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教师与学生谈话的艺术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sd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谈话对于师生之间的思想沟 通、信息交流、融洽感情、增强信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说,谈话是一种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本文中笔者通过参考文献资料,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经验,来探讨如何跟学生谈话,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也为同仁提供可参考意见。
  关键词:谈话;积极;语言
  1.确定主题,有备而谈
  俗话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找学生谈话,不能心血来潮,毫无准备,而是要了解谈话对象的性格、家庭环境、在校表现等,并确定好谈话的主题,要明确谈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我在找学生谈话之前,主要是通过向任课教师或家长了解该生最近的学习情况及表现,或者直接根据该生在自己课上的表现来确定好谈话的主题,并根据该生的性格特征来确定好谈话方法。
  2.选择场所,适时而谈
  我们知道,一定的场所可以使人与人之间进行和谐的谈心与沟通。一般而言,应选择比较清静且易于定心,让学生感到亲切自在的,不受外来干扰的场所。在时间选择上,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或课间。为了节约时间,我一般采取就近原则,找离该生班级较近的而且比较安静的地方。这个时候,师生都能保持心平气和的心态,鼓励或是批评,学生都能够接受,并且,相互之间能够坦诚相待,畅所欲言,会收到超预期的效果。教师一定不要在气头时与学生进行谈心,因为在气头上时,情绪不稳定,言词较激烈,很有可能适得其反。
  3.态度坦诚,倾心而谈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与学生进行谈话时,我们的态度一定要坦诚,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唯有用真心才能与学生在思想与心灵上产生共鸣,学生才能敞开心扉,倾心与你交谈。在谈话的过程中,如果教师略表现出厌恶的情绪,甚至皱一皱眉,学生都会敏锐地觉察到。若让学生发现自己被轻视了,就很容易引起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势必会影响谈话的效果。特别是教师在与后进生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采用鼓励与表扬的方式,促进其自信心的树立。
  4.选好方法,因人而谈
  谈心方法,因人而异。谈心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不是任何方法都可使用在同一学生身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爱好,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谈心方法。
  (1)耐心询问法。这种方法适合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因为这部分学生怕与他人交流,会把自己束缚起来,这时教师应耐心地询问,语言要亲切,态度要和蔼,让学生解除顾虑,慢慢地敞开心扉。单独的谈心更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敞开心田,倾心而谈。而对学生所谈内容,教师这时应给予肯定,并指明努力的方向,给学生以动力。
  (2)对比参照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性格倔强,常犯错误的学生。因为这部分学生易产生自暴自弃心理,教师就可采取参照法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深入浅出,直接剖析问题的实质,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和引导。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和犯错误的原因及危害性,进而增强他们改正的信心。另外,在谈心时,教师的态度一定要严肃认真,鼓励与批评要适中,这样势必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争论辩答法。这种方法适合善于健谈的学生。为此教师在谈话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尽可能将学生所要“诡辩”的理由都考虑到,并做出辩论的思想准备。当然,争论辩答,并不是和学生斗嘴,而是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心中所想,让学生在争论中明白其中的道理,最终达到以理服人的结果。
  5.随机应变,跟踪而谈
  学生的进步是一点点的,不可能一下子就会取得非常大的进步,或者是按照你预想的轨迹去发展,因此,在跟学生谈过话后要随时追踪,而不能谈过一次话后,就再也不去过问。我们可以通过任课老师,对其最近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也可以咨询家长,孩子最近在家的表现情况等,来判断学生最近是否取得了进步,如果学生没有改善甚至每况愈下,那就需要更改“战斗策略”,重新考虑谈话的方法,一方面要体贴安慰,表示理解,帮助抚平其心灵的创伤,另一方面要帮助其分析原因,使其尽快走出低谷,直到学生取得进步;如果该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一定要乘胜追击,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并帮助其设立更高的奋斗目标,激励其努力拼搏,不断进取,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学习与生活中的目标。
  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教师找学生谈话,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作为教师的我们,若能多一点关怀、理解与引导,及时地找他们谈心,就能使他们的心得到温暖,甚至在他人生道路上竖下一块闪光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王 进.浅谈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J].新课程(下),2012(01).
  [2]李明星.班主任和学生谈话的技巧[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0(05).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职高专医学生的职业素质的高低深度影响其未来的职业前景。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来说,加强对医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是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通过对其教育现状分析,找到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并制订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为相关领域研究和教育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教育  一、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  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宗旨为培养学生的专业
近日,教育部公布《國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五周年特殊教育发展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实现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使残疾学生的免费教育达到12年。  今后我国将加大投入,2016年将学生平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到6000元,达到普通学校的8倍左右;“十三五”期间实现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免费教育达到12年;同时对学前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的残疾学生优先进行资
摘 要:中职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实用型人才。通常情况下,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以后会直接进入社会从事相关工作。而中职学生要想顺利就业,其掌握的理论知识是特别重要的,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多加努力。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的幼儿卫生保健主要是向学生讲授关于幼儿卫生保健、幼儿生理特征以及预防疾病的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但在当前,很多中职学生没有充分重视幼儿卫生保健课程。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