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建筑行业模式也从以往传统的单一模式逐渐向多元化、功能化、绿色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建筑模式发生转变。在现代建筑行业中,除了对基本配套设施的安装外,数字智能化的系统应用也变得愈发广泛,如安防管理系统、楼宇对讲系统以及能源能耗管理系统等。弱电工程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在智能化建筑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确保建筑物安全使用的有力保障,对各种智能科技系统和设备的应用起着相应的保护作用。本文就智能化建筑项目当中弱电工程的实施要点着手分析,并对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作出重点探析,以期为建筑行业从业者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弱点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智能化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弱电系统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当中都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社会各界对于智能化建筑的弱电工程也因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项目中弱电工程的有效实施不仅可以较好的满足当前人们的日常使用需求,同时更要在此基础上,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让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为丰富。
1.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要点分析
1.1弱电系统总体设计与功能需求分析
分析功能需求以及整体系统设计是弱电工程建设的前提基础,主要是从弱电系统的功能特点以及设计标准,也就是从弱电系统的实际功能需求出发,通过施工设计来满足各种功能的实际使用要求,将弱电系统特有的优势特点充分的体现出来,让用户切实感受到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所带来的便利。
1.2做好设备选型和系统维护管理
对于电气设备的选型来说,主要应以安全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为基础考虑,同时能够还应考虑到设备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以便用户的实际使用。弱电工程完成施工后,对于整个系统的有效维护管理才是确保项目投资回报的切实保障。电气系统能够维持正常有序的运行是评价智能化建筑整体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并且最终实现项目的投资回报才是智能化工程建设的最终目标。因此必须对弱电工程要加强验收管控,注重对系统的维护管理,确保获得最佳的工程成果。
2.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设计阶段
设计人员在弱电工程施工前,应充分考虑到不同用户需求以及技术的进步,优先选择那些具有开放性并且已经具有生产、设计标准的电气设备,避免因系统兼容等问题导致系统无法进行升级拓展。在设计弱电系统施工方案时,应对客户的实际需求和施工单位的实际需求作出相应的考虑。同时通过模拟设计的方式,从正反两方面对设计方案加以验证,在经过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的双重验证后,再和施工人员做好交底工作的情况下开展施工建设。另外还要考虑到设计方案中所有产品的型号、规格以及样式等能否购买到,尽量做到全方位、尽善尽美。
2.2施工阶段
施工质量的优劣将会对整个弱电系统是否可以顺利开通、运行起到直接的影响,在施工安装关键部件时,质量监管人员应做好相应的监管工作。由于安全质量风险会伴随整个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因此只要项目尚未交工,安全质量风险就还存在,因此工程质量监管人员应根据施工设计方案以及电气设备说明书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监督,并对已经完成安装的设备进行实验检测。
2.3验收阶段
验收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最终阶段。但建筑项目按照施工计划全部落实建成后,通过试运行检测达到设计要求就,并且由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根据项目设计的要求完成初步验收,并出具实验报告,再由施工承建单位的上级部门实施系统检测后,才能向甲方提请最终验收。工程验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产品质量验收。项目建设的所有供货商将主要产品的质量证明提供给甲方,由 甲方进行验证签收。
(2)系统运行验收。当所有电气设备完成施工安装并经调试保证运行无误后,承建单位应派相关技术人员实施系统联调,并将调试报告提交甲方。当乙方认为整个项目工程全部结束后,可通过书面通知请甲方对系统进行运行验收。甲方可根据合同约定的设计要求和技术要求对系统运行进行验收,并办理相应的验收手续。
(3)施工验收。施工验收主要包括设备安装以及管线铺设两部分,根据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以及设计方案要求对项目进行验收。
3.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质量管控措施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质量控制是多方面全方位的,重点是对工程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调试阶段中的所有环节实施全方位的质量管控:
(1)设计阶段。在项目施工前要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要对每个弱电子系统的施工设计、技术设计、功能描述、设备选型和业主、合同以及功能分析需求进行细致审核和再次确认。检查不同子系统相互间进行技术交接的交互资料,并通过审核来确认资料是否符合要求;审核受控方的设计管线是否到位,双方的信号交接界面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对设计图纸实施全面审核,确保设备清单、施工图纸以及监控点表三者全部吻合,由建设方、设计方和施工方共同对会审纪要签字确认,并以此作为施工文件的技术补充。
(2)施工阶段。根据会审后的技术文件、设计图纸以及相关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对整体设计方案进行施工质量控制;根据施工图纸的设计要求保质保量的进行施工建设,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和图纸不相符的地方,不可私自进行变更,需及時和设计人员共同探讨寻求解决方案,严格执行标准化、规范化、可操作化的施工质量管控程序,对子系统中的单体设备安装、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同时要将各系统设备的调试、测试结果做好记录,斌对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所涉及到的各种外围材料和设备实施检验,对其中标识不清或不全、与合同不符、对质量保证有所怀疑的施工材料间抽检;所有进口材料需要出具产地证明以及海关商检证明,并做好相关材料的报审工作,经项目监理审核无误后方可开始施工。
(3)系统调试阶段。在进行系统设备调试前,技术人员首先要根据弱电工程的总体设计、合同要求、验收标准以及相关技术文件进行系统调试方案的编制工作,经技术审核无误后才可组织实施。按照相应的图纸要求和施工质量规范对各子系统、单体设备以及综合布线情况进行质量控制,并将调试检测工作做好记录,并及时整改需要返工的环节,整改后再次进行调试检测,直到达到正常运行标准为止。
参考文献
[1]顾俊辉.浅谈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与质量控制[J].安装, 2016(6期):62-64.
