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财经类专业案例研讨模式课程教学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52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财经类专业中施行案例研讨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案例研讨为重要载体,在案例研讨中实现教学,实现案例研讨与教学的良性互动,在案例研讨的过程中注重职业素质培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应坚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案例研讨模式作为一种常态化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案例研讨模式;职业素质培养
  一、高职财经类专业案例研讨教学模式初探
  所谓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支持下,由师生进行的符合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符合需要的教学实践的模型体系。案例研讨模式就是主要由学生组成研讨小组,根据所学知识内容查找相关的案例,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研讨,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一)财经类专业实施的案例研讨模式。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实施案例研讨教学模式就是由学生组成案例研讨小组(我们通常称为项目组),自主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研讨,找到案例中的问题所在,从而解决问题。在案例研讨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一切活动都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进行,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讨中项目组外的同学参与整个过程,根据情况提出不同的见解,同时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案例研讨中,将职业中的情境和案例融入到教学中,实现两者的密切结合,在教学中以案例研讨为重要载体,在案例研讨中实现教学,实现案例研讨与教学的良性互动,在案例研讨的过程中注重职业素质培养。
  (二)高职财经类专业实施案例研讨模式的必要性分析。财经类专业虽然不像自然学科的学习那样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来掌握自然规律,但由于其自身特点同样也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否则理论脱离实际便不会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校,普通高校偏重理论教育。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市场,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人才。高职毕业生毕业后一般是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并且通常是负责实际操作的岗位,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不如普通高校,对于理论的接受能力和运用能力往往也比较差,通过案例研讨有利于使学生更好地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
  财经类专业的自身特点也适合在教学中采取案例研讨模式。财经类专业都是操作性非常强的专业,不仅需要相关的理论知识做指导,还需要丰富的实战经验。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地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不够;财经类专业教学中实践的最有效形式之一就是采取案例研讨,使学生在模拟场景中真正掌握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二、案例研讨教学模式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影响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任何工作都需要从业者的积极参与,否则便不可能完成。财经类的工作或者是单人完成或者是多人共同完成,总之都需要积极参与。培养参与意识有利于学生将来在工作中如鱼得水,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例如,市场营销等许多时候并不是一个人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团队的人共同参与,这时参与到市场的调研、推广中的这种意识就非常重要。
  案例研讨模式要求学生自己搜集整理案例,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仅仅是起指导的的作用,主要的工作都由学生自己完成。为了完成任务,学生不得不积极参与到案例研讨中来,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也会在其他项目组进行研讨时积极参与。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是当前各用人单位招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否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直接关系到毕业生是否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关系到将来是否能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财经类职位大多需要团队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仅靠单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它们都是需要团队合作的工作。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传统教学模式仅仅重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却忽视了学生的情商等的培养。案例研讨模式本身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模式,从搜集整理案例到案例中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都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通过案例研讨模式已经开始逐漸适应团队合作,有利于使这种合作意识深入内心,变成真正的素质和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在社会中独善其身,都需要与人交往。经济活动更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过程,离开了较强的沟通交往能力,任何经济活动都很难完成。
  人际交往能力并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后天培养的。作为培养财经类从业人员的高职财经类专业,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将人际交往能力当做一项非常重要的职业素质来抓。通过案例研讨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仿真的场景或者回到曾经发生的经典案例中去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案例的搜集需要与人交往,案例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更离不开与人的沟通交流,这就使学生由开始的不得不与人交往逐渐变成能够积极主动地、有意识地与人交往,并最终使这种交往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如上文所述,当前的经济活动大都需要团队合作共同完成,这个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如何使团队产生最大合力减小内耗。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团队成员拥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团队组织者的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作为管理者,需要具备协调各方面使之能够团结一致的能力,这才能够使得团队成员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不至于出现各自的力量相互抵销的现象。
  教学中的案例研讨模式不仅需要各成员的主动配合,同时也需要组织者(项目组长)的组织协调,才能够使研讨顺利进行。通过轮流当组长等形式,可以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培养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为日后工作打好基础。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的精神。财经类工作不比寻常,它需要严谨细致,否则就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作为财经类的从业人员,必须具有严谨细致的精神,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例如会计、统计、财税等,都是需要严谨细致的从业人员进行的,这里一旦出现马虎,哪怕是仅仅一个小数点都会对企业或者客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通过案例研讨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粗心大意的陋习,在研讨的过程中面对出现的问题,学生积极参与案例的研讨,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的考虑,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既是完成教学任务培养技能的过程,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细致考虑问题的习惯,久而久之这种习惯将会成为学生的一种素质。
