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论——中国古代审美形态研究之一

来源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的审美形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古人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文化传统和人生境界的积淀.中和是中国最早成熟的审美形态,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审美形态之一,其后所有的审美形态都离不开中和这一纬度,深深地烙上中和的印迹.在"中和"中,中是前提,和是结果,中是核心,和是必然,有中必有和,非中不能和,中是衡量和的尺度."中"即适中、和度、适度,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之间的平衡,也就是合二为一,即"执两中用",是在矛盾双方中不走极端.中和的审美特征有三
其他文献
本文对数字图象相关测量方法的测量误差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分析了各项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实验现象 ,并提出了相应的消除和抑制误差的有效措施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复方肝康颗粒对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大鼠肝组织Ⅲ型前胶原(Precollagen TypeⅢ)层粘连蛋白(Laminin)表达以及血清PCHI、LN含量的影响,探讨肝康颗粒抗肝纤维
【正】电视讲座教材中举了一个投入产出价值表的例子,表的横栏反映各部门产品的分配关系(产出),即每个部门向各生产部门提供的产品量以及最终产品量。纵栏反映各部门生产中的
恰逢中部崛起的有利时机,如何实施科学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区的区位优势,探索生态化产业的发展路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建立产业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