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林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ylodi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林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以西藏大学农牧学院为例,对林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论述林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具备的专业知识、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取得的成果以及实践教学模式展望,为林学及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林学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3-0146-02
  林学专业旨在培养从事林业生产和森林培育、经营、管理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林学专业具有高等理科专业的显著特点,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实践性,它生产技术与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归纳、创新、提高与发展。[1]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2]因此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林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一、林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林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林业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系统掌握森林培育、经济林栽培、病虫害防治、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林业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在林业及其他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与林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林学应用型技术人才应具备认知、森林培育与资源管理三大模块的专业知识,具备“能认识、会造林、懂调查、熟经营”专业能力,应用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图1)。
  二、实践教学体系构成
  (一)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林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基本训练、专业能力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三个层次组成。其中,基本技能训练包括专业劳动、军训、社会实践、体育锻炼、“思想课”实践活动等实践环节;专业能力训练包括专业实验(实习)、课程论文设计、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综合能力训练包括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考核
  实践教学体系的考核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层次的考核。对学生的考核方式有教师评价、实验(实践)报告评分、毕业设计答辩等形式,对教师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学院督导评价、教学单位督导评价以及学生评教等形式。其中学生评教是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评教工作奠定了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加强师生间的互动。通过学生评教,教师可以及时获得大量的反馈信息,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3]
  三、实践教学模式
  (一)培养模式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完善和创新。[4]林学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将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与专业应用能力增长相结合(图2)。在理论教学中强调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中深化理论教学知识。以林学专业核心课“森林培育学”为例,学生经过认知能力、实验能力、实践能力和实施能力四个环节的综合培养。
  大一认知能力培养。从认识植物、树木开始,了解植物“开花—结实—种子形成—种子成熟—种子采收”的生理生态特征,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
  大二实验能力培养。结合专业从种子的测定、种子的发芽实验开始,进行“采种—选种—测定—发芽”等方面的训练,可以在一个实验中研究多个问题,或者多个实验方法去解决一个问题。[5] 学生通过实验能力的锻炼,表现出实验技能宽厚扎实,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大三实践能力培养。专业从苗圃设计、苗木培育、苗木管理、造林设计开始,通过“苗圃设计—育苗—苗木管理—造林”等环节的专业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全面理解苗木培育理论和工艺。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基础上,我们会针对性地开设一些开放性实验,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尽可能的接触到新知识、新工艺,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和产业能力。
  大四实施能力培养。大学四年级结合毕业论文(设计),进行“经营—总结—毕业论文—专业技术认证”环节的实训,与指导老师实时沟通实践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提高实践效果,增强学生生产实施能力,尽快的适应社会需求。
  通过四年实训锻炼,学生经历“采种—育苗—造林—经营”的森林培育基本过程的培养,将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训中,全方位锻炼了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教学效果分析
  林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正式从2011级开始,在林学本科专业每一级选择一个班级进行试点实施。利用现有的教学实习苗圃,在新生进校开始就指定一块地作为各年级本科生的实训基地,在四年中由本班级自己负责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
  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几年的改革建设,初步形成了林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林学为一级学科,成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及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实验教学中心1个;重点学科1个,硕士点4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2门;校级教学团队2支;承担教学研究项目5项;教学成果奖2项;编制4部实验教材;承担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15项,校内外专业指导委员会1个。这些教学成果可以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学生实际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近几年,专业学生踊跃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为代表的高水平大赛,开阔了眼界,增强了自信心,证明学生在专业实践教学中提升了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
  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几年,专业学生就业率令人满意,据不完全统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上岗后毕业生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并获得单位的高度评价。
  四、实践教学模式展望
  (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林学专业是实践很强的专业,苗圃真实的生产环境是林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资源。如何建立一种长效的校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教学模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虽然经过几年的建设,林学专业与自治区林业主管部门、林业生产单位(公司)、苗圃等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但对于学科专业发展来说,还存在明显的不足,特别是在合作机制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建设。
  (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在实践教学的改革中,实践基地是前提,师资队伍是关键。在实习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成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小组,需要年轻教师带队、资深教授指导和聘请校外实践指导老师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
  (三)实践教学时间的安排
  林学在多年的摸索中,实践教学实践初步形成特色。森林培育具有周期性长和时效性的特点,要使学生在大学四年中,真正能够体验到森林培育的全过程,必须结合理论教学,在学生进校开始就进入森林培育的教学实践中,因此涉及教学计划的全面调整,还需要一定时间的摸索。
  (四)实践教学运用管理机制建设
  随着林学专业的不断建设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虽然取得了初步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希望能够和其他院校的林学专业,互相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壮大,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贡献力量。
  [ 参 考 文 献 ]
  [1] 黄大乾,曹广祥.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2012(11):58-61.
