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患者竟然另有难言之隐
2007年3月6日,一辆飞驰的急救车把一位昏迷中的病人,送到了湖南长沙的中南大学湘雅二院,这名患者的右腿根部包扎了厚厚的一层绷带,但尽管如此,她的患处依然不断地有血液渗出,情况紧急,湘雅二院的血管外科的医生经过初步诊断,确定这名患者患的是动脉血管瘤,随时可能因大出血导致生命危险。
由于患者的出血情况比较严重,所以,值班医生当即对其进行相关的处置:紧急手术,把血止住。
经过及时地处置,患者的大出血被止住了,暂时不会发生意外情况。但是,医生却发现,患者的身上已有多处溃疡。

这一情况引起了值班医生的警觉,并及时向血管外科的主任舒畅教授进行了汇报。同时,医生经过询问患者病史,得知患者已经有很多年的吸毒历史。医生立刻警惕到这个病人可能带有多种的传染病。
为了确认患者是否带有其他传染性疾病,医生立即把这名患者的血液样本送到了感染科进行化验,并当即把患者转入了隔离病房。
患者名叫谭萍(化名),今年刚刚30出头,可是,她却已经有将近十年的吸毒史了,刚开始,她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可没想到几年下来,这毒瘾越来越大,进而她选择了注射。可是,注射除了增大毒害以外,还可能使吸毒者感染其他各种疾病,比如肝炎、艾滋病等。那谭萍现在身上出现的这些溃疡会不会真的是某种疾病的征兆呢?
谭萍的血液样本被送到感染科后,医务人员当即对其进行了化验。几个小时后,化验的结果出来了,谭萍被确诊为艾滋病患者。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中译名,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一旦侵入机体,连续存在于感染者体内,并具传染性损坏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本领并发多种疾病,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病毒性传染病。因此,被称为“当代瘟疫”,“世纪杀手”。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艾滋病研究室主任郑煜煌说,通过艾滋病病毒基因的定量检测,发现谭萍的抗体是阳性的,核酸也是阳性的,核酸定量是十的五次方,说明病人不仅有感染,而且有比较大的传染性。
谭萍身上出现的溃疡正是发病的征兆。其实,早在两年前,她就已经得知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可在这次入院的时候,她却没有向任何医务人员提及自己的病情。
谭萍说,她之所以没说是怕医院不收她,因为有很多医院不敢收像她这样的病人。
血管外科马上将这一情况通报给了医院的相关部门,并立即召开了全院相关科室的医生会诊,会诊的目的在于这个病例该怎么处理,是不是在本院做手术。
尽管舒畅教授已经从医多年,而且成功地做过很多例血管瘤的外科手术,但面对这位突如其来的艾滋病患者,他还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说,因为他是科室的主任,整个手术过程中间,不能让医务人员感染。这些医务人员要被感染,那他这个做主任的也是不可饶恕的。
医生介绍说,艾滋病主要有3种传播途径,一个是性的传播,第二个是母婴传播,第三个是血和体液的传播。如果医生要为谭萍做手术,必然会接触到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
血管外科主任舒畅说,尽管可以采取各方面的措施,但医务人员被感染的几率还是存在的。手术过程中,除了医务人员有可能被器械碰伤以外,患者的血管瘤本身也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为血管瘤随时都存在爆裂喷血的可能。
喷血挑战勇士
面对这样一位患者,医生们的心中充满压力。做与不做,所有人面对着两难的选择。然而患者的生命却已危在旦夕。
