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会计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会计信息造假失真所引起的公众事件层出不穷,会计行业的道德问题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会计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秩序,而会计人员道德作为对会计信息直接生产者的一种约束,是促进会计人员诚信工作的重要精神力量。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当前会计教学中的一大重要课题。现行的《基础会计》教材中直接呈现的德育内容很少,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德育教育呢?应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附着于平时知识的讲授,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会计;德育;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一、目前存在问题
对于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是从业的基石,较高的职业道德是从业的灵魂。现实中,有些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专业技术能力较差,会计人员参与造假账,公款私用,捐款潜逃的是时有发生。不良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会计工作的质量,使会计职业陷入了严重的信任危机。这些与学校教育是有一定关系的。一直以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都比较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如“技能大赛”、“手工做账比赛 ”“会计电算化比赛”等等,每年都开展的如火如荼。然而,在每天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却无形中忽略了德育教育。
二、在会计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会计是一种经济语言,它所传达的信息是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各种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依据。如果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出于各种目的而编制虚假会计报告,其危害的范围和程度将是无法预计和防范的,尤其在当今这样一个全民参股的市场经济社会中,我们已经震惊地看到了虚假会计信息带来的损失。朱基总理2001年视察上海、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时,欣然题写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的十六字诤言,至今仍然振聋发聩。教育治本,法纪治标;教育治远,法纪治近;教育和法纪,德治和法治,二者只有并举,才可能从根本上遏止造假行为。 一直以来,德育教育都是由德育老师和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来进行渗透,时间有限,作用不明显。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在短时期内形成的,也不是仅靠政治课班会课能够完成的。这就迫切要求专业教师加强德育在专业教学中的渗透,专业教学是德育渗透的中心环节,是德育的主渠道。
三、如何在会计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
1.时时处处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会计课教师在对中专学生传授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祖国,才能立志为祖国效力。所以,每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就要时刻不忘关心和注意青少年的理想信念的建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主义历史观和爱国信念,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会计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穿插著名会计学家的故事及其成长过程,例如潘序伦,从二十年代起,为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著书立说、培养会计人才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介绍他们献身科学、追求真理、不求名利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对会计学家的敬仰与热爱,进而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
2.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公民道德规范在会计职业行为和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正直、客观、独立、保密、技术标准、业务能力、道德自律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品质能力,要把诚信放在首位,把它当成人生的一种追求,以诚信为做人标准,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有一流的专业知识,更要有一流的职业道德水平,严格规范会计行为,就是要求会计人员严格履行法定的职责,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也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有力保障。会计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几乎每天都与钱打交道,处处充满对金钱和各种利益的诱惑。无论何时,高水准的职业道德是一名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失去它就无从谈起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信息。即会计工作的合法性,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因此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的品质,从小事做起,从每天日常生活做起。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会计信息正是对会计学原理的最好诠释。一方面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身边比比皆是的会计信息,而不是局限于书本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思想,通过各种案例学习职业道德的精髓,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以后能够热爱本职工作,热爱自己的岗位,把工作视为自身的一种需要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在处理会计业务时,心无杂念,依法办事。
3.利用社会上的反面教材,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
在不断对学生强调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在会计教学中,我们可以列举一些近年来国内外会计界发生的典型案例,如中天群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在对严重失实的“银广厦”1999年度和2000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中,未能遵守“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根本没有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就签署了“无保留意见”,爆发了影响全国证券市场的会计造假丑闻。中天群注册会计师不讲诚信,欺骗了社会公众,损害了会计职业形象。又如,原任北京市西城医药公司白塔市药品经营公司会计的邹某,仅半年时间就采用伪造账目等手段,将公款占为己有,最后依法判处死刑。还有ST猴王、三九药业等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也包括会计教育体系的缺陷。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教训很多。对这些案例进行剖析,或正面引导,或反面警讯,便于学生感同身受,从而营造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并警示学生以后从事会计部做违法违纪的事情。
4.激励学生立志成才
在会计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激励学生立志成才。例如通过介绍著名会计学家、共产党员葛家澍教授以强烈的责任心、非凡的勇气和创造性的研究不断提出独到的见解的故事,向学生讲解知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树立远大志向,要用知识和技能造福于人类。通过介绍会计软件发展史,使学生明白我国会计软件的发展还很薄弱,特别是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早期,会计软件研制开发基本处于自发、分散的状态,会计软件都是一家一户自行开发的专业软件。这种开发状态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会计软件低水平、重复开发的现象非常严重。后来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后,人们才认识到只有走会计软件通用化和商品化,以及服务社会化道路,但仍然未成根本上解决软件水平低、重复开发的问题,在全球网络化经济与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让学生意识到会计电算化工作与别国的差距,产生危机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鼓励学生立志为国争光。并重点向学生介绍葛家澍 余绪缨 吴水澎 常勋等会计界老一辈著名人物的故事,为学生树立榜样,增强民族自尊,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
综上所述,作为会计教师,要完成在会计课程教学中贯彻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职责就必须做到努力钻研业务、切实提高自身修养,既要传授知识、技能,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还应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会计知识的过程中,拓展视野,开阔胸怀,同时也受到深刻的德育教育。让知识教育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全面完成会计教学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郎永建.在会计教学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J].中国乡镇企业.
