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方向及预期成效

来源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0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国家加快了电网建设的步伐,电网智能化的发展是在配网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的,特别是对于农村电网,由于其具有自身的特点,所以其与城市配电网建设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经过这些年的农网改造,我国农村电网取得了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有效推进了农村电网配电系统自动化实施进程,确保了农村电力安全生产,实现了人性化的电力服务以及高效益的运行状态,在促进农网改造升级方面有着十分关键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
  配电自动化是保证供电可靠性、提高电网供电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对配电自动化的研究主要侧重在城市配电网,而对农村配电自动化的研究相对较弱。随着农村用电负荷增长迅速,对农网的建设标准需要提出更高的、新的要求,按照新的建设标准和要求实施升级改造,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电能质量。
  一、农村配电网自动化建设背景
  中国农村电网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农网有以下特点:地域分布广、范围大、负荷分散的特点。农村电网点多面广,农网末端地形、地貌相对复杂,电网运行环境相对恶劣。通信和信息自动化水平低。通信手段多以电力载波或微波为主,只局部用光纤,抗干扰能力弱,可靠性差;同时,安全、营销、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没有实现一体化,使得信息流的价值和工作效率偏低。电力专业人员素质整体偏低。
  二、系统构架模式
  1.总体构架模式。目前在配电网自动化建設过程中,其总体结构模式通以三层结构为主,分别为主站、子站和终端。这其中子站在馈线较少的情况是可以不进行设置的。根据目前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特点,自然村逐渐在消失,而中心村开始逐渐形成,这样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电力负荷则会越来越向集中化发展,所以为了有效的提高数据采集可靠性和实时性,则需要采用三层建设来确保配电网自动化的水平。
  2.配电主站系统。在配电网系统建设过程中,其最为核心的部分即是配电网自动化主站系统,其基本功能为数据采集、监控和配电网拓扑分析应用、信息交互等功能,而且还可以在配电网进行调度指挥和生产管理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撑。在配电自动化主动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从管理上可将建设模式分为调配—体主站系统模式和独立配电主站系统模式,在中小型配电网中多采用调配一体主站系统模式,其不仅具有共享的支撑软件平台,而且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还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有效的减少了运行维护的费用。目前在农村配电网主站系统建设和规划过程中通常有三种一体化的方式可以选择,即调度、配电、集控和GIS一体化、调度、配电和集控一体化,还有调度和配电—体化模式。
  3.配电子站与配电终端。(1)配电子站。配电子站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中间层,一般配置在变电站或重要的开闭所内。它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起区域性数据汇集节点的作用。配电子站上与配电主站,下与配电终端,相互通信交换信息,完成对配电终端的数据采集与控制功能,向主站进行转发;同时,接收主站的各种命令,完成各种操作任务。配电子站,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以及用户对子站功能的不同需求,可以有两种模式:监控功能型子站和通信汇集型子站。通信控制型配电子站,子站功能比较简单、可靠、免维护,适用于无人值班的变电站或开闭所内。FA故障自动处理集中在配电主站进行处理。考虑到农村电网人员素质低,采集数据多,建议采用通信控制型配电子站。(2)配电终端。配电终端设备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幕础,用于配电开关、配电变压器、等配电设备的监控。根据监控对象不同,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设各可分为:馈线远方终端包括订PTU(安装在配电网馈线回路的柱上、开关规等处)和DTU(安装在开闭所、配电所等处)、配变远方终端TTu(安装于配电变压器处)。配电终端应根据一次系统具体设备、用户功能要求以及终端设备性价比进行选择,但要尤其注意选择配电终端时,应该选用扩展性好的,支持多种故障算法的配电终端,这样才能做到随着电网结构的变化,馈线自动化模式随着变化,而不必对原配电终端进行更换或改造从而造成重复投资。
  4.馈线自动化系统。农村配网自动化系统主要有以下三种控制模式:就地控制有重合器模式、重合器和分段器模式、点对点通信模式。这三种模式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没有主站,系统孤立,无法对配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不能从全局出发提供最优的网络重构方案。但无需架设通信通道,投资少维护方便。在用电质量要求不是很高的地区,可考虑采用此方案。远方集中控制模式由变电站出线断路器、各柱上负荷开关、馈线监控终端、通信网络、配电主站组成。每个开关或环网柜的馈线监控终端要与配电主站通信,故障隔离操作由配电主站以遥控方式集中控制。该模式可避免馈线出线开关多次重合,能快速准确定位和隔离故障,并能实现最优经济供电。但系统投资较大,FA功能完全依赖于配网通信系统,对通信系统可靠性要求较高。远方与就地控制相结合的FA方案。农村配网接线复杂,应根据配网接线方式因地制宜选用FA控制模式,即对于电力环路网络结构,采用远方控制模式;对于放射形网络,选用就地控制模式。即以远方控制模式为主,就地控制模式为备用。这种组合型控制模式的关键是FTu的功能必须满足组合型FA控制模式的需求。
  三、农村电网配电系统自动化工程实现方案
  1.建设目标。根据“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的总体要求,下面分别从配网设备、主站、通信各方面对建设目标进行了细化:(1)配网设备自动化改造目标包括将10 kV线路绝缘化率提高到100%;将10 kV电压合格率提高到99.95%;将10 kV线损降至3.0%;将供电可靠率提高到99.99%;将线路N-1率提高到100%;实现10 kV配网线路全范围自动化;(2)主站建设目标包括遵循IEC 61968/IEC 61970国际标准,能完成配电SCADA、馈线自动化等基础功能,其软件平台能接纳和处理大于50万点实时数据量,符合农村配电网未来8~10年的发展需要。(3)通信系统建设目标包括基于光纤及无线网络紧耦合组网方式,做到配电自动化终端及主站之间进行实时可靠的信息传输,做到各类配电自动化通信业务的承接,做到各类通信方式统一接口、规范以及网管;建设配电通信网一体化管理平台,通过将其纳入到主网通信监控系统中,将各种通信设备和网内资源都归入统一的管理,方便操作且节省成本。
  2.配电自动化主站改造。(1)整体要求:硬件通过使用开放式、分布式架构,遵循可扩容升级、方便维护的要求,使系统可接纳和处理的信息容量符合配电网自动化发展的需求,且扩容升级无需再进行大规模改造。应用软件适应硬件升级,无需另外修改,同时软件升级也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并兼容原有硬件设备。(2)通信要求:所有系统内通信都遵循国际标准和工业标准,符合国网二次安防要求。(3)硬件要求:充分考虑农村电网现在及未来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对硬件的需求。(4)配置方案:主站系统采用双网冗余配置,系统要求完全跨平台实现,构成包括服务器(前置采集/SCADA服务器、历史数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等)、工作站(调度员工作站、维护工作站、报表工作站等)以及物理隔离装置、防火墙、局域网络设备、对时装置及相关外设等。
