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铁生涯,一般人看来,艰苦繁重,单调乏味,难以忍受。可是左拉笔下的铁匠却热爱生活,富有激情,无比乐观。他壮美矫健,是力量的化身。在他的手下,笨重无比的铁锤却亲切地称之为“小姐”,视打铁为舞蹈,将生活艺术化,可见在单调的打铁生活中,铁匠却苦中作乐,以苦为乐,充满生活情趣。劳动的场面太美了,打铁的场面深深地吸引着我,于是“我对这种劳动着了迷”。铁匠的劳动观与人生观影响着我,激发我对劳动的礼赞,对生活的热爱,人生在世,应奋发有为,造福社会。这种生活改造了我的人生观,“治好了懒惰和多疑的毛病”。
我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点都不。从小我们家里谁都惋惜着,因为那样的小嘴,大眼睛与长睫毛,生在男孩子的脸上,简直是白糟蹋了,长辈就爱问他:“你把眼睫毛借给我好不好?明天就还你。”然而他总是一口回绝了。有一次,大家说起某人的太太真漂亮,他问道:“有我好看么?”大家常常取笑他的虚荣心。
他妒忌我画的图,趁没人的时候拿来撕了或是涂上两道黑杠子。我能够想象他心理上感受的压迫。我比他大一岁,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
一同玩的时候,总是我出主意。我们是“金家庄”上能征惯战的两员骁将,我叫月红,他叫杏红,我使一口宝剑,他使两只铜锤,还有许许多多虚拟的伙伴。开幕的时候永远是黄昏,金大妈在公众的厨房里咚咚切菜,大家饱餐战饭趁着月色翻过山头去攻打蛮人。路上偶尔杀两头老虎,劫得老虎蛋,那是巴斗大的锦毛毯,剖开来像白煮鸡蛋,可是蛋黄是圆的。我弟弟常常不听我的调派,因而争吵起来,他是“既不能命,又不受令”的,然而他实在是秀美可爱,有时候我也让他编个故事:一个旅行的人为老虎追赶着,赶着,赶着,泼风似的跑,后头呜呜赶着——没等他说完,我已经笑倒了,在他肋上吻一下,把他当个小玩意。
有了后母之后,我住读的时候多,难得回家,也不知道我弟弟过的是何等样的生活。有一次放假,看见他,吃了一惊。他变得高而瘦,穿一件不甚干净的蓝布罩衫,租了许多连环图画来看。我自己那时候正在读穆时英的《南北极》与巴金的《灭亡》,认为他的口胃大有纠正的必要,然而他只晃一晃就不见了。大家纷纷告诉我他的劣迹:逃学,忤逆,没志气。我比谁都气愤,附和着众人,如此激烈地诋毁他,他们反而倒过来劝我了。
后来在饭桌上,为了一点小事,我父亲打了他一个嘴巴子。我大大地一震,把饭碗挡住了脸,眼泪往下直淌。我后母笑了起来道:“咦,你哭什么?又不是说你!你瞧,他没哭,你倒哭了!”我丢下了碗冲到隔壁的浴室里去,闩上了门,无声地抽噎着。我立在镜子前面,看我自己的掣动的脸,看着泪滔滔流下来,像电影里的特写。我咬着牙说:“我要报仇。有一天我要报仇。”
浴室的玻璃窗临着阳台,啪的一声,一只皮球蹦到玻璃上,又弹回去了。我弟弟在阳台上踢球。他已经忘了那回事了。这一类的事,他是惯了的。我没有再哭,只感到一阵寒冷的悲哀。
(选自《老师推荐的100篇美文》,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阅读点拨
弟弟天真烂漫,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姐弟情深,其乐融融。然而好景不长,作者文笔陡然一转,“有了后母之后”,弟弟便判若两人,变成一个劣迹斑斑的不良少年。家里没有母爱与父爱,父亲的无情施暴,母亲的冷嘲热讽,少了爱的滋养,严重摧残了他幼小的心灵,于是他学会压抑和隐忍的同时,也开始了自暴自弃,用无所谓不在乎来掩饰自己的痛苦。这是弟弟变坏的深层次原因,前后进行鲜明对比,形成强烈反差。看到弟弟在阳台上踢球,“他已经忘了那回事了”。这时我没有再哭,感到寒冷的悲哀。弟弟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小时候的弟弟再也找不着了。作者的眼泪,怎能唤醒他近乎麻木的心灵?!
