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质录井技术属于随钻技术的分支,其在石油勘探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对地质录井的主要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岩屑录井、岩心录井、钻时录井、气测录井以及荧光录井五种,最后根据具体的实例,探讨了地质录井在油田勘探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地质录井;油田勘探;应用;方式
中图分类号:TU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2-0040-01
引言
伴随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油田勘探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地质录井作为钻井勘探油气的重要手段,对油田勘探工作的开展具有巨大的意义。它主要通过对数据进行观察与分析,判别岩石的性质,并进行油气的检测。对于勘探工作来说,在其不同的阶段,其应用地质录井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主要包括如下五种:岩心录井、岩屑录井、钻时录井、荧光录井、气测录井。在具体实践中,要根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1 地质录井的主要方式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逐渐的增多,石油是目前我国最看重的能源之一,石油的勘探工作是我国目前的主要工作项目之一。在石油勘探中,地质录井技术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方式如下:
1.1 岩心录井
岩心录井在油田勘探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地质勘探方法中的重中之重。采用岩心录井技术进行油田勘探的步骤为:第一,获取岩心样本。在采取样本的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技术指标以及操作要求进行采取,并应尽量避免岩心的磨损与腐蚀,以确保岩心的采集率;第二,做好岩心材料的整理与保存工作,不能让其发生质变,具体做法是:在获得岩心样本以后,对其进行清理工作保证它的清洁度,保证其不含杂质和污染物,不破坏样本完整度;第三,对样本进行编号,编号过程中,注意分层,有侧重点。
1.2 钻时录井
在油田勘探工作中,钻时录井是其最为重要的前期工作。鉆时指的是钻进单位进尺地层所用的时间,一般用分钟/米或米/小时来表示,钻时录井就是随钻记录钻时随深度变化的数据。在其它参数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钻时的变化能定性判断地下岩石的可钻性,即可根据钻时变化判断岩性、对比地层。通常来说,在钻井的过程中,砂岩层与泥岩层具有明显的区别,当钻井从泥岩层到砂岩层时,由于泥岩层与砂岩层的含油量不同,在钻探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砂岩层的含油层呈明显下降的状态。所以,在钻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根据含油量的不同,来判断出油田地下的情况,以助于科研人员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1.3 岩屑录井
岩屑录井是现场地质录井方法之一,是按迟到时间和录井间隔,连续采集各深度的岩屑样品,进行观察描述,建立井岩层柱状剖面,获得勘探开发资料的全过程。岩屑录井方法较为简单,仅需通过对钻探出的岩屑进行嗅味和颜色观察,便可以对其岩层含油做出初步的判断。在利用岩屑录井法进行油田勘探时,其主要是利用一些基本的规律来对含油层进行判断的,例如,在自然光照的条件下,含油的岩屑通常为褐黄色的油浸色,同时还伴有一种特殊的芳香气味;另外,根据岩屑的重量还可以判断出地层含油的质量。由于通过利用岩屑录井法所得到的结果较为可靠,且具有十分强的实用性,所以在油田勘探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4 气测录井
气测录井主要是通过安置在振动筛前的脱气器来获得从井底返回的钻井液所携带的气体,并对该气体进行检测,判断其组分和含量,从而对油气层进行合理的判断。气测录井的主要作用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发现油气层;2)初步判断油气水层;3)初步判断重质油层或轻质油层;4)为钻井安全提供支持。另外,影响气测值的因素主要有钻井液密度、钻头尺寸、钻进速度、钻井液排量等。
1.5 荧光录井
荧光录井技术指的是通过对岩屑中的发光岩屑在勘探岩层中所占的比例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地层的含油量。荧光录井技术主要是通过利用原油的荧光性,也就是石油中的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变成了不稳定的激发态,而处于激发态的分子一部分会重新回到分子基态,一部分会发出光子,也就是荧光,荧光的产生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般来说,含油的岩屑的颜色主要为浅黄色、金黄色、棕黄色以及亮黄色等,其中,含油量最多的岩屑呈金黄色与亮黄色,通过录井记录荧光岩屑的占比,就可以准确判断岩层的含油量,科研人员可以根据此数据来判断下一步勘探方向。
