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学生语文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198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规定必修课程的阅读目标时,特别强调独立阅读、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等。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它将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主阅读是一种学生自愿主动的,以关注内容满足实际需要为中心的感性体悟、放松惬意的无负担的阅读方式。它以发展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目的的实践活动,是一种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在此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不是被训练或灌输得到的,而是学生以原有的知识基础进行主动建构形成的。自主阅读的实质就是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学会学习的人。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呢?
  
  1、立足课堂,培养自主阅读习惯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主渠道,因为课堂上的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科学进行的,从诵读、听力、目的、方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示范,从而有效地规范学生课外阅读,使学生阅读由被动变主动,由“叫我读”形成“我要读”的良好习惯,课堂教学中,有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多参与教学,即不仅参与学,还可以参与教,参与得多了,学生才会有主人翁意识,才能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教师在教学中着重突出以下环节:
  
  (1)、变课堂为读堂,培养自主诵读习惯。
  诵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尤其是教师指导下的诵读,是一种扎扎实实学习语言的好办法。课堂上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语调、有节奏地全身心地投入“读”,就能体验语言正误感受,语言形象感受,情感色彩感受。
  
  (2)、多渠道利用媒体,培养自主听力习惯。
  听是语文基本能力之一,一节课,一场报告,有的学生听得有滋有味,如痴如醉,有的学生如打闷雷,昏昏欲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对提升自主阅读能力大有裨益。
  
  (3)立足课堂主阵地,探究自主阅读技巧,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精读、略读、速读、跳读的技巧;掌握文言朗读的要领;初步掌握一套切实可行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能基本读懂各类常见文章,准确把握其要旨,筛选其要素。能基本读懂浅易文言文,基本掌握文言文语言运用习惯,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实词、虚词和句式,能背诵一定数量的诗句、文段、篇章。
  
  2、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的自主阅读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先生的这句话告诉我们:阅读时要养成边读边圈、点、批、画的习惯。"圈点勾画"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效率,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揣摩研读文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阅读时在哪些地方需要圈点勾画呢?⑴关键性字、词;⑵重点句、中心句、妙言警句;⑶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等。
  
  3、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
  
  社会是一所大学,人生是一个课堂,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语文教师要优化语文学习,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的学习,更要学以致用,注重学生课外运用知识的能力,精心搭建平台,深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丰富课外生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阅读社会,阅读人生,阅读生活。
  常常有这样一些同学,能回答课堂提问,基础知识题考试得分也不差,但作文却思想枯涩,语言生硬,词汇贫乏。究其原因,多半是课外书看得很少。而那些阅读与写作能力较强的,大多是课外涉猎较广的同学。可见,高中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与是否重视课外阅读的关系极大。新教材除课内的教科书外,还有供学生课外阅读用的《语文读本》,另外,新《大纲》初高中共推荐了三十部中外名著,这也为我们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要成才,就必须读书;要成大才,就必须大量读书。课外广读、精读,为学渊博,从而全面提高素质,这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读名著,是与高人对话,有如受教于名师,拓宽视野,开人心窍,启迪智慧,陶冶性情,获得审美享受,培养创造精神。“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厚积薄发,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
  
  4、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反思的习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应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反思,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谓“阅读反思”,即是对阅读过程的再思考,是对已过去的阅读历程、阅读效果做出一种重审。总结成功经验,反思存在不足,随时进行拾遗补阙,纠偏救失,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阅读行为与步骤,有效地促进阅读质量的提高。阅读反思既有“质疑问难”或“反躬自问”的个体反思,又有“比较辨别”“修正、创造”的群体反思;既有“温故而知新”的纵向迁移之思,又有“举一反三”或“举三反一”的横向联想之思。在反思中让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广、更全、更新的方向延伸。阅读反思是“阅读期待”与“阅读批判”的中介,“接受”与“创造”的桥梁。阅读反思是一种学习方法,更应成为一种阅读习惯。
  阅读反思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从未知或知之不全到已知的自主探索追求结论的过程;是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探索与成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对语言感知、理解、欣赏感悟和体验的过程;是纠正“读误”补充“读漏”,读出疑问、读出新意、读出个性的过程。让学生学会阅读反思可以使学生自行调节阅读策略,选择阅读方法,有利于提高阅读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自我调控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可见阅读反思,是一种亟待培养的阅读习惯。
  总之,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务,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学生眼前要阅读,要写作,至于将来,一辈子要阅读,要写作。这种技术的训练,他科教学是不负责任的,全在国文教学的肩膀上。第一,必须讲求方法。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的习惯。”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就会主动地去阅读文章。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通过关键句理清文章的思路和要点,强化阅读的整体意识;通过咀嚼、品味重点词句的语境义,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通过结构形式的比较分析,提高评价、鉴赏能力。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思考相结合的习惯,多摘录、多写读书笔记,多作评论,多讨论交流,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就会在动态中自然生成。
  
