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R-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h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联合R-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住院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72例,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组(R-CHOP组,36例)和联合组(36例),R-CHOP组采用R-CHOP方案治疗,联合组在R-CHOP的基础上加用rhGM-CSF治疗。在化疗前、化疗开始后第15天,化疗后1、3个月采集两组患者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使用流式细胞仪计数HLA-DR、CD197标记的M1和CD68、CDl63标记的M2,于化疗后4个月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记录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两组治疗后4个月,联合组客观有效率(ORR,91.67%)显著高于R-CHOP组(ORR,7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2,P<0.05);联合组治疗后不良反应中,肝功能损伤Ⅰ~Ⅱ级8.33%,Ⅲ~Ⅳ级0.00%;白细胞降低Ⅰ~Ⅱ级25.00%,Ⅲ~Ⅳ级5.56%;血小板减少Ⅰ~Ⅱ级19.44%,Ⅲ~Ⅳ级8.33%;恶心呕吐Ⅰ~Ⅱ级8.33%,Ⅲ~Ⅳ级0.00%。R-CHOP组治疗后不良反应中,肝功能损伤Ⅰ~Ⅱ级13.89%,Ⅲ~Ⅳ级2.78%;白细胞降低Ⅰ~Ⅱ级36.11%,Ⅲ~Ⅳ级11.11%;血小板减少Ⅰ~Ⅱ级33.33%,Ⅲ~Ⅳ级2.78%;恶心呕吐Ⅰ~Ⅱ级13.89%,Ⅲ~Ⅳ级0.00%。联合组治疗后TAM数量增加例数比率(63.89%)显著多于R-CHOP组(3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38,P<0.05);联合组CD68(46.11%)、IL-6(44.44%)、IL-8(58.33%)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R-CHOP组CD68(13.89%)、IL-6(19.44%)、IL-8(3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78、4.021、4.489,均P<0.05)。

结论

R-CHOP联合rhGM-CSF较单纯R-CHOP方案临床疗效更加显著,不良反应更少,且在rhGM-CSF诱导下,单核细胞可发育成M1型巨噬细胞,在DLBCL微环境下,可诱导M2型TAM向M1型发生逆向极化,改善DLBCL的微环境,为DLBCL的治愈提供可能的机会。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情绪干预对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情绪状态、躯体症状及健康状态影响,为患者康复提供指导。方法选择连续性纳入的确诊为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118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情绪干预组56例与常规干预组62例,分别进行常规干预与情绪干预,干预4周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简明精神评定量表(BPRS)和健康状况量表SCL-90进行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外伤性额窦骨折合并脑脊液漏的经颅手术治疗。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经保守治疗无效选择手术的外伤性额窦骨折合并脑脊液漏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通过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颅底薄层CT扫描确诊及定位,手术采用双侧冠状切口,经颅硬膜外径路,术中主要对硬脑膜、颅骨两层面进行处理,对额窦壁骨性缺损以骨水泥修补,以带蒂骨膜瓣作覆盖,硬脑膜缺损以自体筋膜瓣修补,术后卧床休息、应用抗
目的探讨Miller-Fisher综合征合并Guillain-Barré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Miller-Fisher综合征合并Guillain-Barré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该患者发病前有前驱感染史,临床表现为三联征合并肢体无力、球麻痹、双侧面神经麻痹,脑脊液存在蛋白-细胞分离,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损害,予以血浆置换、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预后良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消化内科门诊诊治的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经胃镜、病理检查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确诊断后,在精神类药物剂量和种类选择上采取个体化方案,治疗后3个月,根据SDS指数或SAS总分进行疗效评价,6个月后,逐步减药并最终撤药,并继续随访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情绪障碍治疗有效率为88.16%(67/76),
目的探讨血必净与乌司他丁对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AECOPD患者142例进行研究,采用单盲、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71例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71例采用血必净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EV1(2.76±0.42)L、FVC(1.92±0.34)L及FEV1/FVC(7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