尽管湘雅二院已经安排谭萍住进了隔离病房,但医院里毕竟还没有人为艾滋病人做过相关的外科手术,这无疑让医生面临了巨大的考验,但如果不做手术,患者面对的将是死亡。此时,隔离病房中的谭萍也陷入深深的恐惧之中。
医生们决定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进行手术。在制订手术方案的过程中,医生们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医生被感染的危险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因为面对这样一个病情危重的患者,他们已经没有退路。
在谭萍入院以后,多位专家对她的病情进行联合会诊,最后认为患者的病情已经刻不容缓了,必须立即为她进行手术,因此专家们也专门为此制订了一个详细而周密的手术方案。
手术前,舒畅来到谭萍的病房,告诉她,医生会想办法保住她的生命,也会尽量保住她的腿。2007年3月7日,也就是谭萍入院后的第二天,她被医务人员推进了手术室,这是全国首例为艾滋病人进行的动脉血管瘤手术。主刀医生舒畅说,在手术的过程中,如果病人不出现血管爆裂、意外喷血等情况,这个手术应该还是可以顺利完成的。
尽管参与这次手术的人员都是经验丰富的医生,但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医院还是组织了另外一组医生在手术室外待命,如果在手术台上一旦有医务人员被感染,第二组医生将接替他们继续手术。
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除穿上正常的手术衣以外,再穿上一层不透水的手术衣隔离,然后手套也是戴上双层的,另外再戴一个大的防护罩,眼睛也都被防护起来了。
下午4点钟,麻醉科的医生开始对患者谭萍实施麻醉。然而手术还没有开始,就在麻醉即将结束的时候,让所有人都担心的意外出现了:病人的动脉血管瘤突发大出血,血喷射得有1米多高,地上的血也已经沉积很多了。
血管外科医生李全明第一个冲上手术台,双手按住了患者的出血点。而当时他的安全防护措施还没来得及做好。随后,第二个医生黎明又冲上了手术台。
由于处理及时,病人突发的大出血并未影响手术的进行。止住了出血之后,舒畅叮嘱其他医务人员:一切小心,包括递器械,递手术刀都慢一些,一定要准。随后手术开始了。
6个小时后,手术结束了,全国首例艾滋病人动脉血管瘤手术宣告成功。
做完一个又来一个
血管外科主任舒畅说,做完这个手术以后,当我们把身上的防护服都脱掉,走出这个手术室,那个心里的感觉用四个字可以形容,叫如释重负。
当谭萍醒来以后,护士告诉她手术非常成功,她激动的哭着说:感谢医生和护士,是他们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让她觉得世上还是好人多。
谭萍还说,毒品真的是万恶之源,不要去沾,一旦沾上,就会使你变成白粉的奴隶。以前自己想戒,但是没戒掉,现在好不容易过了这一关,就不想再走回头路,不想再过这种生不如死的生活了。以后不管面对什么疾病,只要自己不放弃生活,生活就不会放弃自己。
目前,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之下,谭萍的伤口正在一点点地愈合。过不了多久,她就可以出院了。
如今,谭萍正在尝试着开始自己新的生活。患者的康复,对于医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值得快慰的事情。
舒畅主任说,谭萍这个病例也是他在外科生涯之中做的一个特殊的病例。她马上就出院了,于是写一幅字送给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希望她将来进入社会以后,能够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过上一个正常人的生活。
谭萍马上就可以出院了,这真是一件让所有人都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又有另外一位因毒品注射而导致血管爆裂的患者住进了中南大学湘雅二院,这让所有医务人员的心一下子又沉了下来,这,会不会又是一位艾滋病患者呢?