[2]周静宁.浅析智能化建筑中的弱电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工业:00263-00263.
[3]韩竞涛.智能化建筑中的弱电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9).
[4]徐瑛.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电脑迷, 2018, 000(015):59.
南京亚太嘉园智慧空间营造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弱点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智能化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弱电系统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当中都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社会各界对于智能化建筑的弱电工程也因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项目中弱电工程的有效实施不仅可以较好的满足当前人们的日常使用需求,同时更要在此基础上,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让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为丰富。
1.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要点分析
1.1弱电系统总体设计与功能需求分析
分析功能需求以及整体系统设计是弱电工程建设的前提基础,主要是从弱电系统的功能特点以及设计标准,也就是从弱电系统的实际功能需求出发,通过施工设计来满足各种功能的实际使用要求,将弱电系统特有的优势特点充分的体现出来,让用户切实感受到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所带来的便利。
1.2做好设备选型和系统维护管理
对于电气设备的选型来说,主要应以安全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为基础考虑,同时能够还应考虑到设备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以便用户的实际使用。弱电工程完成施工后,对于整个系统的有效维护管理才是确保项目投资回报的切实保障。电气系统能够维持正常有序的运行是评价智能化建筑整体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并且最终实现项目的投资回报才是智能化工程建设的最终目标。因此必须对弱电工程要加强验收管控,注重对系统的维护管理,确保获得最佳的工程成果。
2.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设计阶段
设计人员在弱电工程施工前,应充分考虑到不同用户需求以及技术的进步,优先选择那些具有开放性并且已经具有生产、设计标准的电气设备,避免因系统兼容等问题导致系统无法进行升级拓展。在设计弱电系统施工方案时,应对客户的实际需求和施工单位的实际需求作出相应的考虑。同时通过模拟设计的方式,从正反两方面对设计方案加以验证,在经过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的双重验证后,再和施工人员做好交底工作的情况下开展施工建设。另外还要考虑到设计方案中所有产品的型号、规格以及样式等能否购买到,尽量做到全方位、尽善尽美。
2.2施工阶段
施工质量的优劣将会对整个弱电系统是否可以顺利开通、运行起到直接的影响,在施工安装关键部件时,质量监管人员应做好相应的监管工作。由于安全质量风险会伴随整个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因此只要项目尚未交工,安全质量风险就还存在,因此工程质量监管人员应根据施工设计方案以及电气设备说明书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监督,并对已经完成安装的设备进行实验检测。
2.3验收阶段
验收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最终阶段。但建筑项目按照施工计划全部落实建成后,通过试运行检测达到设计要求就,并且由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根据项目设计的要求完成初步验收,并出具实验报告,再由施工承建单位的上级部门实施系统检测后,才能向甲方提请最终验收。工程验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产品质量验收。项目建设的所有供货商将主要产品的质量证明提供给甲方,由 甲方进行验证签收。
(2)系统运行验收。当所有电气设备完成施工安装并经调试保证运行无误后,承建单位应派相关技术人员实施系统联调,并将调试报告提交甲方。当乙方认为整个项目工程全部结束后,可通过书面通知请甲方对系统进行运行验收。甲方可根据合同约定的设计要求和技术要求对系统运行进行验收,并办理相应的验收手续。
(3)施工验收。施工验收主要包括设备安装以及管线铺设两部分,根据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以及设计方案要求对项目进行验收。
3.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质量管控措施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质量控制是多方面全方位的,重点是对工程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调试阶段中的所有环节实施全方位的质量管控:
(1)设计阶段。在项目施工前要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要对每个弱电子系统的施工设计、技术设计、功能描述、设备选型和业主、合同以及功能分析需求进行细致审核和再次确认。检查不同子系统相互间进行技术交接的交互资料,并通过审核来确认资料是否符合要求;审核受控方的设计管线是否到位,双方的信号交接界面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对设计图纸实施全面审核,确保设备清单、施工图纸以及监控点表三者全部吻合,由建设方、设计方和施工方共同对会审纪要签字确认,并以此作为施工文件的技术补充。
(2)施工阶段。根据会审后的技术文件、设计图纸以及相关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对整体设计方案进行施工质量控制;根据施工图纸的设计要求保质保量的进行施工建设,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和图纸不相符的地方,不可私自进行变更,需及時和设计人员共同探讨寻求解决方案,严格执行标准化、规范化、可操作化的施工质量管控程序,对子系统中的单体设备安装、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同时要将各系统设备的调试、测试结果做好记录,斌对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所涉及到的各种外围材料和设备实施检验,对其中标识不清或不全、与合同不符、对质量保证有所怀疑的施工材料间抽检;所有进口材料需要出具产地证明以及海关商检证明,并做好相关材料的报审工作,经项目监理审核无误后方可开始施工。
(3)系统调试阶段。在进行系统设备调试前,技术人员首先要根据弱电工程的总体设计、合同要求、验收标准以及相关技术文件进行系统调试方案的编制工作,经技术审核无误后才可组织实施。按照相应的图纸要求和施工质量规范对各子系统、单体设备以及综合布线情况进行质量控制,并将调试检测工作做好记录,并及时整改需要返工的环节,整改后再次进行调试检测,直到达到正常运行标准为止。
参考文献
[1]顾俊辉.浅谈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与质量控制[J].安装, 2016(6期):62-64.
[2]周静宁.浅析智能化建筑中的弱电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工业:00263-00263.
[3]韩竞涛.智能化建筑中的弱电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9).
[4]徐瑛.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电脑迷, 2018, 000(015):59.
南京亚太嘉园智慧空间营造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