2 地质录井在油田勘探中的应用
地质录井是进行油气勘探主要的途径之一,地质录井技术的进步对我国油气勘探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利用地质录井技术率先发现油气田的应用实例非常多,下文主要针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对地质录井技术在具体勘探实例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论述。
(1) 在对四川盆地进行油气勘探时,通过采用地质录井技术,发现了令人震惊的气藏量。其中,1960年下二叠统、1964年震旦系、1977年石炭系、1987年雷-1亚段、1995年飞仙关组和上朱罗统等气藏的发现,在我国气藏储量增长的曲线上成为了众多人关注的增长点。1960年4月8日,自流井构造的自2井钻入下二叠统井深2265米,钻具放空4.45米强烈井喷,通过地录井技术获得了日产大于200×104的高产气井,探明动态法储量55.7×108。这几次气藏是经过长期的艰辛过程而发现的,它并不是偶然因素的结果。
(2)在1974年,通过利用地质录井技术,我国油田勘探技术人员在冀门1井钻进2976米深,进入了震旦系,取心0.92米,在已经风化的白云岩的晶洞裂缝中发现含油,结果在震旦系下的第三系可到达日产油63吨。1975年,4井在钻进深3153米处进入了迷雾山组,通过地质录井技术,在迷雾山组下9米深处,发现了10余颗含油的白云岩。在钻进到3177米深处,出现井漏。钻进到3200.67米深时进行试油、酸化后可达到日产油1000吨。1976年,探明该油田拥有高达5亿吨的石油地质储量,该储量的发现成为自1960年大庆油田探明储量以来,储量增长的又一高峰。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地质录井对油田勘探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油田勘探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发展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提高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并对其进行严格的培训,充分应用相关的勘探技术,以实现我国石油勘探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家元.浅析地质录井在油田勘探工作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6,03:23.
[2] 周晓军,石慧敏.浅谈地质录井在油田勘探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3401:148.
[3] 高斌.地质录井在油田勘探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2,18:136.
[关键词]地质录井;油田勘探;应用;方式
中图分类号:TU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2-0040-01
引言
伴随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油田勘探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地质录井作为钻井勘探油气的重要手段,对油田勘探工作的开展具有巨大的意义。它主要通过对数据进行观察与分析,判别岩石的性质,并进行油气的检测。对于勘探工作来说,在其不同的阶段,其应用地质录井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主要包括如下五种:岩心录井、岩屑录井、钻时录井、荧光录井、气测录井。在具体实践中,要根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1 地质录井的主要方式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逐渐的增多,石油是目前我国最看重的能源之一,石油的勘探工作是我国目前的主要工作项目之一。在石油勘探中,地质录井技术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方式如下:
1.1 岩心录井
岩心录井在油田勘探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地质勘探方法中的重中之重。采用岩心录井技术进行油田勘探的步骤为:第一,获取岩心样本。在采取样本的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技术指标以及操作要求进行采取,并应尽量避免岩心的磨损与腐蚀,以确保岩心的采集率;第二,做好岩心材料的整理与保存工作,不能让其发生质变,具体做法是:在获得岩心样本以后,对其进行清理工作保证它的清洁度,保证其不含杂质和污染物,不破坏样本完整度;第三,对样本进行编号,编号过程中,注意分层,有侧重点。
1.2 钻时录井