[2]张朝宓,苏文兵,编著.当代会计实证研究方法[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王丽娜,单位名称: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学历:大学本科。
关键词:会计;德育;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一、目前存在问题
对于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是从业的基石,较高的职业道德是从业的灵魂。现实中,有些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专业技术能力较差,会计人员参与造假账,公款私用,捐款潜逃的是时有发生。不良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会计工作的质量,使会计职业陷入了严重的信任危机。这些与学校教育是有一定关系的。一直以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都比较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如“技能大赛”、“手工做账比赛 ”“会计电算化比赛”等等,每年都开展的如火如荼。然而,在每天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却无形中忽略了德育教育。
二、在会计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会计是一种经济语言,它所传达的信息是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各种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依据。如果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出于各种目的而编制虚假会计报告,其危害的范围和程度将是无法预计和防范的,尤其在当今这样一个全民参股的市场经济社会中,我们已经震惊地看到了虚假会计信息带来的损失。朱基总理2001年视察上海、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时,欣然题写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的十六字诤言,至今仍然振聋发聩。教育治本,法纪治标;教育治远,法纪治近;教育和法纪,德治和法治,二者只有并举,才可能从根本上遏止造假行为。 一直以来,德育教育都是由德育老师和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来进行渗透,时间有限,作用不明显。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在短时期内形成的,也不是仅靠政治课班会课能够完成的。这就迫切要求专业教师加强德育在专业教学中的渗透,专业教学是德育渗透的中心环节,是德育的主渠道。
三、如何在会计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
1.时时处处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会计课教师在对中专学生传授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祖国,才能立志为祖国效力。所以,每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就要时刻不忘关心和注意青少年的理想信念的建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主义历史观和爱国信念,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会计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穿插著名会计学家的故事及其成长过程,例如潘序伦,从二十年代起,为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著书立说、培养会计人才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介绍他们献身科学、追求真理、不求名利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对会计学家的敬仰与热爱,进而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
2.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公民道德规范在会计职业行为和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正直、客观、独立、保密、技术标准、业务能力、道德自律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品质能力,要把诚信放在首位,把它当成人生的一种追求,以诚信为做人标准,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有一流的专业知识,更要有一流的职业道德水平,严格规范会计行为,就是要求会计人员严格履行法定的职责,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也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有力保障。会计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几乎每天都与钱打交道,处处充满对金钱和各种利益的诱惑。无论何时,高水准的职业道德是一名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失去它就无从谈起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信息。即会计工作的合法性,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因此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的品质,从小事做起,从每天日常生活做起。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会计信息正是对会计学原理的最好诠释。一方面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身边比比皆是的会计信息,而不是局限于书本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思想,通过各种案例学习职业道德的精髓,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以后能够热爱本职工作,热爱自己的岗位,把工作视为自身的一种需要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在处理会计业务时,心无杂念,依法办事。
3.利用社会上的反面教材,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
在不断对学生强调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在会计教学中,我们可以列举一些近年来国内外会计界发生的典型案例,如中天群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在对严重失实的“银广厦”1999年度和2000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中,未能遵守“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根本没有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就签署了“无保留意见”,爆发了影响全国证券市场的会计造假丑闻。中天群注册会计师不讲诚信,欺骗了社会公众,损害了会计职业形象。又如,原任北京市西城医药公司白塔市药品经营公司会计的邹某,仅半年时间就采用伪造账目等手段,将公款占为己有,最后依法判处死刑。还有ST猴王、三九药业等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也包括会计教育体系的缺陷。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教训很多。对这些案例进行剖析,或正面引导,或反面警讯,便于学生感同身受,从而营造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并警示学生以后从事会计部做违法违纪的事情。
4.激励学生立志成才
在会计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激励学生立志成才。例如通过介绍著名会计学家、共产党员葛家澍教授以强烈的责任心、非凡的勇气和创造性的研究不断提出独到的见解的故事,向学生讲解知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树立远大志向,要用知识和技能造福于人类。通过介绍会计软件发展史,使学生明白我国会计软件的发展还很薄弱,特别是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早期,会计软件研制开发基本处于自发、分散的状态,会计软件都是一家一户自行开发的专业软件。这种开发状态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会计软件低水平、重复开发的现象非常严重。后来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后,人们才认识到只有走会计软件通用化和商品化,以及服务社会化道路,但仍然未成根本上解决软件水平低、重复开发的问题,在全球网络化经济与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让学生意识到会计电算化工作与别国的差距,产生危机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鼓励学生立志为国争光。并重点向学生介绍葛家澍 余绪缨 吴水澎 常勋等会计界老一辈著名人物的故事,为学生树立榜样,增强民族自尊,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
综上所述,作为会计教师,要完成在会计课程教学中贯彻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职责就必须做到努力钻研业务、切实提高自身修养,既要传授知识、技能,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还应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会计知识的过程中,拓展视野,开阔胸怀,同时也受到深刻的德育教育。让知识教育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全面完成会计教学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郎永建.在会计教学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J].中国乡镇企业.
[2]张朝宓,苏文兵,编著.当代会计实证研究方法[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王丽娜,单位名称: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学历:大学本科。