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韵相和境随意现——我国美声唱法实践与教学中的语言问题(之二)

来源 :音乐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s0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我国美声唱法实践与教学中的语言问题”系列研究(之一)为基础,详细阐述了美声唱法中“语言性认知”的两个部分——外语习得与汉语实践,并指出存在于两种语言认知中的“言说”到“歌唱”的主体实践转换路径。最后,讨论了国际音标在美声唱法“语言性认知”中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2012~2013年在希拉穆仁草原牧草生长季,通过设置不同放牧方式(牛单牧、羊单牧、牛羊混合放牧和无牧)研究其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年限的延长,放牧
在不同放牧强度下,对东北三江平原小叶章草甸的土壤理化性状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放牧强度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减少,容重增加,变化主要体现在0~10cm的土壤表层。(2)随着放
选择4种不同立地条件的绿竹林分:人工抚育的山地竹林(A)、人工抚育的农用地竹林(B)、人工抚育的河岸地竹林(C)、未经抚育的河岸地竹林(D),研究了立地条件对绿竹蔸系结构的影响。结果表
在青藏高原海北站,选择高寒矮嵩草草甸为研究对象,基于密闭箱-气相色谱法,探索高寒草甸N2O排放速率对模拟氮沉降、增水及其交互作用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氮沉降、氮沉降和增
以假俭草种子为外植体,对假俭草再生体系的持久性、离体再生方式以及再生植株的变异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假俭草的高效再生体系至少可以维持33个月;体细胞胚发生是其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