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无限、感悟精彩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010a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创感”的概念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相结合,突破原有技巧性训练的教学框架,创设创感教学法,总结归纳拓思激情、自主体验、创新融情、评价悟情四个教学策略贯穿美术课堂教学。
  【关键词】美术创感教学法 情趣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07-01
  一、美术创感教学法的基本思想
  工作了二十年每天都在上课,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我的美术课上我能给孩子们什么。我想这个答案我找到了,那就是我希望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感受到快乐,思维上的自由和放松。能用美术特有的语言表达自己情感,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将来走出学校能用一种艺术的方式对待自己的生活。如果要给这样的课堂冠一个名字,我想可以叫它“创感课堂”。“创感”这个词是我在黎加厚教授的有关“创感时代”的讲座上第一次听到。他在《全新思维》中提到,现在世界正在发生改变。物质的充裕使我们的精神需求日益增强,全球化使白领工人们的工作全球流动,强大的技术力量使某些工种正在消失——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拥有一种全然不同的思维形式和生活方式——被我誉为“高概念” (High Concept)和“高感性” (High Touch)。高概念的能力包括具有美感,富有创造力和丰富的情感,能写出优美的文章,以及将表面上毫无关系的事物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东西。高感性的能力包括理解别人,懂得人与人相互交往的细微之处,找到乐趣并感染别人,超越平凡,寻求生活的真谛和意义。我很喜欢这段话也很喜欢“创感”这个词,创感——创造力、创新能力;感性、情商。完美的结合。很像是解读美术的课堂中终极目标。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美术课堂不单单只是会画一幅画做一个手工作品这种技巧性的训练,而是一种在知识技能基础上的创造潜能的个性展示,一种情感的感悟体验。
  创感课堂就是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以情感为依托,发掘学生的创造性和建立独特的个性,调动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获得美术情感体验,达到创造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二、美术创感教学法研究目的
  1.创建一个和谐富有创感的美术课堂。
  美术学科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主要学科,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其实践能力是美术教学重中之重。教育家罗恩菲德主张通过儿童创作,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因此,他认为应尽量向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以异于他人方式表达其独特的思想和感情,并以此树立个性的信心。
  2.确立学生在创造同时获得审美体验。
  美育实际上是一种审美教育,据专家认证审美教育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为零。它有别于其他学科,它不能用科学训练的方式,它是一种在潜移默化中升华思变,是一种情感的教育。审美教育属于非智力因素,是一种解放思维的手段,它可以完善人格,丰富人生的体验这又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因此21新世纪的审美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培养用艺术方式生活的人。
  三、创感教学法的教学策略
  美术课程内容包括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根据创感教学法,突破原有技巧性训练的教学框架,我归纳了美术课中的创感教学策略,拓思激情、自主体验、创新融情、评价悟情四个教学策略贯穿美术课堂教学。
  (一)拓思激情
  美术课上拓展学生的创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是美术课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愉快情绪,在愉快情绪的驱使下使他们进入一种审美状态,这会使学生渴求更多经验,体验生活不同方面潜藏的奇妙感。从而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创作欲望。如教师在一年级《卡通明星总动员》一课中首先创设情境卡通玩具情景,然后让学生和玩具近距离接触,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感受卡通形象特点。在美术课《大家都来做》中通过改变上课的环境有时带学生来到沙滩上有时带学生来到操场上使学生在这个充满地域风光和人文色彩或者开阔的美好自然的环境下保持愉快的心情,拓展创作思路,激发创作热情。
  (二)自主体验
  美术课一定是一个要让学生动起来的学科。并不是简单肢体的动,是让学生和美术材料的互动,和作品的互动,和周围同学思想的互动。给学生时间体验给他空间思考,让他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建立自身的创作思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想这样的美术课堂是有趣的,是能进一步为学生的创做奠定基础的。如在在学习水墨画时让学生先去体验墨色的特性,学习色彩时让学生先去自己调色认识颜色,感受调色的乐趣。手工课中让学生尝试自己先折一折,拼一拼,做一做,在自己体验中发现问题。
  (三)创新融情
  在创作时不只是单纯的技法,更看重的是不是创新,是不是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学生因为先天的差异,有些学生对造型,色彩不敏感,接受能力慢,我觉得作为美术教师应该接受这种差异。在现今的美术教育中我们必须改变一种观念,就是要从精英文化回归到大众文化。也就是说美术课必须面向每一个孩子,使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作为教师看重的是孩子对材料利用和对自己作品的独特见解,看看他的作品是否与众不同,是否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因为美术课不是简单让学生学会一种技能的课堂,而是在技能的基础上舒展自己的情感。因为我们无法要求全部的孩子画的做的都很漂亮,但是往往在那些成人眼里不完美的孩子作品,听他讲一讲,你会有很大的惊喜和感动。
  (四)评价悟情
  评价作品的环节是符合我国未来的小学美术教育中重视表现的因素, 注意表现的美术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艺术批评的内容。美国教育家科汉在《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第四节美术教学的评价中,曾提出“如果教师想对他的学生负责,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学生的作品不仅是画出来的,也是相互之间说出来的。在美术教学中,评价是学生对自己创意和情感的表达,教师也应该和学生怀着同样的心境去感知作品。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双向循环的反馈结构,教师的评价应是多元的除了技法外,应注重学生的独特创意。学生之间也可构成反馈结构,反馈的形式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多样化。
  参考文献:
  [1]尹少淳,段鹏.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美术 北京师范大学,2012