在油田勘探工作中,钻时录井是其最为重要的前期工作。鉆时指的是钻进单位进尺地层所用的时间,一般用分钟/米或米/小时来表示,钻时录井就是随钻记录钻时随深度变化的数据。在其它参数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钻时的变化能定性判断地下岩石的可钻性,即可根据钻时变化判断岩性、对比地层。通常来说,在钻井的过程中,砂岩层与泥岩层具有明显的区别,当钻井从泥岩层到砂岩层时,由于泥岩层与砂岩层的含油量不同,在钻探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砂岩层的含油层呈明显下降的状态。所以,在钻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根据含油量的不同,来判断出油田地下的情况,以助于科研人员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1.3 岩屑录井
岩屑录井是现场地质录井方法之一,是按迟到时间和录井间隔,连续采集各深度的岩屑样品,进行观察描述,建立井岩层柱状剖面,获得勘探开发资料的全过程。岩屑录井方法较为简单,仅需通过对钻探出的岩屑进行嗅味和颜色观察,便可以对其岩层含油做出初步的判断。在利用岩屑录井法进行油田勘探时,其主要是利用一些基本的规律来对含油层进行判断的,例如,在自然光照的条件下,含油的岩屑通常为褐黄色的油浸色,同时还伴有一种特殊的芳香气味;另外,根据岩屑的重量还可以判断出地层含油的质量。由于通过利用岩屑录井法所得到的结果较为可靠,且具有十分强的实用性,所以在油田勘探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4 气测录井
气测录井主要是通过安置在振动筛前的脱气器来获得从井底返回的钻井液所携带的气体,并对该气体进行检测,判断其组分和含量,从而对油气层进行合理的判断。气测录井的主要作用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发现油气层;2)初步判断油气水层;3)初步判断重质油层或轻质油层;4)为钻井安全提供支持。另外,影响气测值的因素主要有钻井液密度、钻头尺寸、钻进速度、钻井液排量等。
1.5 荧光录井
荧光录井技术指的是通过对岩屑中的发光岩屑在勘探岩层中所占的比例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地层的含油量。荧光录井技术主要是通过利用原油的荧光性,也就是石油中的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变成了不稳定的激发态,而处于激发态的分子一部分会重新回到分子基态,一部分会发出光子,也就是荧光,荧光的产生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般来说,含油的岩屑的颜色主要为浅黄色、金黄色、棕黄色以及亮黄色等,其中,含油量最多的岩屑呈金黄色与亮黄色,通过录井记录荧光岩屑的占比,就可以准确判断岩层的含油量,科研人员可以根据此数据来判断下一步勘探方向。
2 地质录井在油田勘探中的应用
地质录井是进行油气勘探主要的途径之一,地质录井技术的进步对我国油气勘探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利用地质录井技术率先发现油气田的应用实例非常多,下文主要针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对地质录井技术在具体勘探实例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论述。
(1) 在对四川盆地进行油气勘探时,通过采用地质录井技术,发现了令人震惊的气藏量。其中,1960年下二叠统、1964年震旦系、1977年石炭系、1987年雷-1亚段、1995年飞仙关组和上朱罗统等气藏的发现,在我国气藏储量增长的曲线上成为了众多人关注的增长点。1960年4月8日,自流井构造的自2井钻入下二叠统井深2265米,钻具放空4.45米强烈井喷,通过地录井技术获得了日产大于200×104的高产气井,探明动态法储量55.7×108。这几次气藏是经过长期的艰辛过程而发现的,它并不是偶然因素的结果。
(2)在1974年,通过利用地质录井技术,我国油田勘探技术人员在冀门1井钻进2976米深,进入了震旦系,取心0.92米,在已经风化的白云岩的晶洞裂缝中发现含油,结果在震旦系下的第三系可到达日产油63吨。1975年,4井在钻进深3153米处进入了迷雾山组,通过地质录井技术,在迷雾山组下9米深处,发现了10余颗含油的白云岩。在钻进到3177米深处,出现井漏。钻进到3200.67米深时进行试油、酸化后可达到日产油1000吨。1976年,探明该油田拥有高达5亿吨的石油地质储量,该储量的发现成为自1960年大庆油田探明储量以来,储量增长的又一高峰。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地质录井对油田勘探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油田勘探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发展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提高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并对其进行严格的培训,充分应用相关的勘探技术,以实现我国石油勘探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家元.浅析地质录井在油田勘探工作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6,03:23.
[2] 周晓军,石慧敏.浅谈地质录井在油田勘探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3401:148.
[3] 高斌.地质录井在油田勘探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2,1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