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如今很多孩子却缺乏感恩意识。他们只知道享受,却不懂感恩;他们只知道被爱,却不知回报。如何通过教育让孩子真正懂得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应该从娃娃抓起,孩子常怀感恩之心,才会心地坦荡,胸怀宽阔。
“学会感恩才能体会幸福”被十堰市实验幼儿园确立为核心文化理念。多年来,该园积极探索,努力营造出尊重传统美德、以感恩为核心价值的幼儿园文化。
在校园生活中渗透感恩教育。为使感恩教育成为一种自觉和行为,十堰市实验幼儿园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幼儿的谈话、游戏、活动、突发事件等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注意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坚持常规要求贯彻始终。
幼儿最喜欢听故事,学校保育员利用午睡前的5-10分钟为他们讲述感恩故事,如《笼负母归》《鹿乳奉亲》《卧冰求鲤》《黄香温席》等,在幼儿感受文学故事精彩的同时渗透感恩教育。
每天的活动操期间,全班师生一起做手语操《感恩的心》,使感恩作为一种常规活动植入幼儿的心,营造润物无声的感恩氛围。
感恩活动月,每天请值日生讲述自己或他人感恩父母的事例、新闻。小值日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有意识地在报纸、网络上收集与感恩相关的资料,或总结自己生活中的事例,在午餐前与同伴一起交流。引导幼儿关注身边和社会中的感恩行为,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又增强了是非分辨能力。
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从孩子们入园开始,包括进餐、睡眠、学习、游戏、户外活动、盥洗入厕、离园等,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处处提醒幼儿有礼貌、懂得感恩。如:需要别人帮助先说“请”;接受他人帮助要说“谢谢”;无意的过失要说“对不起,请原谅”;懂得谦让,与小朋友发生冲突不要着急,学习换位思考等。
让主题环境为感恩教育服务。为孩子创设一个被爱环绕的心理环境。如:鼓励幼儿每天入园时与父母拥抱、话别;离园时与老师拥抱、话别,和小朋友们说“再见”。这种发自内心的真诚行为,让孩子生活的环境到处充满浓浓的爱意,为培养孩子的感恩情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孩子打造一个适宜的主题环境。环境布置为主题活动服务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途径。开展感恩活动,需要注重班级环境对孩子的教育作用。例如,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与主题活动相关的各种资料,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开展时,老师和孩子一起布置主题墙,让孩子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领悟参与的快乐。
用榜样示范促进感恩教育。一个人感恩能力的高低和热情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身以往的感恩经历。在感恩教育中,我们无需告诫幼儿如何去感恩,而是通过树立榜样与他们建立一种感恩的关系。
榜样通常由教师和家长来担当,家长要用心经营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态度,接受别人的帮助后表示感谢。作为老师,要尊重每一个孩子,不管是调皮的、温顺的,甚至智力落后的,都要时刻关心他们的一举一动,倾听他们的呼声:在孩子缺勤的时候及时拨通关切的电话,在孩子身体不舒服的时候给予相应的照顾,每天早上以最饱满的精神和笑容迎接每一个孩子的到来。
感恩是一种文化素养,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社会责任。通过开展感恩教育,为幼儿营造充满爱心、值得感恩的世界,营造积极向上、丰富博大的精神文化环境,形成知恩图报的道德共识。
“学会感恩才能体会幸福”被十堰市实验幼儿园确立为核心文化理念。多年来,该园积极探索,努力营造出尊重传统美德、以感恩为核心价值的幼儿园文化。
在校园生活中渗透感恩教育。为使感恩教育成为一种自觉和行为,十堰市实验幼儿园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幼儿的谈话、游戏、活动、突发事件等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注意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坚持常规要求贯彻始终。
幼儿最喜欢听故事,学校保育员利用午睡前的5-10分钟为他们讲述感恩故事,如《笼负母归》《鹿乳奉亲》《卧冰求鲤》《黄香温席》等,在幼儿感受文学故事精彩的同时渗透感恩教育。
每天的活动操期间,全班师生一起做手语操《感恩的心》,使感恩作为一种常规活动植入幼儿的心,营造润物无声的感恩氛围。
感恩活动月,每天请值日生讲述自己或他人感恩父母的事例、新闻。小值日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有意识地在报纸、网络上收集与感恩相关的资料,或总结自己生活中的事例,在午餐前与同伴一起交流。引导幼儿关注身边和社会中的感恩行为,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又增强了是非分辨能力。
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从孩子们入园开始,包括进餐、睡眠、学习、游戏、户外活动、盥洗入厕、离园等,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处处提醒幼儿有礼貌、懂得感恩。如:需要别人帮助先说“请”;接受他人帮助要说“谢谢”;无意的过失要说“对不起,请原谅”;懂得谦让,与小朋友发生冲突不要着急,学习换位思考等。
让主题环境为感恩教育服务。为孩子创设一个被爱环绕的心理环境。如:鼓励幼儿每天入园时与父母拥抱、话别;离园时与老师拥抱、话别,和小朋友们说“再见”。这种发自内心的真诚行为,让孩子生活的环境到处充满浓浓的爱意,为培养孩子的感恩情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孩子打造一个适宜的主题环境。环境布置为主题活动服务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途径。开展感恩活动,需要注重班级环境对孩子的教育作用。例如,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与主题活动相关的各种资料,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开展时,老师和孩子一起布置主题墙,让孩子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领悟参与的快乐。
用榜样示范促进感恩教育。一个人感恩能力的高低和热情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身以往的感恩经历。在感恩教育中,我们无需告诫幼儿如何去感恩,而是通过树立榜样与他们建立一种感恩的关系。
榜样通常由教师和家长来担当,家长要用心经营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态度,接受别人的帮助后表示感谢。作为老师,要尊重每一个孩子,不管是调皮的、温顺的,甚至智力落后的,都要时刻关心他们的一举一动,倾听他们的呼声:在孩子缺勤的时候及时拨通关切的电话,在孩子身体不舒服的时候给予相应的照顾,每天早上以最饱满的精神和笑容迎接每一个孩子的到来。
感恩是一种文化素养,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社会责任。通过开展感恩教育,为幼儿营造充满爱心、值得感恩的世界,营造积极向上、丰富博大的精神文化环境,形成知恩图报的道德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