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冲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混物的结构表征与抗应力发白性能的研究

来源 :石油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s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抗冲聚丙烯(hi PP)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原料进行共混得到hi PP/PET共混物。利用DSC,DMA,SEM等方法分析了PET的冷结晶行为,研究了hi PP/PET共混物中各组分的相区,探讨了分散相体积收缩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hi PP/PET共混物在注塑成型过程中,PET结晶不完善,在120℃时即可完成冷结晶。hi PP/PET共混物中,橡胶、聚丙烯和PET各自具有独立的相区,橡胶和PET形成各自的独立颗粒。未经退火处理的hi PP/PET共混物的抗应力发白性能较好,共混物中的橡胶颗粒尺寸与hi PP相比有所降低,共混物中PET颗粒的收缩程度与基体差异不明显。退火之后PET颗粒的体积发生收缩,共混物中的内应力增大,聚丙烯/PET两相界面分离的趋势增加,使hi PP/PET共混物的抗应力发白性能显著降低。
其他文献
以椰壳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ZrO_2负载型活性炭催化剂,利用BET,XRD,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ZrO_2负载量、焙烧温度、相对湿度、氧含量、反应温度、气态空速
在植物学、动物学教学中注重实物标本教学,建立课外兴趣小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准确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劳动实践技能.
在探索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的过程中,江南大学“丝路梦达”工作室运用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推进育人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创新。通过一年的实践探索,工作室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