离。事实上,此时普特南的思想中已经包含了反对一般科学实在论的观点。他通过反思卡尔纳普、蒯因、库恩等人的思想,形成了一种可以相容于实用主义图景的实在论观点并贯彻于日后的思考中。这主要包括:数学、逻辑学的抽象对象需要实在论解释,其存在问题则依赖于我们的表征;不仅物理学,而且数学、逻辑学都具有准经验基础,是可错的;科学语词的指称是固定的,它并非相对于概念框架。 Putnam’s early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reality of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from a realist perspective. Researchers generally attribute his view of this period to the scientific realism camp of Silas, Shapir, and others, and consider his future internal realism and pragmatic realism as a complete departure from this position. In fact, Putnam’s thinking at this time already contained the idea of ​​opposing general scientific realism. By rethinking the thoughts of Carnap, Gene, Kuhn and others, he formed a realistic view compatible with the pragmatic picture and put it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future. This mainly includes: mathematical, logical abstract objects need to explain the realism, its problems depend on our characterization; not only physics, but also mathematics, logic have quasi-empirical basis, is wrong; scientific terms of reference Is fixed, it is not relative to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其他文献
从理论性质上来说,以拉克劳和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是在解构和建构并重的思想原则之下,力图超越“经典马克思主义”和“正统马克思主义”,由此来回应现实社会政治的
作为历史学家,白寿彝早在1930年就开始朱子学的研究,并对《朱子语类》作了深入的探讨.他对于《朱子语类》形成过程的研究及其创新,并不比后来影响很大的胡适所撰《〈朱子语类
基于世界风险、全球生态危机所生成的社会转型发展之境遇要求,发展规范伦理学成为当代伦理学建设的基本任务。发展规范伦理学的前提性工作是重建规范伦理研究的认知视阈,重新
中国生命伦理学在问题域上呈现日益明晰的还原路径:由“历史还原”展现其文化路向;由“逻辑还原”凸显其原则进路;由“实践还原”揭示其难题取向。从该视角审查中国生命伦理
给出了经典命题逻辑中公式的向量表示形式,利用向量表示形式给出公式的真度和公式间伪距离的定义,说明了这种定义与原有的概率形式的定义等价,得到了公式间的伪距离的一些简
在经典命题逻辑系统中,给出了D-г逻辑度量空间中理论的D-条件发散度和公式到理论的D-条件距离的真度表达式,推出了它们的若干性质;并利用这些性质研究了D-г逻辑度量空间中近
鉴于自牟宗三先生提出胡五峰为宋明儒学中与程朱、陆王鼎足为三,而且是继承北宋以明道为中心之儒学的嫡传,而一般评论朱子之“《知言》疑义”一文,多未能切中此中五峰之义理,
从语言文字和历史地理等角度看,《系年》及包山简地名“徒■”即先秦楚薮“云梦”。楚简“徒■”、《禹贡》“云土梦”、《楚语》“云连徒洲”、《晋语》“徒林”皆为“云梦
黑格尔将自己置身于先验哲学的传统,又试图超越这一传统.在先验思想家那里,真正的思辨思想与反思哲学混杂在一起,黑格尔对真正思辨思想的赞扬有多高,对反思哲学的批评就有多
当代中国乡村道德贫困问题研究缺乏从文化角度深度展开,亦没有对“公权力集团”做出阶层区分。以理坑村为例对乡村道德贫困现象进行探讨,村民的美德正在丧失仅为表象,村民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