  通过农村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可以缩短农村供电线路故障后的停电时间,加快恢复供电,可以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从而达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稳固电力保证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军.配电网自动化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2]刘涛.中小型配电自动化系统构架模式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电能计量准确性影响因素分析,然后对促进电能计量装置误差减少、准确度提高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误差;准确性  0 引言  电能计量装置可广泛用于电力企业计量发电量、用戶电量、厂用电量等多个方面。但是由于电能计量装置容易受到电能表、互感器等不同组成结构的影响产生误差,从而对电力企业及大众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必须采用科
期刊
摘 要:电动机的状态监测是其维护工作的重要部分,对于如何运用状态监测工作指导电动机的维护检修是设备管理人员关注的重点之一;对于大批量的电动机维护来说,正确运用时域、频域和包络频谱分析其振动状态,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频域;时域;包络频谱  0 引言  某大型炼化企业大量电动机的运行检修工作中出现不同的问题,前期多通过听诊和普通的监测手段进行分析电机运行情况,往往出现分析偏差较大的情况,有电动机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水利水电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问题,然后对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利水电;质量管理  0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快速发展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需要相关施工人员在展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与质量控制工作。这样建成后的水利水电工程,将会在促进国家进步当中充分发挥作用与价
期刊
摘 要:感应式的传感器现在由于其宽泛的应用特性和良好的应用效果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方面的青睐,电感式的传感器主要组成成分包括振荡器,开关电路以及放大信号需要用到的输出电路三个主要成分。电感式传感器在计量检定过程中可能会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尤其是几何量的测量过程中,电感式传感器对于位移偏移量的测量或许有更好的效果。文章从这一点出发进行阐述,希望可以给有关从业人员以启发。  关键词:电感式传感器;几何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建设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这个庞大的系统中,特别是在规模较大的建筑工程中,尤其是高层建筑中,消防配电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高层建筑一旦出现火情,不仅会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消防配电设计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关键词:消防配电设计;建筑电气设计;重要性;常见问题  0 引言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其对住房的需求也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接着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应对策略  0 引言  通常来讲,水利工程施工实施管理工作的不到位会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此外,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施工工艺、施工环境条件、材料质量、机械设备情况以及施工人员的素质等。因此,在水利工程项目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领域对电力的需求逐渐增加,给供电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以进一步保障社会的供电稳定,我国对供电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和标准,使电网企业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提供更可靠、更安全的电力服务,加强新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检测  0 前言  在我国电力配网自动化建设过程中,配网自动化终端设备和相关的操作方式得到广泛的应用,使我国的电网企业在配网工作状态方面的监测管
期刊
摘 要:目前,已有许多学者研究了非线性负荷对电网电压、电流以及电能计量的影响,总体认为非线性负荷会产生大量谐波,引起电网电压、电流波形畸变,污染电网,并影响现有电能表电能计量的准确性,从而引起对非线性负荷下电能计量模式的合理性探讨。本文采用实验和挂网运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非线性负荷对现有电能表计量性能的影响,以探讨非线性负荷下合理的电能计量方式和用于非线性负荷下的电能表选型建议。  关键词:非线性负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数据概念及特征,接着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电费核算业务中的实践, 最后对大数据分析技术在电费核算业务中的应用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字化;大数据;电网;电费核算  0 引言  随着电网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电网企业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电力消费核算业务每年都产生大量的运营数据。这些海量数据必须通过相关的大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寻找其业务价值,为电网企业的管理优
期刊
摘 要:传统供电系统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安全性较差,直流供电技术能够使新能源分布式电源有效接入供用电系统,发挥更大的价值与效益。本文对直流供用电技术进行概述,探究当前直流供用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对未来的使用前景进行展望:直流供用电技术会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研究和开发,实现供电系统的全过程直流电,为建设绿色环保的社会提供基础支撑。  关键词:供电系统;直流;发展现状;前景  一、直流供用电技术概述  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