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补有缺损的心脏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_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读者胡问瑜同志来信,说她自幼患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的心脏病,由于种种原因而延误了早期手术。50岁时病情严重,已到生命垂危之际。在众多医院拒绝手术治疗的情况下,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的医护人员敢于实践,勇于负蠹,以精湛的医术,在该病员的心脏内进行了4×6厘米面积的补缺手术。经过6个月的康复期,病员感觉良好。我们认为,对高龄病人进行巨大缺损的修补,在国内比较少见,这于病人是个福音,在医学研究上也有一定的价值。故请主刀医师郝家骅副教授撰文,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房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变。国外Abbott报道,在1000例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尸体解剖中,房间隔缺损居首位,为37.4%。国内黄铭新等在1982年统计上海地区4043例先天性心脏病中,房间隔缺损有1054例,占26.1%,也居首位。
  房间隔缺损可分为原发孔缺损和继发性缺损。在胎儿发育过程中,房间隔因故停止生长,不与心内膜垫融合而遗留间隙,即成为原发孔缺损;当房间隔向下生长而尚未和心内膜垫融合之前,其上部又逐渐被吸收,构成两侧心房的新通道,则称为房间隔继发孔缺损。继发孔缺损占整个房间隔缺损的94.1%。
  由于心房的内部压力不同,有房间隔缺损的病员,其左心房血液通常经“缺口”流向右心房。如果房间隔缺损小于2×4厘米,分流量较小,对右心系统负担较轻,故病员多无明显自觉症状,也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当“缺口”大,左向右分流量较大时,右心系统的负荷就逐渐加重,右心房、右心室就逐渐扩大,且压力升高,继而可引起肺小动脉痉挛,血管内膜增厚,肺血管阻力增加,最终可能出现右心衰竭和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房间隔缺损病人的平均寿命为35岁,半数病员可生存到50岁以上。
  一般说,房间隔缺损直径在1.5厘米以上时就可以手术,最好在学龄儿童期就进行。小型房间隔缺损者若在早期手术,可以不遗留任何症状,也不影响生存。
  近年来,由于体外循环的安全性增加,大多数医院均采用常温或浅低温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如为小型房缺,也可采用低温阻断循环下直视手术,这种手术不需要体外循环,操作简便。
  目前,手术死亡率一般低于1%,随年龄的增长而危险性增大,据上海市胸科医院统计,40岁以上手术死亡率为15%;20岁以下为0.29%:但45岁以上者的手术死亡率较高,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比例也有明显增加。
  我们前不久对一例成人重症巨大房间隔缺损进行了手术:胡××,女性,50岁,自幼有心脏病,但无明显不适。近一年来出现心慌,气急;近半年出现周身浮肿,不能平卧,多动时有口唇紫绀,一直在服用强心、利尿药。根据各种检查,决定对其房间隔缺损进行修补手术。采用全身浅低温、心脏局部深低温方法,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术中见病员全心扩大,以右房,右室增大为主。其房间隔缺损达4×6厘米,给予涤纶布补片。术后经过平顺,近一年的随访表明,病员心功能已明显改善。
  这个病例告诉我们,高龄并不是房缺修补手术的禁忌症,虽然手术的危险性更增大了。我们认为,只要术前做好准备,使其心力衰竭得到控制,心功能维持到最佳水平,并注意术中操作和术后保护,病员是可以平稳地生存下去的。
其他文献
清代著名大书画家和大文学家郑板桥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品德高尚的清官,也是一位养生有道的长寿老人。他一生历经坎坷,3岁丧母,30岁丧父又丧子,39岁丧妻,57岁再次丧子,终生穷困潦倒,然而却寿逾古稀,享年73岁,世人评述他的长寿主要原因是养生有“三绝”。  一曰诗。郑板桥一生爱诗,写诗,传世诗作有不少。他的诗更反映了他的人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总把人民的苦难放在心上。如他的《潍县署中画竹呈
