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毛泽东十评屈原

来源 :湘潮(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ong131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引子1961年的秋天。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反华势力合唱,国内严重困难,台湾当局企图"反攻大陆",毛泽东再次读《楚辞》,写了一首《七绝·屈原》。诗曰:"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1]毛泽东曾把马列主义比作无产阶级的"刀子",说:"我看有两把‘刀子’:一把是列宁,一把是斯
其他文献
从不同国家教育改革的经验来看,没有进入课程这一层面的改革都难以获得成功。作为新课程改革主体的教师,其课程能力的高低成了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只有提升教师的课程能
依据历史文献、自然地理和文物考古等资料 ,探索唐代灵、盐、夏、宥 4州间的边界位置 ,论述灵、盐交界在今盐池县中部的南北走向山梁 ,灵、宥交界亦然。盐、夏交界在今靖边县
晚清重臣孙毓汶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其现存手稿《迟盒集杜百首》乃孙氏同光之交返乡丁母忧所创作的大型五律体集杜组诗。该组诗内容丰富,情感真切,对仗押韵,起承转合自然,既
澳门文学作品中触及澳门回归后的生活与内心感受的作品不少,“回归书写”可以说是澳门文学近17年来一个深具特色的主题。本文从身份认同、怀旧书写、我城书写等几个角度切人,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