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玉米种植技术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cxj890417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种植技术
  1.1种子处理:在播种前,认真检查种子质量,去除发霉变质、虫蛀、伤胚不能发芽的种子。要求播种的种子发芽率为90%以上。播前选晴天晒种1~2d,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将选好的种子用磷酸二氢钾300~500倍液浸种8~10h,或用ABT 4号生根粉15~20mg/L浸种或拌种,随拌随播。
  1.2整地:高油玉米属于喜肥、喜水、植株高大型作物。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不板结、保水保肥性能好、有灌溉条件的壤土或砂壤土的地块。精细整地。做到土壤疏松、平整、无坷垃。土壤墒情均匀、良好。
  1.3播种:高油玉米的生育期较长,籽粒灌浆速度慢,如灌浆结实中后期温度偏低,会影响其正常成熟,因此必须适当早播。在地温稳定通过12℃左右时播种。麦茬玉米可以采用套种或育苗移栽的方法尽量增加生长期间的积温。高油玉米植株高大,种植密度不宜过高,一般5.25~6.75万株/hm2。播种采用穴播,播种深度按“黏土浅、沙土深”掌握,以2.5~5.0cm为宜。
  1.4施肥:高油玉米施肥,一般施氮素300~380kg/hm2、五氧化二磷125~160kg/hm2、氧化钾75~118kg/hm2。具体施肥方法以一次底肥2次追肥为好,底肥一般施有机肥15~30t/hm2、五氧化二磷120~150kg/hm2、氧化钾75~118kg/hm2、氮素120~150 kg/hm2、硫酸锌15~30kg/hm2。追肥一般在苗期施氮素30~45 kg/hm2,促进弱苗生长;拔节后6d重施穗肥。施氮素150~180kg/hm2。在施肥过程中,注意氮、磷、钾合理配施。这对提高粒重、胚重。尤其对提高籽粒含油量有显著作用。磷是提高籽粒含油率的主导因素。基肥要重视磷的施入。
  1.5管理:根据高油玉米的生长发育规律,针对各个生育时期的特点,通过灌水、中耕、施肥等进行适度的控制,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苗期早追肥。促苗早发,4~5片叶间苗。6~7片叶定苗,留苗应整齐一致、健壮。加强开花、授粉和籽粒灌浆期的肥水管理。重点注意增施粒肥。使玉米后期不早衰,籽粒灌浆充分,增加穗粒重量。在玉米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缺雨及时灌溉。做到3铲3趟,可防止倒伏,提高地温,保蓄土壤水分,改善土壤营养状况,提高肥料利用率。
  2.病虫害防治
  2.1红蜘蛛
  2.1.1发生规律:玉米红蜘蛛成虫在根际土缝内潜伏越冬。早春气温上升后红蜘蛛出土.集中于一些杂草上取食、繁殖,待玉米出苗后,再通过风吹、爬行等途径,转移到附近的玉米苗上危害。红蜘蛛在田间呈点片状危害。从虫源所在地扩散到玉米全田.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在大雨后数量下降。
  2.1.2防治方法:药剂防治。用40%乐果乳剂和20%三氯杀螨醇1000~1500倍混合液(1:1),效果很好。
  2.2丝黑穗病
  2.2.1发病规律:病菌厚垣孢子落入土中。混入粪肥或被种子携带越冬。翌年在适宜的条件下,厚垣孢子萌发并通过芽鞘侵入寄主幼苗。土壤温度较低比较干燥时,玉米出苗迟缓。增加了病菌侵染的机会,发病率高。本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左右。
  2.2.2防治方法:实行轮作、深耕。实行3年以上轮作。基本上可消灭土壤中病菌的危害;深翻土壤可减少菌源,减轻发病。在苗期利用药剂预防病菌的侵入,将会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
  2.3玉米病毒病
  2.3.1發病规律:玉米矮花叶病可以汁液摩擦接种。主要由蚜虫传播。蚜虫除传播病毒外对玉米的危害亦很严重。蚜虫刺吸的同时吐出一种唾液,影响生长和扬花授粉,造成空苞和秃顶。玉米粗缩病毒主要由灰飞虱传播,为持久性传毒。该病毒可在灰飞虱的若虫体内越冬,也可以在冬前受侵染的小麦苗中越冬。
  2.3.2防治方法:早期用药剂把蚜虫和灰飞虱消灭在迁飞至玉米田之前。用40%氧化快乐果3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25~300g/hm2对水750~1125kg/hm2喷雾。
  2.4玉米螟
  发2.4.1生规律:玉米螟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1年可发生1~6代。以幼虫在玉米秆和玉米芯中越冬。部分幼虫在杂草茎秆中越冬。发生期极不整齐。并出现世代重叠现象。在虫口基数大、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往往危害严重;在高温高湿的6~9月容易发生;玉米品种不同。被害差异不同。
  2.4.2防治方法:心叶期、穗期选用药剂及时进行药物防治,利用赤眼蜂消灭玉米螟有很显著的作用,并且成本低。
其他文献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传统的花生种植方法,产量低品质差,严重制约了花生产业的发展,2013年至2016年,我们和河南中豫庄稼人合作社合作探索出适合当地栽培习惯的地膜覆盖起垄栽
1.蚜虫1.1危害特点:危害茄果类蔬菜的蚜虫主要是瓜蚜。成虫和若虫在瓜叶背面和嫩梢、嫩茎上吸食汁液。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叶片卷缩,生长停滞,甚至全株萎蔫死亡;老叶受害时不
由于HTML本身在自描述上的缺陷,网页信息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量的噪音信息。文章在分析了网页的HTML文档结构和噪音类型的基础上,给出了网页文本信息提取、对噪声抑制的方法,以及
新疆作为我国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由于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矮、密、早、膜、匀”栽培模式的应用推广,生态条件发生了改变,以往主要的棉花病虫害:角斑病、地老虎、棉盲蝽等已下降
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玉米斑病,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真菌引起,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苞叶。现将玉米斑病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