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预判疾病传变对中医临床遣方用药有重要指导价值,然而当前中医临证多以经验为主,对于疾病是否传、如何传尚无明确准则.证素辨证可将复杂的证拆解出病位和病性证素,笔者通过对
【机 构】
: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福州350122;福建省中医健康状态辨识重点实验室,福州350122;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系,厦门36100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判疾病传变对中医临床遣方用药有重要指导价值,然而当前中医临证多以经验为主,对于疾病是否传、如何传尚无明确准则.证素辨证可将复杂的证拆解出病位和病性证素,笔者通过对证素间关系的梳理,认为两两证素之间主要存在“易”“已”两个层次,“嗜”“夹”“致”3种关系,且分别代表了疾病的起因、过程和趋势,故而尝试从证素角度预测证素的发展演变趋势.同时,将阐释证素预测与六经传变、卫气营血传变间关联,并选取内伤和外感各1例医案,解析说明如何通过证素预测实现对疾病传变的预判,以更好指导临床“既病防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节拍化疗联合依西美坦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CF-7细胞,分为对照组(加入不含药物的DMEM培养液)、30 µmol/L依西美坦组和卡培他滨节拍化疗联合用药组[30 µmol/L依西美坦联合不同浓度(50、33、17 µmol/L)卡培他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计算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
中医药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现通常所指的民族医药属于狭义的范围,是对我国少数民族医药理论与经验的总称,其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