  (六)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好多毕业生虽然理论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但是一到实际运用就会感觉无法应付。这是理论不能与实践相结合的缘故,其主要原因是在校期间实践较少,学生虽然能够应付各类考试,但是一到了实际应用就感觉无从下手。例如会计专业的学生,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见过账本,真正参加工作了根本不会记账,什么借贷相等呀,各种税应该怎么记呀,都是云里雾里。
  为了解决学生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的问题,学校一定要让学生及时进行实践,案例研讨模式就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方法。在案例研讨模式中,同学们自主搜集相关的典型案例,并且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和仿真再现,从中找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会非常细致认真,同时为了避免被其他同学找出错误,学生会非常谨慎。久而久之,学生在会逐渐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正确实施案例研讨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实施案例研讨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施案例研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一系列问题,否则不能发挥这种教学模式的作用。
  (一)坚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案例研讨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各种必须的职业素质。在案例研讨模式中,案例的搜集和整理应当放手交给学生,让学生亲身挑选案例,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甄别筛选能力;案例研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通过研究讨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案例研讨的过程中,必须一改传统案例教学中案例由备课组教师指定,并且只是简单作为知识传授的工具的教学模式。传统案例教学将学生排除在外,始终是教师唱独角戏,不能真正发挥案例的作用,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了培养财经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高职院校已经逐渐开始采用案例研讨模式进行课堂学习。但是,在使用案例研讨教学模式中却出现了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教师统的太死,将所有的工作都替学生做好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其实是换汤不换药;另一种错误倾向是教师完全放手不管,把案例研讨变成了放羊,从而导致研讨过程中的无的放矢现象。正确实施案例研讨模式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的进行尝试,不能管的太严、统的太死;另一方面還要积极做好指导工作,做到适时引导,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
  (三)把案例研讨模式作为一种常态化的教学模式。许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没有好的教学模式和思路,而是没有做到长期坚持。任何一种合理的模式都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尤其在教育方面更是需要一个几年的周期,如果仅仅关注眼前的一点利益和成绩,一旦这种模式不能立即奏效就放弃,那么最终结果是虎头蛇尾、无疾而终。
  案例研讨教学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院校认可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先进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一定要形成制度,使其真正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有效模式长期坚持。避免出现换了领导就全盘否定的现象,使案例研讨模式能够长期坚持、不断发展,让学生在案例研讨中真正掌握职业必须的技能和素质。
  参考文献:
  [1] 王效梅,案例研讨型教学法在《财政学》课程中的应用反思[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4):230-231
  [2] 徐喜波,高职财经类专业案例研讨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3(26):36-38
其他文献
摘 要:企业社会责任自十九世纪被提出来后,概念内涵不断丰富。企业与社会成员、员工、消费者之间互动,达到企业与社会环境和谐相处,实现企业价值。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需要综合运用法律、道德、舆论媒体、政策、甚至诉讼等手段规制。  关键词:高速公路免费通行;企业社会责任;规制  一、引言  2012年7月,国务院发布《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明确规定,7座以下载客车辆,在春节、清明节、劳动节
期刊
摘 要: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本文能过分析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各金融类院校及相关行业企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网络安全  一、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速,老年人对于自我理疗保健等方面的需要越来越多。蜂王浆因其在抗衰老、增强体质、平衡代谢等方面具有神奇疗效,正逐渐被广大老年朋友所追捧。然而蜂王浆由于其本身怕高温的特性导致其在保存和运输方面面临很大的技术挑战。本文主要从蜂王浆的冷链物流运输入手,在对国内外冷链物流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找到蜂王浆在保存运输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最终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的用电量日益增加,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电网的运行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作为连接各种电气设备、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力电缆,以其安全、维护工作量少,稳定性高,有利于提高电能的质量并且美化城市等优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电力电缆所产生的故障在所有供电故障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本文对10KV电力电缆故障类型和测寻检进行了研
期刊
摘 要:液压技术是现代装备制造中一项重要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是现代产品设计的主要设计方式。介绍了液压系统设计的特点,分类论述了各种计算机辅助技术软件工具在液压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技术;液压系统设计  引言:液压技术是机械设备中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液压传动技术不仅作为传动的一种基本形式,而且还成为一种重要的控制手段,进而
期刊
摘 要:湿式烟气脱硫技术普遍存在净烟气带水问题,本文以兰州石化烟气脱硫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分析了烟气带水的原因、危害;探讨了如何减少烟气带水对设备造成的腐蚀;从工艺操作及设备改造方面就如何减少脱硫烟气带水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湿式烟气脱硫;净烟气带水;措施  前言:兰州石化化肥厂锅炉烟气采用双碱法湿式脱硫技术,其中2#吸收塔处理能力330000Nm3/h。基本工艺流程为:锅炉引风机过来的高温烟气
期刊
摘 要:机车车辆轮重与轴重分配影响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包括制动和牵引性能的发挥。因此轴重和轮重偏差在机车车辆的生产和设计中必须严格控制,根据GB/T3317-2006规定,我国铁路运行机车轴重偏差不应超过平均轴重的,轮重偏差不应超过该轴平均轮重的。本文以整车称重调簧试验台的开发为基础,对调簧加垫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建立称重模型。其中,调簧算法通过Dephi和Matlab的混合编程实现调用和分析。  关键
期刊
摘 要:感知雷達是下一代雷达的发展方向之一,感知雷达任务规划对雷达适应变化的环境和多样的作战任务,发挥自身效能和特长起到关键作用。本文讨论了感知雷达的任务规划方法,该方法是基于规则的推理与基于案例的推理相结合,介绍了通过基于HLA的仿真系统对任务规划进行评估的过程。这种雷达任务规划方法具备实时、精确、可重构、智能化等诸多特点。  关键词:仿真;感知雷达;任务规划;推理  引言:随着雷达技术发展,雷
期刊
摘 要:随着快播事件判决的结束,作为传统版权的一个分支网络视频版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视频的传播行为出现失控情况,为了公众的需求使得版权人利益得不到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对网络视频版权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以百度盗链、快播软件等盗版侵权案为例,通过研究其侵权的行为首先向大众接受网络视频版权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性,然后根据我国的情况找出我们在网络视频版权管理方面存
期刊
摘 要:文章阐明了只有充分利用多媒体,使其有效渗透到数学教学各个环节中去,数学课堂才能呈现出数学美的内容和本质特征,把抽象的数学展示在学生面前,极大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积极性,形成人人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数学教学;多媒体;教学环节;有效渗透;应用  我们遇到的大部分学生都会感叹到:“数学太难了!”在他们看来,就算自己尽力了,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还是会变得越来越难,到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