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方法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_f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被动语态的广泛使用是英语有别于汉语的一大特点。一般来说,无论是在书面语中,还是在口头语中,英语都比汉语使用更多的被动语态。英语被动语态在译成汉语时,通常可以翻译成汉语被动句、漢语主动句、汉语无主句等。
  关键词:英语;被动语态;翻译
  一、引言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被动语态,但由于表达习惯上的差异,英语往往习惯用被动语态来表达,而汉语则用主动语态来表达。因此,在将英语被动语态翻译成汉语时,不能一律保持被动状态,否则译文就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那么,如何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去理解原意,又怎样将它翻译成恰当的汉语,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
  (一)英语被动语态的概述
  语态是动词的一种形式,用以说明主语与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英语的语态共有两种: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则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二)英语被动语态的结构
  被动语态由“助动词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人称、数和时态的变化是通过be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1.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结构
  由am/is/ar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例如:I am often praised by the teachers.
  2.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结构
  由was/wer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例如:His little brother was taken good care of by him yesterday.
  3.现在进行时的被动语态结构
  由am/is/are being+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例如:The street in front of my house is being widened.
  4.过去进行时的被动语态结构
  由was/were being+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例如:The railway was being built this time last year.
  5.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结构
  由have/has been+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例如:These papers have not been written yet.
  6.过去完成时的被动语态结构
  由had been+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例如:The work had been finished by Jim.
  7.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结构
  由will/shall 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例如:I am sure that we shall be invited to the party.
  8.过去将来时的被动语态结构
  由would/should 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例如:I asked him if he would be criticized by the teacher.
  (三)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
  英语中的被动语句译成汉语时,很多情况下都可译成主动句,但也有一些可以保持被动语态的句子。
  1.译成汉语主动句
  将英语被动语态译成汉语主动语态的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1)保留原文主语
  (2)原文主语在译文中作宾语
  (3)增加主语
  (4)译成汉语无主语
  (5)译成汉语判断句
  (6)常用被动句型“It+被动语态+that”的翻译
  2.译成汉语被动句
  有些英语被动句着重被动的动作,因此,翻译时可以翻译成汉语的被动句,以突出英语原文的被动意义。
  (1)直接用“被”字做成被动句
  例如:
  Vitamin C is destroyed when it is overheated.维生素C受热过度就会被破坏。
  Once the flower has been pollinated and fertilized, the plant provides the newly formed seeds with a reserve of food materials, which will be needed when they themselves germinate.花一旦被授了粉受了精,植株就会对新生种子提供养料贮藏,以备种子未来发芽之需。
  The window pane was broken by the child.窗户上的玻璃被这小孩打碎了。
  (2)用其他被动词做成被动句
  使用“叫”、“受”、“遭”、“让”、“给”、“由”、“把”、“得到”、“受到”、“加以”、“得以”、“为……所”、“由……来”等汉语中表达被动意义的语言。
  例如:
  The crops were washed away by the flood.庄稼让大水冲跑了。
  The Wright brothers were highly praised for having made the first flight in the world.莱特兄弟因为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飞行而受到了高度赞扬。
  Early fires on the earth were certainly caused by nature , not by Man.地球上早期的火肯定是由大自然而不是人类引燃的。
  三、结语
  英语被动语态在译成汉语时要求各不相同,可以使用的方法也不仅仅是上述这几种。我们应根据汉语的习惯用法,使用汉语中不同的句式和适当的辅助词语,既保持上下文的贯通,又遵循语态的转换规则,以较好的表达英语原文中的被动含义。
  参考文献:
  [1]刘家洲.谈英语被动句的翻译技巧[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版),2008(6).
  [2]顾宝珠.浅谈英译汉中被动语态的用法[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4(4).
  [3]孙庆双.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技巧[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4).
  [4]高宝萍.科技英语翻译中被动语态的翻译法概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5).
  [5]于小晴.对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翻译技巧的探讨[J].海外英语(中旬刊),2011(5).
  [6]潘宏碧.浅谈英语被动语态的汉译[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10).
  [7]何芳兰,黄琳.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J].考试周刊,2011(34).
  [8]马亚鸿,韩丽.浅析英语中被动语态的翻译[J].考试周刊,2010(30).
  [9]李艳,李慧.英汉互译中语态的转换[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我国随着石油勘探和开发程度的延深,低渗透油田储量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大,近期当年探明储量中,低渗透储量所占比例高达65%-70%。可见目前石油后备储量紧张的形势下,如何动用和开发好低渗透储量,对我国石油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井间示踪剂测试技术示认识油藏的非均质特征和评价二次、三次采油方法提高采收率机理的重要油藏工程手段,它能够为油藏工程研究提供范围广、内容丰富的信息,有些内
本文主要就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裂缝问题和具体的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施工项目质量问题的分析,是正确拟定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的前提,是明确质量事故责任的依据。为此,要求
【摘要】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动态预测地下剩余油气分布的主要方法有测井、数值模拟、油藏工程物质平衡、生产动态分析等,其中测井是通过井筒采集地层信息最多、覆盖面最广、采样密度最大、最能反映地层条件下各项参数的技术,是监测静态和动态含油饱和度的主要手段。生产测井作为测井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具有作业成本低、不影响油田生产、采集数据准确、施工方便的特点,因而广泛地被油田所采纳使用。本文将主要探讨连续油管传输温
当前高校毕业生已经进入了90后时代,由于90后大学生在社会背景、成长环境、家庭状况、个人经历等方面较之前的学生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在就业时,他们的心态、想法、做法也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对金融风险、国家经济风险将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
摘 要:小学数學教学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成为了学生学习上的“拦路虎”,甚至不少学生一提到应用题就会感到头疼。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成为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应用题  1引言  教学策略主要是指以一定的教学思想为指导,结合学生的生理发展和学习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
“苏东剧变”以后,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界掀起了一股对“市场社会主义”学说的研究热湖。它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共同
近代以来的日本政治家,在中日关系问题上,往往笼罩在一片阴影之下.其具体表现:既想从中国获得利益,但又不想平等、和睦相处.这实际是“与人为敌”的心态所致.这种心态使多数
摘 要: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合作也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促进学生交流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集体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主要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论述了群体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进行了些许简单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中,小学的数学教学逐渐被日益关注。合作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充分调
2005年是世界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日本战败60周年.在这一敏感年份,日本右翼政治势力美化其侵略历史的势头却不见减弱.人们不禁要问,日本为何如此难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