对于医生的询问,患者说,自己没有患肝炎、梅毒和其他传染病。
尽管这名患者否认自己患有其他传染性疾病,但是很快,对这名患者的血样检查就有了结果。和舒畅预测的一样,这位患者的HIV抗体也是呈阳性——这又是一位艾滋病的患者。
舒畅说,艾滋病实际已经成为一个群体了,这部分病人也要生活,把他们和这个社会隔离开来,这是不可能做到,也不应该做的,他们也是人,他们因为免疫力缺陷,更加容易得病,更加要给他们进行治疗,因此我们有责任给他们以关爱和照顾。
有了前面为艾滋病患者谭萍手术成功的经验,2007年4月l3日,湘雅二院血管外科再次为第二例艾滋病人进行了动脉瘤手术,手术进行得很成功,手術结束后,这名患者也住进了谭萍所在的隔离病房。
一周之后,谭萍的手术切口已经完全愈合,她可以出院了。
舒畅希望谭萍将来一方面能够实实在在把自己的路走好,另一方面也希望她对社会能够承担一份责任,同时也希望更多类似的病人不要再自暴自弃,要逐渐融入社会,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摘自央视《共同关注》)
2007年3月6日,一辆飞驰的急救车把一位昏迷中的病人,送到了湖南长沙的中南大学湘雅二院,这名患者的右腿根部包扎了厚厚的一层绷带,但尽管如此,她的患处依然不断地有血液渗出,情况紧急,湘雅二院的血管外科的医生经过初步诊断,确定这名患者患的是动脉血管瘤,随时可能因大出血导致生命危险。
由于患者的出血情况比较严重,所以,值班医生当即对其进行相关的处置:紧急手术,把血止住。
经过及时地处置,患者的大出血被止住了,暂时不会发生意外情况。但是,医生却发现,患者的身上已有多处溃疡。

这一情况引起了值班医生的警觉,并及时向血管外科的主任舒畅教授进行了汇报。同时,医生经过询问患者病史,得知患者已经有很多年的吸毒历史。医生立刻警惕到这个病人可能带有多种的传染病。
为了确认患者是否带有其他传染性疾病,医生立即把这名患者的血液样本送到了感染科进行化验,并当即把患者转入了隔离病房。
患者名叫谭萍(化名),今年刚刚30出头,可是,她却已经有将近十年的吸毒史了,刚开始,她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可没想到几年下来,这毒瘾越来越大,进而她选择了注射。可是,注射除了增大毒害以外,还可能使吸毒者感染其他各种疾病,比如肝炎、艾滋病等。那谭萍现在身上出现的这些溃疡会不会真的是某种疾病的征兆呢?
谭萍的血液样本被送到感染科后,医务人员当即对其进行了化验。几个小时后,化验的结果出来了,谭萍被确诊为艾滋病患者。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中译名,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一旦侵入机体,连续存在于感染者体内,并具传染性损坏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本领并发多种疾病,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病毒性传染病。因此,被称为“当代瘟疫”,“世纪杀手”。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艾滋病研究室主任郑煜煌说,通过艾滋病病毒基因的定量检测,发现谭萍的抗体是阳性的,核酸也是阳性的,核酸定量是十的五次方,说明病人不仅有感染,而且有比较大的传染性。
谭萍身上出现的溃疡正是发病的征兆。其实,早在两年前,她就已经得知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可在这次入院的时候,她却没有向任何医务人员提及自己的病情。
谭萍说,她之所以没说是怕医院不收她,因为有很多医院不敢收像她这样的病人。
血管外科马上将这一情况通报给了医院的相关部门,并立即召开了全院相关科室的医生会诊,会诊的目的在于这个病例该怎么处理,是不是在本院做手术。
尽管舒畅教授已经从医多年,而且成功地做过很多例血管瘤的外科手术,但面对这位突如其来的艾滋病患者,他还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说,因为他是科室的主任,整个手术过程中间,不能让医务人员感染。这些医务人员要被感染,那他这个做主任的也是不可饶恕的。
医生介绍说,艾滋病主要有3种传播途径,一个是性的传播,第二个是母婴传播,第三个是血和体液的传播。如果医生要为谭萍做手术,必然会接触到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
血管外科主任舒畅说,尽管可以采取各方面的措施,但医务人员被感染的几率还是存在的。手术过程中,除了医务人员有可能被器械碰伤以外,患者的血管瘤本身也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为血管瘤随时都存在爆裂喷血的可能。
喷血挑战勇士
面对这样一位患者,医生们的心中充满压力。做与不做,所有人面对着两难的选择。然而患者的生命却已危在旦夕。
尽管湘雅二院已经安排谭萍住进了隔离病房,但医院里毕竟还没有人为艾滋病人做过相关的外科手术,这无疑让医生面临了巨大的考验,但如果不做手术,患者面对的将是死亡。此时,隔离病房中的谭萍也陷入深深的恐惧之中。
