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n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中尤以探究式教学、教材及多媒体的使用为最,需予以重视并予以改进。
  关键词:新课改实施;值得关注;问题
   中图分类号:C43文献标识码: A
  新课改的实施无疑对于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树立新的质量观、课程观,以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下面就本人在观摩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几个问题进行剖析,与同行切磋,以期得到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探究式教学的科学性
  探究式教学是以情境问题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反馈等为基本流程的一种教学模式。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探究式教学正好可以成为它的载体,因而这种模式经常被老师们在课堂上所采用。
  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这种课堂模式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通过探索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勇于修正。通过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
  但在日常教学中,有些老师在对“问题”的认识上存在严重的偏颇,他们不是把问题当作手段,而是当成了目的,漫无边际地“制造”问题,提问过度,学生或者是浅层思维,或者缺少思维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教师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同于“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提前设计问题,学生被排斥在问题的设计之外,课堂上老师在唱独角戏,成为“表演”问题的主角,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完全流于形式;设计的问题脱离学生实际,过难或过易;学生在讨论问题时,老师经常向他们暗示所谓的正确答案;也有教师问题设计不合理,对小组的监控力较弱,导致“小组讨论”蜕变成“小组聊天”。凡此种种,整个教学没有跳出“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有穿新鞋走老路之嫌。
  事实上,探究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关注的问题。同时,问题要有层次,有梯度,有深度,有思考价值,有探究意义。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能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促使学生能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教师要给学生以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对小组讨论进行有效的监督。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问题”当中去,通过探究过程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的发展。
  二.教科书使用的灵活性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新课改提倡的教学理念,是教育要从“知识中心”转移到“能力中心”,從“学会知识”转移到“学会学习”的理想追求。然而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却变成了一些教师随意处理教材的借口。一些教师打着“用教材教”的旗号,不去深入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完全脱离教材。更有个别教师甚至认为教材是可有可无的,以至于有些课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通过课件展示与当堂中心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内容上。在平时听课时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学生的书本始终没有打开过,还有的课堂从始到终根本就见不到有教材。这种现象是把过去的“以本为本”一下改为完全脱离教材,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教材作为最为重要的教学媒体,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新课标提倡教学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要求教师引领学生科学地补充教材,准确地加工教材,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立足点。
  “用教材教”首先是“用”,而不是抛开教材另搞一套。学生获得知识,不能凭空而来,需用教材做一个媒介,做一个跳板,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从避免“照本宣科”的角度而言,应当是淡化教材,但决不是忽视教材、脱离教材。随意超越文本、堆积资料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
  三.多媒体使用的针对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被应用,多媒体已经在课堂上得以普及,广大教师已经能基本熟练地把它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由于多媒体具有的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的特性与功能,因而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资源。
     与普通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并茂的特征,能从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提高学生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它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可以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它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学生可以从多角度观察对象,并能够突显要点,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着不能有效发挥多媒体效能的现象,比如整个课堂成了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场所,教材成了摆设,把平时的“人灌”变成了“电灌”。由于使用多媒体教学,黑板上没有板书,更谈不上板书的设计。
  我们的正确态度是,多媒体的使用要具有针对性,该用时要用,不该用时,一定不要牵强。要把握好多媒体使用的时机,不同的教学时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多媒体使用的形式、安排都应有所不同。同时,传统教学中的精华部分,比如板书、课堂讲解、教师演示等不能被丢弃,要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要寻找到现代化教育手段与传统教育精华的最佳结合点。
   总之,新课改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必须坚持科学性、灵活性与针对性,既要真抓实干,又要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既不能盲目,更不能单纯以“新”作为评价标准。它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加以创新和完善。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针对土木工程的核心特征,实施质量管理重要性,我们只有做好施工质量优化管理、全过程监督控制,才能优化提升整体工程建设质量水平,实现良好效益目标。本文对土木工程全过程质量管理进行探讨,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土木工程全过程质量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S696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壮大,土建工程建设项目也逐年增加,土建工程的质量已成建设施工中的
期刊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岩土工程的发展。岩土工程涉及范围广泛,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质量问题也涉及到方方面面。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岩土工程施工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强岩土工程的施工管理进行质量控制势在必行。本文作者首先论述了岩土工程施工的含义及特点,接着分析了岩土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岩土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的策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岩土工程;施工管理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社会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伴随而来的是建筑工程事业的蓬勃发展态势,各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层出不穷,为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是与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在它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同时,我们必须重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各种建筑工程的安全事故也是频频上演,其施工的质量管理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常见
期刊
【摘 要】建立变电站直流监控系统主要是能够使之力设备的相关维护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这个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并且快速的对变电站的具体情况实现检查,及时发展隐藏的或者处于萌芽状态的异常情况。直流监控系统的实现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减少人力工作量,另一方面也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主要对变电站直流监控系统的实现进行探讨。  【关键词】变电站;直流监控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U665文献标
期刊
摘要:结合目前国内中小尾矿库的建设现状,对中小尾矿库设计中存在的设计市场不规范,技术人员匮乏、知识面欠缺,函待解决的专业问题教多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同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设想与建议,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尾矿库设计浅议   中图分类号:TD1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尾矿设施是矿山生产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资较大,一般约占矿山建设总投资的5%~10%。尾矿库是尾矿设施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土木工程和建筑技术的发展,深基坑开挖技术也得到了提高和改进。对其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除了保证开挖基坑的经济与安全,还需考虑各类网线的通畅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因而,在深基坑设计时,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值计算技术和测试技术,在考虑基础的稳定性和强度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变形控制设计。  关键词:土木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深基坑工程具有一定的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城市建设呈现出生态化发展的趋势,作为城市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绿化,是建设和谐美好城市的重要体现,其在未来城市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将显著提高。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和城市功能也将越来越多地受到居民的关注。本文对园林绿化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园林绿化 城市景观 之间作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园林绿化应遵循的原则
期刊
摘要:对于一个工程项目活动来说,工程项目的管理十分的关键,特别是目前我们国家正处在社会建设的新时期,大量重大工程项目相继投入建设,也就更加的将工程管理的作用相应的凸显出来。工程项目的管理始终离不开哲学的指导,所以工程项目管理的哲学思考,也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主要就是针对现代工程项目管理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现代管理;工程项目;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工程项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迅猛发展,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决定土建基础施工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技术,对土建基础施工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等都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 TV55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建设规模的逐渐加大,深基坑及其支护技术也相应地得到了广泛地开展与应用。但深基坑工程风险性较大,时常发生基坑失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地铁工程在我国的交通事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现对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既有地铁线路施工方案进行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地铁隧道;下穿施工;地铁线路;施工方案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概况  新建11号线隧道拱顶与既有宝华站车站主体围护结构的最小净距0.957m,与车站结构顶板距离最近距离8.16m。由于隧道大部分位于上软下硬的岩层中,故采用矿山法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