  [2] 王福民.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2(S1):198-199.
  [3] 陈炜,刘心红,于慧舒.浅析高效学生评教对于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的重要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4):5.
  [4] 刘明贵.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0(2):6-9.
  [5] 李文哲,果莉,李岩.高等农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9(7):68-70:
  [责任编辑:钟 岚]
其他文献
[摘 要]拖拉机构造是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的专业主干课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引入头脑风暴法、项目教学法等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督促和引导学生积极创新,突破思维障碍,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工程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和热情,取得了良
期刊
[摘 要]为提高生理学实验教学质量,将逆向问题教学法引入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在本校2013-2014学年生理学实验课中随机挑选4个实验班级(107人)作为研究对象,另有4个班(108人)采取传统教学模式作为对照。综合学生反馈和问卷调查结果对逆向问题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的107名学生中有71.96%(77人)的学生赞同该教学法,认为逆向问题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教学质
期刊
[摘 要]《资产评估学》现有教材在专业硕士的培养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结合对现有教材薄弱环节的分析,建议强化理论教学内容与实务的结合,增强对知识综合性应用的引导,增加对学科前沿研究的拓展性介绍,注重教材语言、内容与国际的接轨。现有教材内容相似、各具特色,重视经典理论方法的介绍,能够较好满足本科教学需要。对于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培养来说,教材在评估实务与前沿问题等方面有待提升,建议在夯实理论知
期刊
[摘 要]民族培训生的管理工作在当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民族培训生的管理工作方面,江苏省积累了很多经验,主要体现在加强组织建设、创新管理方式、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制订考核体系以及推进文化适应等诸多方面。  [关键词]民族培训生 管理 江苏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7-0181-02  当前,为了推动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我国一些
期刊
[摘 要]根据高压液相色谱(HPLC)分离基本原理以及分子结构相似的有机物在反相色谱柱的保留时间与其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直接的对数线性相关关系,可以设计一套液相色谱实验教学方案。与传统的HPLC教学实验方案设计不同,本方案重点在于让学习者从本质上掌握液相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有机物的保留规律。  [关键词]高压液相色谱(HPLC)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 相关性分析 实验设计  [中图
期刊
[摘 要]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大学生中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党支部活动是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当前很多学生党支部活动普遍存在着为搞活动而搞活动、形式呆板、内容单调、缺乏吸引力和实效性等问题。高校学生支部活动的内容、形式都需要创新。“三性三型”中的“三性”即时效性、实效性和社会影响性,“三型”即开放型、多样型和主动型。  [关键词]高校 学生党支部活动 内容 形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 D267
期刊
[摘 要]“支援意识”在人们学习与创新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个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博而专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的发展。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应当针对成人特点,借助通识教育改良学生的知识和素质结构,起到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提升就业质量的作用。构建开放大学通识教育教学体系,利用教学平台,发挥中央和地方电大优势,整合教学资源,采用超市式学习方式,全面实行通识教育,对于学生素质的改善和提升具有积极
期刊
[摘 要]入党联系人是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和考察的直接责任人,其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关乎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进步,进而决定所培养党员质量的高低。党的十八大指出,党员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健康状况好与坏。党员质量低、结构单一,必定不利于党的和谐健康,也不利于党的发展进步。因此如何切实做好入党联系人工作,充分发挥其地位和作用对保证学生党员的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入党联系人制度 学
期刊
[摘 要]根据社会、企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把学生培养成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宁波大红鹰学院汽车专业进行了体验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施。体验式教学法教学方式多样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核方式也多元化,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获得了学生的肯定。体验式教学法,与岗位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与动手能力,做到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吻合,汽车专业的学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肯定,汽车专业
期刊
[摘 要]数字资源的创建、加工和应用是一项艰巨、复杂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其原因在于数字资源本身以及应用环境与需求的多样性。CADAL项目为全世界用户提供服务,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也为学术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权威的信息检索平台。从其官方网站可以看出,至今已有10年之久的CADAL项目,数字资源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内容和服务也日臻完善。同时,中国、美国和印度等国家的参建单位将具有重大参考价值的数字化资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