  (作者单位:408200重庆市丰都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一个班级里,问题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总之,好中有差。他们的存在往往将会影响着整个班集体的质量。要想把他们转化成才,只要我们了解和掌握他们的个性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症下药,像春风化雨一般地去温暖他们,问题学生的转化是能够实现的。我就长期从事班主任实践工作的成功体会写出来与大家探讨。    一、给问题学生的爱心    大教育家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情
期刊
教书育人十多年,不敢说有什么经验之谈,只是在十多年教学实践中,对非智力因素培养有了一些思考和探索,愿意拿出来与大家共同切磋。   非智力心理要素影响整个教学过程,它是教学时学生乐学的心理基础,也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好语文的心理支柱,他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普遍的影响。   目前许多教师对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都很挠头,他们大多数从学生的智力因素着手,给学生进行课后补习、加大作业量,让学生参加各种课外辅导
期刊
生物教学为适应新课改和新高考的要求,如何有效地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是摆在广大生物教师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临沂市教研室于今年四月启动了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在新课程条件下的课堂教学策略中提出,尽量多的提供挂图、模型、活动用具和材料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充分地自己探究,合作交流。信息化教学能充分利用文本书籍,光碟软件,网上资料等教学材料,在课堂教学,知识结构,课程安排,能力评价,
期刊
【摘要】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方向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如何解决程序设计本身枯燥、难懂这个问题,找到新颖的教学方式。是广大计算机教师颇感兴趣的课题,本文根据多年的VB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教学方法,并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给予了关注。  【关键词】程序设计对象自主学习能力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是计算机应用专业
期刊
加强对数学后进生的研究及对数学后进生的转化教育,是当前数学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最实际最紧迫的问题,也是当今素质教育得以实施的重大举措之一 。下面就数学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谈谈个人的初步探讨。    一、了解学生,明确方向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另外,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对老师具有认同感,愿意接受老师的一切。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学生中以身作
期刊
【摘要】本文就信息网络安全内涵发生的根本变化,阐述发展信息安全体系的重要性,论述防火墙的部署原则、防火墙的主要功能、防火墙安全技术的分类、主要技术特征及防火墙的选择。  【关键词】网络安全防火墙技术特征    1、概述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争夺信息资源、获取对方机密、破坏、销毁对方数据等,早已成为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全球性战争。信息安全与国家的政治稳定、
期刊
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德国莱因兰——法耳茨州教育部最近提出了“学生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教学观。”在科学知识呈指数性上涨的当今,我国的许多有识之士丰富了弗兰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提出了“掌握知识的知识才更有力量”之说。  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边互动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多层次和立体化的交流、碰撞过程。体现着学生学,教
期刊
进入完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计算机信息化教学已深入课堂之中,网络媒体让学生更多地在多维信息空间中学习和探索。如何在现代教育中抢先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是当前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历史使命。本文从实践出发,阐述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素养、信息技能以及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多媒体环境中的文字、声音、影像、动画、视频等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求知欲望。教
期刊
学生是教师劳动的对象和产品,产品的优劣直接反映教育的效果,而影响教育效果的诸多因素中,厌学心理应当是罪魁祸首。耕耘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不妨剖析一下产生这种不良心理的根源,找出病因,方能对症下药,冶病救人。  一、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处处弥漫着激烈竟争的硝烟。近年来,国家一系列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加之高科技产品的广泛使用,优化组合、优胜劣汰,人才相对过剩,导致不少大中专毕业生找工作难。到处打
期刊
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古今中外吟咏秋天的诗文确实是佳作迭出,异彩纷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现代作家郁达夫的散文精品《故都的秋》更是别具一格,独领风骚。   我们说它写得好,好在哪里?讨论发言。  根据发言,归纳为三点:(一)选材独到(二)情景交融(三)形散神聚。  首先,我们来看在描写故都的秋的时候,作家选用了哪些材料。  秋院的景象、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雨话秋凉和枣树的奇景。  在故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