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与稳定、传承与包容——建党百年党领导财政工作的历史经验与治理逻辑

来源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in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怎样理解党何以执政和以何执政,是回答中国如何从"苏醒到崛起"这一大的历史命题时不可回避的子问题.财政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在实践层面总结党领导财政工作的历史经验,在理论层面阐述党领导财政治理的逻辑规律,不仅使得财政体制的完善具备了现实的路径,同时也为思考党执政历史经验的当代价值提供了方法论视角.不同于西方国家一般化模型的理论进路与实践表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财政实践与改革逻辑具备独特的模式和特征:在价值导向方面,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决定共和国财政是人民财政;在执政模式方面,宽容指导方针下的特色央地互动以及重视多方协作共同塑造出财政包容性;在决策体系方面,灵活多变的决策风格和临时创新的政治韧性形成应对危机时的财政灵活性.因此,理解中国财政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制度特色与实践特征,以实现一般与特殊、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统一.
其他文献
摘要:城市精神是正向积极的社会意识,能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增添文化和精神动力,亟须突破增长瓶颈进一步生长深化升华。新时代城市更新为刷新和厘定城市精神提供了条件和机遇:一是按时期和发展阶段注入城市精神的时代感;二是在我国城镇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不断调整完善过程中进一步厘定城市精神;三是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中促进城市精神转型;四是在市民道德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中增长城市精神;五是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