  [2]伊莱恩·皮尔·科汉. 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20-03  Executive Summary  Unilever UK Foods, headquartered in West Sussex, is a division mainly focusing on non?鄄frozen?鄄food, which contains tea, margarin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从学生开始学习物理那天开始,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就进入到了快速提高和发展当中。但是,由于学生学习基础和认知的区别,对物理的学习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师要采取措施,努力提高课堂物理教学的效率。其中,趣味性教学正是初中物理教学效率提高的金光大道,值得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和重视。  【关键词】初中物理 趣味性 教学效率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文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180-02  高三化学复习课设计,关系到总复习的效率、效果,用最少的时间把化学知识、原理复习好、掌握好是复习努力追求的目标,而简约化复习能有效帮助我们完成预设的学习目标。  一、简约化复习的必要性  传统复习方式内容多、繁、难,层次不明晰,重复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降低学习效率,为减轻课业负担,必须改
期刊
洪水灾害一直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极端洪水事件频繁出现,导致灾害和损失加重,洪水风险的分析也备受关注。其中,在汉北平原湖区洪涝灾害为主要大灾,汉北河上受山丘区山洪压力,下受汉江、长江高水位顶托,大洪水来临时,沿程水位普遍超过设计水位,沿岸防洪形势十分紧张。本文以湖北省汉北河中下游流域研究对象,分别从洪水量级遭遇特征、研究区洪水漫溢情况模拟以及风险传递的贝叶斯网络三个方面对研究区的洪水风险做了综合研究分析。在洪水特征分析中,利用Copula函数建立了干支流年最大洪峰流量的联合分布
石羊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较大,全年降雨稀少,蒸发量大。河流补给以大气中的降雨为主,水资源较匮乏,极易发生旱灾。历史上也遭遇过几次洪涝灾害。该地区人口集中在绿洲盆地,水资源需求极大,水环境污染、水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尤为严重。而流域全年降雨较为丰富的月份是6-9月(雨季)四个月,分析雨季降雨特征及预测降雨量对该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配置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国内外很多学者针对降雨特征变化和降雨量的预测作了很多研究。但国内对石羊河流域降雨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降雨趋势分析方面
水利信息化是水利行业发展的大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信息化与水利行业紧密的结合到一起。水利信息化建设系统不断涌现,使得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同时面对水资源紧缺、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寻找有效的水资源分配方法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十分重要。
  目前B/S架构由于其具有成本低、开发简单和易维护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开发者的使用。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设计一种基于B/S架构的水资源供需分析系统。在深入调研水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使用需求,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列出水资源供需分析系统所需的关键
随着化石燃料的日益枯竭以及空气污染的不断,可再生能源成为了当前以及未来一长段时间的重要发展方向。风能作为一种具备占地范围小、储存量大且燃料消耗少等优势的清洁能源,被赋予广泛的发展前景。为助力电力系统优化、备用系统安排以及电网调度决策,准确预测风速在未来时刻的波动范围变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研究方向,本文以传统上下界评估方法为基础,结合风速点预测与误差预测,分别建立了基于集成门限循环单元模型的风速区间预测模型和基于误差预测的区间构造模型,并且在两种模型的基础上优化模型结构,在保证区间预测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模
随着珠江流域一系列大型水利枢纽的建成投运,流域水资源及水能的开发利用已进入由建设到运行管理的关键转型期。单库运行调节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整个珠江流域的调控要求,而传统的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多以发电为主,难以充分发挥流域生态、航运等综合效益。为此,本文综合考虑珠江流域需求,结合流域水利枢纽运行任务,以珠江流域骨干水库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对流域水库群发电-生态-航运多目标优化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
  (1)针对珠江流域现状,分析了流域生态与航运调度需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总发电量最大、生态溢缺水
近年来,北京市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每年都发生极端天气造成短时局地暴雨频繁发生,与此同时,随着水库下游及河道两岸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郊区新城和乡镇的建设,改变了洪水下垫面条件,洪水的洪峰和峰现时间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因素对水库调度决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水库泄洪频次和规模都有加大的趋势。对于密云水库及其下游潮白河河道,由于其气候、水库及河道的工程指标和参数及社会经济等诸多变化,对河道的行洪安全及行洪能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目前还尚未对变化后的河道行洪能力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分析,防汛调度决策面临着极大的
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极端降水增加。降水特性变化可能是造成当前涝灾频发的重要原因,对区域降水特性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将有助于揭示灾害发生规律。与此同时,国内沿海城市经常发生强降雨或连续暴雨的极端天气,导致城市内涝灾害频发。伴随着城市在现代化的建设上土地利用不断变化,使得不透水面积增多;城市排水管网的排洪能力不足,加剧了城市内涝的严重性。由此,洪涝灾害已经阻碍了我国部分地区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重点区域内涝过程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为当前防洪抗灾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持。
  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以当前沿海地区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