我熟悉的一位老干部,以前从不锻炼身体,前年不幸中风,右手右腿萎缩变形,生活难以自理。出院后,他听从医生劝告,每天坚持锻炼,身子骨硬朗得多了,但残疾的手脚却无法“和好如初”了。  这位老干部病后“痛改前非”,固然不失明智之举,但如果他不是在病后,而是在病前平时就注意锻炼身体,也许就不会至少可以推迟落到这种地步。的确,不只是这位老干部,还有不少人,平时对锻炼身体不屑一顾,认为没啥大用处;有些则自以为身
喜欢什么,就买什么。这大概是许多主妇主男们买菜时的想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想法是正确的。因为体内若缺乏某种物质或出现某种变化,“有内必形诸外”,总会在人们的喜好上有所反应。如高热后的病人,因热伤津亏就会出现口渴反应,冬天气候寒冷,为御寒保暖,便想进高脂肪食物和辛辣刺激品以增加体内热量。  清代大医学家,温病学派创始人叶天士据此提出了“胃喜为补”的观点,认为机体不同的生理病理状态会在喜好上出现反应
性病旧称“花柳病”,是成人的事,与儿童无关,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当前随着性病的日益增多,儿童已变成性病直接或间接的受害者。现代性病学范畴除淋病、梅毒、软下疳等传统的性病外,乙型肝炎也属性病之列。从目前的发病情况来看,儿童除乙肝外,其它95%是淋病,故当前预防小儿乙肝与淋病特别重要。  首先是小儿乙肝。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国内孕妇乙肝病毒携带者已达10%,而表面抗原阳性者所生新生儿乙肝感染率
花卉盆景是家庭室内点缀性的装饰品,常言道:“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如能在陈设时适当掌握疏密得当,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法则,自然能使室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并取得统一和谐的整体装饰效果,愉悦人们的视感,陶冶人们的性情;本文略述一些具体的陈设方法,以供花卉爱好者参考。    无往不适的盆景插花    室内家具之间的间隙,沙发左右侧的位置和其他一些空地,都适宜放置花卉盆景,尤其是松树、椰树等大盆景,具
张老师患高血压病20多年了,自己慢慢摸索出一条对付高血压的“经验”:“我的高血压到了夏天自己就降下来了。每年过了‘五一’节我就停药,从没发生过问题。”可不是吗,去年刚进五月,他就不再服用任何降压药了。到了六月,他参加高考阅卷,住在宾馆,白天工作比较累,晚上因天热又睡不好觉。一天的后半夜,他感觉头痛得厉害,同事起来给他倒水,拿止痛药,却发现他已神志不清。急送医院测得血压为188/106毫米汞柱,再做
肝内胆管结石属于胆石症的范围。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的任何部位有结石存留。结石虽多见于胆囊、胆囊颈部、胆囊管内。但也见于胆总管、肝总管、左肝管、右肝管乃至肝内胆管。  我们知道,胆道系统起始于肝脏,其下部的胆总管与胰腺相通。因此胆石症常常引起肝脏和胰腺的疾病。凡肝内胆管存在结石,都叫肝内胆管结石。国内某医院经手术证实,胆石症病人中,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者占15.4%。肝内胆管结石多数与胆总管结石并存。这些
产后脱发是指妇女在产褥期的脱发,通常发生在产后2~7个月之间。其脱发特点为,整个头上的头发稀少,并有酷似男性脱发的特征:在前额或颞顶部发生脱发现象。  产后脱发有以下三个原因。①激素的重新调整。由于妊娠,体内雌激素水平剧烈上升,而雌激素对维持毛发生长极为有利。许多妇女平时头屑多、头发油腻的现象,往往随妊娠消失,并从妊娠第4个月开始头发渐显光洁、浓密。这就是雌激素的生理作用。而产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
人进入老年以后,舌头的味蕾大部分萎缩,唾液分泌减少,使舌的辨味功能降低,味觉发生变化。  老年人成味的味觉最早开始减退,所以老人往往喜欢吃过咸或带刺激性的食物,以提高味感。但过量吃盐,对高血压、心血管疾患病人不利,对肾功能不全者,更有危害。  那么,老年人怎样才能吃得有味而又有益于健康呢?  首先,应从饮食方面着手:一、多吃新鲜食品,少吃腌制、熏制、冷冻等加工食物,因为新鲜食品具有特殊的鲜味;二、
也许有人会认为,性病是大人们之间的事,小儿根本没有性能力,更谈不上什么性行为,怎么会和性病挂上了钩?且慢!小儿也会患性病。  性病是指通过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而传播的疾病,其传播途径大致有三:一是直接性接触,二是间接的接触性病患者的用具等受到感染,三是通过胎盘产道感染。另外,医源性感染也不可忽视,梅毒、艾滋病等患者输血时其病原体可随血液转移到受血者体内,从而引起受血者发病。一般说来,小儿多通过间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