医生们决定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进行手术。在制订手术方案的过程中,医生们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医生被感染的危险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因为面对这样一个病情危重的患者,他们已经没有退路。
在谭萍入院以后,多位专家对她的病情进行联合会诊,最后认为患者的病情已经刻不容缓了,必须立即为她进行手术,因此专家们也专门为此制订了一个详细而周密的手术方案。
手术前,舒畅来到谭萍的病房,告诉她,医生会想办法保住她的生命,也会尽量保住她的腿。2007年3月7日,也就是谭萍入院后的第二天,她被医务人员推进了手术室,这是全国首例为艾滋病人进行的动脉血管瘤手术。主刀医生舒畅说,在手术的过程中,如果病人不出现血管爆裂、意外喷血等情况,这个手术应该还是可以顺利完成的。
尽管参与这次手术的人员都是经验丰富的医生,但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医院还是组织了另外一组医生在手术室外待命,如果在手术台上一旦有医务人员被感染,第二组医生将接替他们继续手术。
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除穿上正常的手术衣以外,再穿上一层不透水的手术衣隔离,然后手套也是戴上双层的,另外再戴一个大的防护罩,眼睛也都被防护起来了。
下午4点钟,麻醉科的医生开始对患者谭萍实施麻醉。然而手术还没有开始,就在麻醉即将结束的时候,让所有人都担心的意外出现了:病人的动脉血管瘤突发大出血,血喷射得有1米多高,地上的血也已经沉积很多了。
血管外科医生李全明第一个冲上手术台,双手按住了患者的出血点。而当时他的安全防护措施还没来得及做好。随后,第二个医生黎明又冲上了手术台。
由于处理及时,病人突发的大出血并未影响手术的进行。止住了出血之后,舒畅叮嘱其他医务人员:一切小心,包括递器械,递手术刀都慢一些,一定要准。随后手术开始了。
6个小时后,手术结束了,全国首例艾滋病人动脉血管瘤手术宣告成功。
做完一个又来一个
血管外科主任舒畅说,做完这个手术以后,当我们把身上的防护服都脱掉,走出这个手术室,那个心里的感觉用四个字可以形容,叫如释重负。
当谭萍醒来以后,护士告诉她手术非常成功,她激动的哭着说:感谢医生和护士,是他们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让她觉得世上还是好人多。
谭萍还说,毒品真的是万恶之源,不要去沾,一旦沾上,就会使你变成白粉的奴隶。以前自己想戒,但是没戒掉,现在好不容易过了这一关,就不想再走回头路,不想再过这种生不如死的生活了。以后不管面对什么疾病,只要自己不放弃生活,生活就不会放弃自己。
目前,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之下,谭萍的伤口正在一点点地愈合。过不了多久,她就可以出院了。
如今,谭萍正在尝试着开始自己新的生活。患者的康复,对于医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值得快慰的事情。
舒畅主任说,谭萍这个病例也是他在外科生涯之中做的一个特殊的病例。她马上就出院了,于是写一幅字送给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希望她将来进入社会以后,能够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过上一个正常人的生活。
谭萍马上就可以出院了,这真是一件让所有人都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又有另外一位因毒品注射而导致血管爆裂的患者住进了中南大学湘雅二院,这让所有医务人员的心一下子又沉了下来,这,会不会又是一位艾滋病患者呢?
对于医生的询问,患者说,自己没有患肝炎、梅毒和其他传染病。
尽管这名患者否认自己患有其他传染性疾病,但是很快,对这名患者的血样检查就有了结果。和舒畅预测的一样,这位患者的HIV抗体也是呈阳性——这又是一位艾滋病的患者。
舒畅说,艾滋病实际已经成为一个群体了,这部分病人也要生活,把他们和这个社会隔离开来,这是不可能做到,也不应该做的,他们也是人,他们因为免疫力缺陷,更加容易得病,更加要给他们进行治疗,因此我们有责任给他们以关爱和照顾。
有了前面为艾滋病患者谭萍手术成功的经验,2007年4月l3日,湘雅二院血管外科再次为第二例艾滋病人进行了动脉瘤手术,手术进行得很成功,手術结束后,这名患者也住进了谭萍所在的隔离病房。
一周之后,谭萍的手术切口已经完全愈合,她可以出院了。
舒畅希望谭萍将来一方面能够实实在在把自己的路走好,另一方面也希望她对社会能够承担一份责任,同时也希望更多类似的病人不要再自暴自弃,要逐渐融入社会,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摘自央视《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