我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点都不。从小我们家里谁都惋惜着,因为那样的小嘴,大眼睛与长睫毛,生在男孩子的脸上,简直是白糟蹋了,长辈就爱问他:“你把眼睫毛借给我好不好?明天就还你。”然而他总是一口回绝了。有一次,大家说起某人的太太真漂亮,他问道:“有我好看么?”大家常常取笑他的虚荣心。
他妒忌我画的图,趁没人的时候拿来撕了或是涂上两道黑杠子。我能够想象他心理上感受的压迫。我比他大一岁,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
一同玩的时候,总是我出主意。我们是“金家庄”上能征惯战的两员骁将,我叫月红,他叫杏红,我使一口宝剑,他使两只铜锤,还有许许多多虚拟的伙伴。开幕的时候永远是黄昏,金大妈在公众的厨房里咚咚切菜,大家饱餐战饭趁着月色翻过山头去攻打蛮人。路上偶尔杀两头老虎,劫得老虎蛋,那是巴斗大的锦毛毯,剖开来像白煮鸡蛋,可是蛋黄是圆的。我弟弟常常不听我的调派,因而争吵起来,他是“既不能命,又不受令”的,然而他实在是秀美可爱,有时候我也让他编个故事:一个旅行的人为老虎追赶着,赶着,赶着,泼风似的跑,后头呜呜赶着——没等他说完,我已经笑倒了,在他肋上吻一下,把他当个小玩意。
有了后母之后,我住读的时候多,难得回家,也不知道我弟弟过的是何等样的生活。有一次放假,看见他,吃了一惊。他变得高而瘦,穿一件不甚干净的蓝布罩衫,租了许多连环图画来看。我自己那时候正在读穆时英的《南北极》与巴金的《灭亡》,认为他的口胃大有纠正的必要,然而他只晃一晃就不见了。大家纷纷告诉我他的劣迹:逃学,忤逆,没志气。我比谁都气愤,附和着众人,如此激烈地诋毁他,他们反而倒过来劝我了。
后来在饭桌上,为了一点小事,我父亲打了他一个嘴巴子。我大大地一震,把饭碗挡住了脸,眼泪往下直淌。我后母笑了起来道:“咦,你哭什么?又不是说你!你瞧,他没哭,你倒哭了!”我丢下了碗冲到隔壁的浴室里去,闩上了门,无声地抽噎着。我立在镜子前面,看我自己的掣动的脸,看着泪滔滔流下来,像电影里的特写。我咬着牙说:“我要报仇。有一天我要报仇。”
浴室的玻璃窗临着阳台,啪的一声,一只皮球蹦到玻璃上,又弹回去了。我弟弟在阳台上踢球。他已经忘了那回事了。这一类的事,他是惯了的。我没有再哭,只感到一阵寒冷的悲哀。
(选自《老师推荐的100篇美文》,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阅读点拨
弟弟天真烂漫,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姐弟情深,其乐融融。然而好景不长,作者文笔陡然一转,“有了后母之后”,弟弟便判若两人,变成一个劣迹斑斑的不良少年。家里没有母爱与父爱,父亲的无情施暴,母亲的冷嘲热讽,少了爱的滋养,严重摧残了他幼小的心灵,于是他学会压抑和隐忍的同时,也开始了自暴自弃,用无所谓不在乎来掩饰自己的痛苦。这是弟弟变坏的深层次原因,前后进行鲜明对比,形成强烈反差。看到弟弟在阳台上踢球,“他已经忘了那回事了”。这时我没有再哭,感到寒冷的悲哀。弟弟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小时候的弟弟再也找不着了。作者的眼泪,怎能唤醒他近乎麻木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